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新版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设计

统编版新版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设计

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

3.结合诗歌及本单元的课文和搜集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重点难点】
重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真切感悟做人的真谛。

2.结合诗歌及本单元的课文和搜集的资料,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真切感悟做人的真谛。

2.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
1.有关鲁迅生平的纪录片。

2.《有的人》诗歌朗诵音频。

3.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回顾导入。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一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上海不幸病逝。

全国人民无比悲痛。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派出了许多的特务、军阀、走狗极力阻止人民给鲁迅先生举行追悼会,他们阻止得了吗?我们一起来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看看当时的情景吧。

2.背景介绍。

鲁迅逝世13周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才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鲁迅先生。

诗人臧克家参加了纪念活动,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有的人》这首短诗。

出示课题——《有的人》。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畅。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倾听,练习朗读。

指七名学生分节读,教师随机点拨。

3.默读并思考: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你发现了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内容上的对比,2—5,3—6,4——7;“有的人”反复出现。

)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回答。

三、自主感悟,诵读悟情。

1.自由读第一节,质疑探究。

①自由读第一节。

②质疑:预设:为什么有的人活着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相机理解“死”与“活”
③引导学生带者疑问来读书。

哪种人虽生犹死,哪种人虽死犹生?请同学们读2、5节。

2.学习2、5节:
①指名读,评议:他读出了什么感觉?或你听到他读出了什么味道?(对敌人的恨,对人民的爱)
②探讨:为什么“恨”?怎么样的人会“骑在人民的头上”?骑在人民头上后的表情怎样?
③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傲慢神态。

④指导读好“摔垮”读出把敌人打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师生合作读。

师: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生: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师: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生: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3.自主学习3、6节,4、7节
①自由选择一组,想想用什么方法朗读表达出你的理解。

②各人自由练习。

③男女生分别领读,带读。

学生汇报读。

评议,生评,师评。

4.诗歌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却不用“鲁迅赞”或“纪念鲁迅”为题,而是以“有的人”进行反复咏叹。

这首诗的前四节一连用了八个“有的人”,请把“有的人”替换为某一种人或某一类人。

总结出“流芳千古”和“遗臭万年”并板书
预设:被人民憎恶的人,被人民爱戴的人
残酷剥削人民的人,为人民服务的人
妄想流芳千古的人,一心默默奉献的人
愚弄人民的人,造福人民的人
损害人民利益的人,维护人民利益的人
反动统治者,共产党人
压迫人民的暴君,廉洁奉公的公仆
自私的人,无私的人
一心追求名利的人,一心只知奉献的人。

四、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这诗表达了臧克家对鲁迅深深的怀念,我们带着对这伟人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来读读老师变序后的诗。

(师生合作读)
鲁迅死了(师)
他还活着。

(生)
鲁迅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师)
给人民作牛马的,(生)
人民永远记住他!(生)
鲁迅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师)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生)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生)
鲁迅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师)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生)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生)
探讨:“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你知道都有谁呢?指名说(岳飞、雷锋、周恩来,王二小、……
2.结合这首诗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课文,以及课下搜集的资料中对鲁迅的了解,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3.还有像鲁迅一样的人很多,你想歌颂谁,就把他的名字套进去读一读。

自由练,指名读。

4.教师引读:面对自私自利,残酷剥削压迫人民的人我们痛恨、愤怒的说————生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因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所以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教师引读:当我们面对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我们
尊敬他、歌颂他——生读: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因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五、课堂总结。

本课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一首哲理诗,全诗共七节,语言朴素,感情深沉,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

诗歌运用对比手法,列举了完全对立的两种人,热情歌
颂了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无情鞭挞了反动统治者。

【板书设计】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虽活着虽死了
却死了却活着
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甘愿作野草,等着火烧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春风吹到处是野草
骑在人民头上俯首甘为牛马
人民把他摔垮人民永远记住他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围绕这首诗的特点展开,以读为主,通过自由读、男女生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从对比中读出感情,体会诗歌的内涵,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从中体会作者对鲁迅的赞颂,再次感受鲁迅的伟大。

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情感引导得比较到位,学生读得慷慨激昂,情感教育的目标达到了。

但是在具体的朗读中,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个别字音、重读、停顿的指导不够,致使有的学生知道要表达的感情,但读不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