(习题解答)第2章嵌入式系统硬件体系结构
1、什么是“握手协议”?试叙述“握手协议”的工作过程。
总线异步时序协议的基本构件是握手协议,所谓“握手”,即当两个设备要通信时,一个设备准备好接收,另一个设备准备好发送。
实现握手功能需要两根信号线,一根表示查询(enq),另一根表示应答(ack)。
在握手过程中,有专用的通信线用来传输数据。
握手协议有4个周期,其工作过程的各个阶段说明如下:
周期1:设备1升高输出电平发出查询信号,它告诉设备2应准备监听数据。
周期2:当设备2准备好接收数据时,它升高它的输出电平发出应答信号。
这时,设备1和设备2均已准备就绪,并开始发送或接收。
周期3:一旦数据传送完毕,设备2降低它的输出电平,表示它已经接收完数据。
周期4:设备1检测到设备2的应答信号变低,设备1也降低它的输出电平。
在握手结束时,双方握手信号均为低电平,就像开始握手前一样。
因此,系统回到其初始状态,为下一次以握手方式传输数据作准备。
2、中断处理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中断处理经过了6个阶段。
(1)禁止其他中断:当发生中断时,嵌入式微处理器将禁止其他中断的产生,以便进行中断处理。
(2)保存上下文:进入处理程序,首先要保存当前模式下没有被自动分组保护的部分寄存器。
(3)中断处理程序:处理程序确定外部中断源,并执行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4)中断服务程序:针对中断源的具体要求进行处理,并复位该中断。
(5)恢复上下文:从中断服务返回到中断处理程序后,处理程序负责恢复上下文。
(6)允许新的中断:最后,从中断处理返回,回到被中断的程序继续执行。
3、在嵌入式系统中,JTAG接口有什么作用?
JTAG(Joint Test Action Group,联合测试行动小组)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议(IEEE 1149.1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
JTAG除用于电路边界扫描测试之外,还常用于可编程芯片的在线编程。
在嵌入式系统中,通过JTAG接口既可以对目标板系统进行测试,也可以对目标板系统的存储单元(Flash)编程。
4、ARM的设计思想是什么?
因为对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项目来说,系统的关键并不单纯在于微处理器的速度,而在于系统性能、功耗和成本。
因此,ARM微处理器被设计成较小的核,从而延长电源的使用时间。
使用高密度代码。
一般选用速度不高,成本较低的存储器,以降低系统成本。
5、试叙述嵌入式最小系统的组成,并说明各部件的作用。
嵌入式微处理器芯片自己是不能独立工作的,需要一些必要的外围元器件给它提供基本的工作条件。
因此,一个ARM 最小系统一般包括:
(1)ARM 微处理器芯片,这是嵌入式最小系统的心脏。
(2)电源电路、复位电路,晶振电路,为嵌入式最小系统提供电源、提供时钟信号及复位。
(3)存储器(FLASH 和SDRAM ),微处理器芯片内部没有存储器,需要外扩存储器。
(4)UART(RS232及以太网)接口电路。
这是嵌入式最小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便与外界通信联系。
(5)JTAG 调试接口。
这也是不可缺少的,操作系统软件的下载与烧写都要通过它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