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结构课件

建筑结构课件


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抗拉强度远低于其抗压强度
(之比约为10%,破坏时具有明显的脆性性质)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一章 总论
11
3.配筋的基本原则 :
使钢筋在结构中处于受拉;使混凝土在结构中处于受压。
4.关于钢筋混凝土梁与素混凝土梁的比较试验:
(1)试验情况介绍:同条件下的对比试验;
请看素混凝梁实验(40秒) 请看钢筋混凝土梁实验(2分)
设计人员必须遵照各种结构类型设计规范或规程进行设计。 各种设计规范或规程是具有约束性和立法性的文件,其目的 是使工程结构的设计在符合国家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保证设计 质量和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 注意在学习中,有关基本理论的应用最终都要落实到规范的 具体规定。
本章目录
1.3 建筑结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发展
1
第一篇 建筑结构基本计算原理(1-2章) 第一章 绪论
1.1 建筑结构的分类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1.3 建筑结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发展 1.4 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注意的问题
2
第一章 (共一讲)
本章的主要内容:
建筑结构的分类;
各类结构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和发展简况;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 总论
29
1.4 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注意的
问题
一.要求
1.掌握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2.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3.熟悉结构设计规范和其它相应规范; 4.熟练基本的设计计算、查阅有关表格和构造要求; 5.学会识读结构施工图,正确理解设计意图。
1.4 建筑结构课程的要求、特点及学习方法
第一章 总论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一章 总论
21
二.砌体结构
1.砌体结构的组成:砌块+砂浆
2.材料的基本力学特性:
砌体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很低;
3.砌体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较易就地取材、具有很好的耐火性,以及较好的化学及大 气稳定性、成本低较经济。 缺点: 自重大,强度低、砌筑工作繁重、砂浆和砌块的粘结力较 弱、占用农田,影响环境。
其它结构还有壳体结构、网架结构、悬索结构等 等,它们大多用于大跨度结构中。
1.1 建筑结构的分类
第一章 总论
10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
1.钢筋混凝土的组成:
钢筋+混凝土 (混凝土:现代主要的人造工程结构材料)

2.两种材料的基本力学特性:
钢筋 ——抗拉与抗压强度较高,破坏时表现出较好的延性;
• 结构形式的革新
• 结构优化设计
本章目录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一章 总论
27
1.3 建筑结构基本理论及设计
方法的发展
一.结构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1. 弹性理论为基础的容许应力设计方法
2. 破坏阶段设计方法
3.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4. 概率设计法:以近似概率为基础的极限 状态设计法。 未来:全概率设计法、生命全过程设计法
(2)发展趋势:
高强、空心、薄壁大板和配筋砌体等。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一章 总论
24
三.钢结构
1.钢结构的特点 :
优点: (1)强度高、强重比大;塑性、韧性好; (2)材质均匀,符合力学假定,安全可靠度高; (3)工厂化生产,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 缺点:
钢结构耐热不耐火;易锈蚀,耐腐性差。
1.1 建筑结构的分类
第一章 总论
5
2)钢结构:以钢材(钢板、型钢)为主制作的结构 3)砌体结构:由块材通过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 4) 木结构 :指全部或大部分用木材制作的结构 5)混合结构:由两种及两种以上材料作为主要承重结构 的房屋 此外还有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等。
按其承重结构的类型分为:
第一章 总论
18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在结构方面: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向大跨度、高层发展 在材料方面:向高强、轻质、耐久、抗震的方向发展。
第一阶段: 从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至上世纪初 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比较低。
主要用于建造中小型楼板、梁、柱、拱和基础等 构件。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一章 总论
1849年法国人朗波(mbot)制造了第一只钢筋混 凝土小船。 1872年在纽约建造第一所钢筋混凝土房屋。 与砖石结构、钢木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历史 并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是目前土木工程结构中应 用最为广泛结构,而且高性能混凝土和新型混凝土结 构形式还在不断发展。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1)框架结构
2)剪力墙结构 3)框架——剪力墙结构 4)筒体结构。
1.1 建筑结构的分类
本章目录
第一章 总论
6
1)框架结构
※采用梁、柱组成的结构体系作为建筑承重结构。 ※框架结构的主要构件是梁和柱,而墙体只是作为 围护构件。 ※可以做成预制或现浇框架,平面布置比较灵活, 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比混合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强,但随层数增多抗侧 刚度不足。 请看框架结构组成
19
第二阶段: 从上世纪2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的不断提高。
1928年法国杰出的土木工程师E.Freyssnet发明了预 应力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结构可以用来建造大跨度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一章 总论
20
第三阶段: 二战以后到现在 随着建设速度加快,对材料性能和施工技术提出更 高要求,出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泵送商品混 凝土等工业化生产技术。 高强混凝土和高强钢筋的发展、计算机的采用和先 进施工机械设备的发明,建造了一大批超高层建筑、 大跨度桥梁、特长跨海隧道、高耸结构等大型工程, 成为现代土木工程的标志。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一章 总论
26
3 钢结构的建造过程
工厂制造:验收、放样、加工、装配、矫正、除锈和涂漆 工地安装:扩大拼装、吊装就位、临时固定、最后固定
4 钢结构的初始缺陷
几何缺陷:初弯曲 初倾斜 杆件长度误差 材料缺陷:钢材并非理想的匀质体和各向同性体
5 钢结构的发展
• 发展低合金高强度钢材和型钢品种 • 结构和构件设计计算方法的深入研究
30
1.3 建筑结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的发展
第一章 总论
28
二.我国现行结构设计规范(部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⑴ 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有良好的粘结力,在荷 载作用下,可以保证两种材料协调变形,共同受力;
⑵ 钢筋与混凝土具有基本相同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钢材为1.2×10-5,混凝土为(1.0~1.5)×10-5),
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
差而导致两者间的粘结力破坏。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一章 总论
16
缺点:
⑴ 自重大:不适用于大跨、高层结构。 ⑵ 抗裂性差:普通RC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往往带裂缝工作,
环境较差(露天、沿海、化学侵蚀)时会影响耐久性;也限制了 普通RC用于大跨结构,高强钢筋无法应用。
⑶ 承载力有限:在重载结构和高层建筑底部结构,构件尺寸
能力训练1 第一讲
第一章 总论
3
1.1 建筑结构的分类
一.建筑结构定义
简单的说就是房屋的承重骨架。
二、建筑结构的组成
楼板
楼梯

墙 地下室底板 梁 梁
墙下基础 柱下基础 1.1 建筑结构的分类
第一章 总论
4
三.建筑结构的分类
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分为:
1)混凝土结构(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结构)包括:
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骨架;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配置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素混凝土结构 —没有配置受力的钢筋的混凝土结构。
1.1 建筑结构的分类
第一章 总论
8
3)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的基础上,沿框架纵、横方向的某些位
置,在柱与柱之间设置数道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
剪力墙。
※因此它是框架和剪力墙的有机结合,综合了二者
的优点:一个布置灵活,一个抗侧力高。
请看框架-剪力墙结构组成
1.1 建筑结构的分类
第一章 总论
9
4)筒体结构
第一章 总论
15
⑷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
通过合适的配筋,可获得较好的延性,适用于抗震、抗爆 结构;同时防振性和防辐射性能较好,适用于防护结构。
⑸ 刚度大、阻尼大:
有利于结构的变形控制。
⑹ 易于就地取材:
混凝土所用的大量砂、石,易于就地取材,近年来,已 有利用工业废料来制造人工骨料,或作为水泥的外加成分, 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1.1 建筑结构的分类
第一章 总论
7
2)剪力墙结构
※利用建筑物的纵向及横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作为
主要承重构件,再配以梁板组成的承重结构体系。
※其墙体同时也起围护及分割房间的作用。
※整体性好,刚度大,抗震性能好,适于建造高层
建筑(10-50层范围内都适用)。 ※不过剪力墙间距太小,平面布置不灵活,自重 大,不适应建造公共建筑,一般适用于建造住宅。 请看剪力墙结构组成
1.2 各种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情况
第一章 总论
25
2. 钢结构的应用 :
(1)重型结构及大跨度建筑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