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肿瘤生物治疗PPT课件

17肿瘤生物治疗PPT课件

12
天津医科大学
2、细胞因子治疗
• 白细胞介素2 (IL2) 治疗: IL2 是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主要
生物活性是促进T细胞、CTL和NK 细胞增 殖,促进B 细胞分化和增殖,诱导淋巴 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的产生,增强巨噬 细胞功能. 在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和 抗肿瘤免疫中有重要作用。
13
天津医科大学
• IL2的副作用:较轻的副作用是发热、寒战、无力、 关节疼痛及消化道症状,停药即除。大剂量应用时 对心、肺、肝、甲状腺及造血系统、神经精神状态 有不同程度影响。治疗前给予消炎痛及肾上腺皮质 激素可减轻副作用。
14
天津医科大学
• 干扰素(IFN)治疗:可由单核细胞和淋巴 细胞诱导产生,分α、β和γ三种类型。 临床治疗多采用前两型。干扰素可通过 三种途径杀伤肿瘤细胞;①直接杀伤肿 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②激活宿主NK、 MΦ的细胞毒作用;③增强肿瘤细胞的 HLA分子表达和抗原表达。
15
天津医科大学
• IFN 用途:最近研究证明IFN 可通过上调MHC 分子表达的作用,增强肿瘤抗原的表达,加强 体内Ⅰ类和Ⅱ类免疫反应。 除此之外它还有 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可用于术后患 者提高免疫力治疗和晚期复发转移患者的综合 治疗。 干扰素对白血病疗效较好,对淋巴瘤、 恶 性黑色素瘤、 肾癌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肿瘤 均有一定疗效。 IFN 的副作用:干扰索治疗一般副作用不大, 主要有骨髓抑制、发热、体重下降、脱发、头 痛、皮疹、血沉加快、注射部位疼痛、一过性 肝损害等。
天津医科大学
肿瘤的生物治疗
1
天津医科大学
一、肿瘤的定义 1940年Ewing提出:肿瘤是一种自主过度生
长的新组织 1983年吴恒兴等提出:肿瘤是机体中成熟的
或在发展中的正常细胞,在有关因素的作用下, 呈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
1995年刘振华等定义肿瘤为:恶性肿瘤是机 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某一正常的组织细 胞发生异常分化和过度无限增生的结果,这种 现象一旦形成,具有向周围组织乃至全身侵蚀 和转移的特性,其生长变化快慢与机体免疫功 能有关。
• β2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 β2M)
8
天津医科大学
• 2、癌基因和肿瘤抗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常见的人类肿瘤癌基因 • 肝癌 N—ras;c—myc;c—etS2;c—fos;
igfII;c—fms • 膀胱癌 H—ras: K—ras • 乳腺癌 erbB2;H—ras;myc • 结直肠癌 H—ras;K—ras;myb;myc • 胃癌 erbBl;hst;myb;myc;N.ras;yes • 肺癌 erbBl; H—ras; K—ras; myc;
7
天津医科大学
•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 • scc) • 组织多收抗原 (tissue polypeptide antigen,
TPA) • 神经元特导性烯醇化酶(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 NSE) • 人残毛膜促性腺激素( human chorionic go' • nadotropin: HCG)
• IL2的用途:IL2能促进T细胞增殖、活化NK细胞、 激活LAK和TIL细胞、促进B细胞分化、增殖和产生 抗体。几乎所有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活性细胞其产 生、活化和增殖需要IL2的参加,因此是肿瘤免疫 治疗的重要细胞因子。可作为肿瘤常规手段治疗后, 以提高免疫力为目地的免疫治疗或晚期肿瘤的综合 治疗。
mycl;mycr • 黑色素瘤 H—ras:Mage
9
天津医科大学
• 神经母细胞瘤 mycn • 脑癌 erbBl:sis • 卵巢癌 erbB2:K—ras • 胰腺癌 K—ras;myc • 前列腺癌 myc • 睾丸癌 myc • 宫颈癌 myc
10
天津医科大学
(二)肿瘤的生物治疗
• 生物治疗特点及应Biblioteka 策略 生物治疗的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5
天津医科大学
四、肿瘤的生物治疗
(一) 肿瘤的免疫诊断 1、肿瘤标记物的血清学检测
肿瘤标记物是指肿瘤组织自身产生的, 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 但目前在临床上多是肿瘤相关抗原,检 测肿瘤标记物可用于诊断 、判断预后、 筛选免疫治疗靶抗原。
6
天津医科大学
常用肿瘤标记物
• 甲胎蛋白 (alphac fetoprotein, AFP) • 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mic antigeh, CEA)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 • 糖链抗原19-9 (carbobydrate antigen19-9 cA19) • 糖链抗原50 (carbobydrate antigen50, CA50) • 癌抗原125 (cancer antigenl25, CA125) • 癌抗原15-3 (cancer antigenl5-3, CA15-3)
③全身免疫治疗和局部免疫治疗结合
11
天津医科大学
1、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
• 卡介苗(:BCG) • 卡介苗细胞壁骨架 (BcG-cws) • 小棒状杆菌(c Parvum,C.P) • 诺卡菌细胞壁骨架 (N-CWs) • 溶链素 (Picibanil, OK-432) • 云芝多糖 (Kertin,P5-K) • 香菇多糖 (Lentinan) . • 裂涧多糖 (Schizophylian, SPG). • 左旋咪唑(Levamisole,LMs)
2
天津医科大学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认识肿瘤
1、肿瘤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在致瘤因素的诱导下 转化而来的。
2、肿瘤是失去了受整体调控的细胞群体 3、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3
天津医科大学
二、肿瘤的发生与转归
1、肿瘤的发生 2、肿瘤的转归
4
天津医科大学
三、肿瘤的治疗手段
• 外科治疗 • 放射治疗 • 化学治疗 • 生物治疗 • 介入治疗 • 康复及心理治疗
①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联合应用。研究显示免 疫效应细胞抗恶性肿瘤存在多种机制,如NK、LAK、 MHC限制的CTL、粘附分子等。联合应用对于抵抗肿瘤 细胞的抗原异质性有很重要的意义。
②应用多抗原疫苗:多抗原疫苗的抗肿瘤效应要比单一 抗原疫苗好,因为如果某个肿瘤细胞群丢失某种抗原, 那么被另外一种抗原激活的CTL仍可产生杀伤作用,激 活的CTL可通过释放TNF产生旁路杀伤效应,其释放的 IL2也可激活NK细胞产生自然杀伤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