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保持二便通畅
患者采取通便措施以防止便秘。患者卧床 不习惯用便盆,易产生便秘及排尿困难, 鼓励患者多吃水果和蔬菜,必要时应用缓 泻剂,以防排便用力过猛加重心脏负担。 出现排尿困难,可让患者听流水声、热敷 或轻轻按摩下腹部,促进患者排尿。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猝死)
急性期严密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率及心律的 变化。在心肌梗死溶栓后24小时内易发生再灌 注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在溶栓治疗即刻至溶栓 后2小时内应设专人床旁心电监测。警惕室颤 或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准备好抢救 药物和抢救设备如除颤仪、起搏器,随时准备 抢救。
护理措施
止痛治疗的护理 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注意有 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给予硝酸酯类 的药物时应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维持 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
护理措施
溶栓治疗的护理
保持输液通畅,心肌梗死不足6h的患者,可遵 医嘱给予溶栓治疗。其护理包括准确迅速地配 制溶栓药物;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寒战、发热 、皮疹等过敏反应,是否发生皮肤黏膜及内脏 出血等副作用,一旦出血严重应立即中止治疗 ,紧急处理。使用溶栓药物后,应定时描记心 电图、抽血查心肌酶,询问患者胸痛有无缓解 。
护理措施
吸氧 一般早期给予高流量吸氧(4~6L/min ),持续72h后改为低流量吸氧,持续 1周。如出现并发症,特别是急性左心 衰,应延长吸氧时间,提高吸氧流量 ,症状缓解后改为间断低流量吸氧。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疼痛发作时应有专人陪伴,允许患者表达内心 感受,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 心。简明扼要向患者解释疾病过程与治疗配合 ,说明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肌耗氧量而不利于病 情的控制。医护人员工作应紧张有序忙而不乱 。将监护仪的报警声尽量调低,以免影响患者 休息,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烦躁不安者可肌 注地西泮使患者镇静。
心机梗死的诱因
心肌梗死的前兆(70%)
心肌梗死的危害
心肌梗死的急救
镇痛:哌替啶(杜冷丁)50-100mg肌注或吗啡 5-10mg皮下注射
特别提醒!!!
心梗如能在90分钟内得到有效施救,康复后 跟正常人一样;但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抢救, 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 多。特别是中老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 一旦出现头晕、胸闷、尤其是心前区压迫死相关知识
综合内科 石小凤
定义
是指心肌长时间缺血 导致的心肌细胞的死 亡。为在冠状动脉病 变的基础上,发生冠 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 或中断,使相应心肌 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 血导致的心肌细胞的 死亡。
临床症状
疼痛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 心律失常 低血压和休克 心力衰竭
限制食盐 少食多餐 低胆固醇、低脂肪饮
食 不要立即起床 根据气候增减衣服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 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
物 控制好血压 坚持有氧运动 保持好心情
谢谢各位聆听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的护理(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最初几天,甚至在 梗死演变期可发生心力衰竭。应严密观察病 人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尿、颈静 脉怒张、低血压、心率加快等。避免情绪激 动、饱餐、用力排便等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则按心力衰竭护理。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
护理措施
休息 发病后1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 舒适的环境,限制探视,床上活动减少 到最低程度。告诉患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氧耗量,有利 于缓解疼痛,缩小梗死范围,有利于心 功能的恢复。
护理措施
饮食 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 胃扩张。随后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 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