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常考知识点答题归纳

记叙文常考知识点答题归纳


2021/3/9
10
10、分析人物形象(或结合内容分析):
两种考法:1、性格特征:写词 2、完整的话,如XX是XXX的 人,
他有XXX的性格 注意:看题目有没有要求结合文章分析
2021/3/9
11
11、理解句子含义:
答题时要语意连贯,分析表层含义和深 层含义。
2021/3/9
12
12、写作手法
5
5、过渡段作用
1、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内容上:总结上文(内容),引起下 文(内容)。或者答,从上文XX过渡到下 文
2021/3/9
6
6、景物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生动形象地描写了XXX
2、渲染XXX气氛,烘托XXX心情
3、为下文XXX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
5.使故事情节更生动、真实;
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
7.表现一定的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
够2给021/3人/9 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7
7、赏析加点词或画线句:
第一步:赏析句子要选取赏析角度,如修 辞,描写等;赏析词语要写出词语含义 第二步:(概括内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XXX 第三步:表达(表现,赞美)了XXXX.
第二人称: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转插叙:由于 某种需要,暂时换为第二人称,便于与读者交流, 便于直接抒情,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
事件、场景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受视听限
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叙述。
2021/3/9
16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2021/3/9
8
8、插叙的作用:
1、结构上:揭开悬念;为下文XXX做铺 垫,推动情节发展,使行文有波澜
2、内容上:补充交代了XXX;丰富人物 形象;突出XXX中心
2021/3/9
9
9、概括主要内容:
多种考法:限定字数;不限定字数;根 据情节填空。
答题模板: 1.本文记叙了谁+何时+何地+做了什么事+结 果怎样 2.本文记叙(描写)了……(事物)的……的特 点,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情感
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
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
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
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中心突出。
2021/3/9
15
13、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我直接 面对读者叙述,缩短与读者的距离。便于直抒胸 臆,读来亲切、真实。
记叙文常考知识点 答题归纳
2021/3/9
1
1、题目的作用
1、点明中心或突出文章主旨; 2、概括主要内容; 3、文章线索,贯穿全文; 4、设置悬念(或运用技巧),吸引读者的 阅读兴趣; 5、标题具有象征意义。
2021/3/9
2
2、第一段的作用
1、开篇点题(开门见山) 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3、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021/3/9
3
3、文中段的作用
1.承上启下; 2.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3.呼应前文,推动情节发展。
2021/3/9
4
4、最后一段作用:
1、结构上:照应开头或题目;首尾呼 应;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 完整。
2、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旨,深化 中心(全写);指出技巧,用
一句话概括中心
2021/3/9
202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
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
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
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
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
常用的主要写作手法:
对比、衬托、烘托、欲扬先抑、前后照 应、巧设悬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表现手法)、以小见大、开宗明义、 卒章显志、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 夹叙夹议……
2021/3/9
13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 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 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 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 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与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 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 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2021/3/9
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