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硝化聚磷菌菌种筛分与除磷特性分析

反硝化聚磷菌菌种筛分与除磷特性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反硝化聚磷茵除磷特性,筛分同时具有反硝化和吸磷能力的菌种.方法采 用平板分离和DGGE技术相结合,对实验室反硝化除磷系统菌种进行分纯和菌种鉴定,并对 富集培养后的每株单茵分别进行反硝化吸磷效果试验.结果最终共得到15株单菌.结果表明 有1l株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反硝化吸磷能力,其中假单胞茵属的JB2和产碱菌属的JB3脱氮除 磷效果最好,8 h后磷的去除量分别为13.76 mg/L和11.85 mg/L.DGGE试验结果表明,系统 中反硝化聚磷茵优势种群可主要分为7个群,分别是Anaerolineae,Actinobacteria,Bacte— roidetes,TM7,理一proteobacteria,8一proteobacteria和y—proteobacteria菌群.结论Actinobacte— m中的LB9号菌和y—proteobacteria中的JB2号茵为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占优势的反硝化聚 磷茵.试验结果同时证明同一菌种可以同步完成反硝化和吸磷任务.
在前8 h的吸磷量仅为0.42 mg/L和0.66 me,/ JL7、JB2、JB3和JB4 6株具有反硝化能力,而其
nobacteria,Bacteroidetes,TM7,a—proteobacteria, 艿一proteobacteria和y—proteobacteria菌群.经平 板分离、除磷和DGGE试验,确定属于y—pro— teobacteria Pseudomonas菌属的JB2菌株和Acti- nobacteria Pseudomonas的LB9为反硝化除磷系 统中的优势反硝化聚磷菌.
(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4)克隆测序.
2试验结果与讨论
2.I菌种分离鉴定结果 2.I.1 反硝化菌的分离鉴定
利用反硝化菌培养基得到6株具有明显反硝 化效果的反硝化菌,生理生化试验和检索结果表 明,这些菌种分别属于LB2弧菌科(Gammapro- teobacteria纲,Vibrionaceae科)、LB3肠杆菌科 (Gammaproteobacteria纲,Enterobacteriaceae科)、 LB4假单胞菌属(Gammaproteobacteria纲,Pseud— omonas科)、LB5肠杆菌科、LB8气单胞属(Gam- maproteobacteria纲,Aeromonadaceae科)、LB9微 球菌属(Actinobacteria纲,Micrococcus科). 2.1.2聚磷菌分离鉴定结果
(I)基因组DNA的提取 采用无菌移液管于反应器中部吸取2 mL活 性污泥,立即置于冰上,用于总DNA的提取.取 0.5一1.0 mL污泥置于Eppendorf管中,转速 10 000离心l min,弃去上清液,获得污泥沉淀 O.25—0.5 mg,采用Mobio土壤DNA提取试剂 盒(Mobio,CA USA)提取总DNA,最终溶解于
利用硝酸根为电子受体吸磷的能力.
和0.91 mg/L,20 h后的吸磷量达到了3.32 mg/ 2.2.2聚磷菌的吸磷试验
L、4.64 mg/L、2.49和2.74 mg/L;弧菌科的菌株
试验中发现9株聚磷菌好氧吸磷能力都很
LB2和气单胞菌属的菌株LB8的吸磷能力较弱, 强,但是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发现只有JL2、J1.,4、
关键词:反硝化菌;聚磷菌;平板分离;DGGE
中图分类号:X172
文献标志码:A
O引 言
聚磷和反硝化是污水生物除磷脱氮过程中两 个十分重要的反应过程,随着除磷脱氮技术在微 生物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聚磷菌和反硝化菌也 逐渐被人们认识和了解¨。2].有学者认为在传统 的除磷脱氮工艺中,不动菌(Acinetobactor)是除 磷菌中占优势的菌种∞J,假单胞菌(Pseudo· monas)则是反硝化菌中占主导地位的菌种"。.80 年代中期至今反硝化吸磷现象已经被人们所确 认,并且Jorgensen等(1995)从微生物学角度也 证实了同一菌种能够完成反硝化同时吸磷的任 务,但是他同时也指出,聚磷菌中的Acinetobactor 并不具有反硝化能力∞j.而且另有研究表明 Acinetobactor在除磷系统中数量上并不占优 势M J.目前普遍认为除磷菌的种类是多样的,很
多菌种都具有聚磷能力,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没 有解决.譬如利用传统分离技术分离聚磷菌种类 很有限;而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得到的诸多菌种 缺少生理生化方面的验证等问题"J.
笔者利用传统的平板分离技术和DGGE技 术相结合,对实验室反硝化除磷系统聚磷菌菌群 结构组成、菌种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最 终得到具有反硝化效果的反硝化菌6株,聚磷菌 9株.同时分析认为系统中反硝化聚磷菌优势种 群可主要分为7个群,分别是Anaerolineae,Acti—
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共15株,各类菌种所占菌 种总数(划分到纲)比例如图l所示.
图1各类菌种所占菌种总数比例
O 9 8 7 6 5
(1奄E芰h^)d一文 4

2●
在这15株菌中,经鉴定有6株属于Gamma- proteobacteria种,占总数的40%,Bacilli和Betap- roteobacteria各4株,占26.7%,Actinobacteria占
GCT GGC一3’)(GC夹序列为:5’一CGC CCG
CCG CGC CCC GCG CCC GTC CCG CCG CCC
CCG CCC G一3’).PCR反应体系100止的PCR 反应体系组成如下:10×buffer 10止(plus M92+),10%BSA 1此,引物各3 pL(2.4 IxM),
dNTP 8 IxL(800斗M),Ex Taq酶3.2 U(宝生物, 大连),模板50 ng一100 ng.PCR反应条件反应程 序为:预变性94℃,5 min;并接以30个循环包 括,94℃变性40 S,53℃退火40 S,72℃延伸 l min,循环完毕,72℃延伸5 min.采用琼脂糖电 泳分析PCR产物的浓度和质量;
CH3COONa·3H20,28.73 mg Na2HP04·2H20, 57.27 mg NH4CI,131.82 mg MgS04·7H20, 26.74 mgK2S04,17.2 mg CaCl2·2H20,12 g
HEPES缓冲溶剂,15 g琼脂和2札微量元素,
pH7.0.微量元素构成:每升蒸馏水加人50 g ED·
6.6%.
2.2菌种反硝化吸磷试验结果 利用两种培养基分离出6株反硝化菌和9株
聚磷菌,共15株菌,其中聚磷菌中JL2、JL4、JL7、 JB2、JB3和JIM 6株具有反硝化能力,而其中JL4 菌株的扩大培养没有成功,因此,本试验中只考察
了LB2、LB3、LB4、LB5、LB8、LB9、JL2、JL4、JL7、 JB2、JB3和JB4 1 1株菌株的反硝化吸磷特性. 2.2.1 反硝化菌种的反硝化吸磷结果
2009年05月 第25卷第3期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文章编号:1671—2021(2009)03—0535—06
May 2009 V01.25,No.3
反硝化聚磷茵菌种筛分与除磷特性分析
收稿日期:2007—09—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0800402);北京市水质科学与水环境恢复工程蕈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08UWHCl0);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8UWHCl0) 作者简介:焦中志(1976一),男,博士后,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及污水资源化方面研究.
对缺氧池内的聚磷菌进行了二次分离,第一 次采用了直接对活性污泥进行稀释、分离和纯化 的方法,第二次采用先富集培养后分离的方法,两 次共分得9株聚磷菌.其中几l、JL2、JL4、JL5、 JL7为第一次分得,JBl、JB2、JB3、JB4为第二次 分得.生理生化试验和检索结果表明这些菌种分
万方数据
第25卷
6株具有明显反硝化效果的反硝化菌吸磷试 验结果如图2(a)、(b)所示.
3 2 l O 9 8 7 6 3瓷g董一c弓q 5 4 3 2 l
tlh
(8)6株反硝化菌吸磷曲线
tlh
(b)6株反硝化菌硝酸氯降解曲线
圈2反硝化菌反硝化吸磷效果
从图2(a)、(b)可以看出这6株反硝化菌在 始下降.对应图2(a)、(b)还可以看出,磷酸根的
将分离出来的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富集培养, 在限磷培养液(Pq+≤4 mg/L)中厌氧培养24 h,然后在富含磷和NO;的培养液中厌氧培养20 h以上,检测培养液中硝酸氮和磷的质量浓度变 化.NO,-一N采用麝香革酚分光光度法,POi一一P 采用氯化亚锡还原光度法. 1.4 DGGE试验
对不同碳源条件下反硝化除磷系统污泥样品 进行分析:
反硝化的同时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吸磷能力.肠杆 吸收和硝酸根的降解对应并不明显,这类菌株反
菌科的两株菌LB3、LB5,微球菌属的LB9和假单 硝化的能力要远超出其吸磷能力.但利用反硝化
胞菌属的菌株LB4的吸磷能力较强,在前8 h的 菌培养基培养出来的这6株菌,都具有不同程度
吸磷量分别为1.74 mg/L、2.16 mg/L、1.0 mg/L
TA,5 g FeS04·7H20,1.6 g CuS04·5H20,5 g MnCl2·4H20,1.1 g(NH4 6 M07024·4H20,
50 mg H3803,10 mg KI和50 mg CoCl2·
6H20[81.
1.2分离与鉴定 分离采用平板分离法一J.对分离纯化后的菌
株进行革兰氏染色,葡萄糖氧化发酵,接触酶,氧 化酶等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然后进行检索鉴 定‘1 0|. 1.3反硝化吸磷试验分析方法
(2)基因组DNA的PCR扩增 使用Applied Biosystem的GeneAmp PCR system 9700型基因扩增仪.以大多数细菌和古细 菌的16SrRNA基因V3区通用引物扩增引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