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某银行数据中心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可行性研究报告
篇一: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4.6燃气冷热电三联供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通常以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以小型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为原动机驱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系统发电后排出的高温尾气通过余热回收设备进行再利用,向用户供热、供冷,满足用户同时对冷、热、电的需求。
与冷、热、电独立供应系统相比,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可提高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
冷热电三联供是分布式能源的一种,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是国家政策法规鼓励推广应用的一种综合供能方式。
燃气发电冷热电联三供系统中术语
4.6.1采用冷热电联供的意义
1.实现能量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具有发电、供热、制冷、能量梯级利用等优势,年平均能量的综合
利用率高达80~90%
图4.6-2燃气热能的梯级综合利用流程关系示意图
2.集成供能技术,系统运行灵活可靠
三联供系统是供冷、供热、供电的技术集成,设备优化配置,集成优化运行,实现既按需供应,又可靠运行。
3.用电用气峰谷负荷互补,利于电网、气网移峰填谷
对于电网、气网,负荷峰谷差越小,越有利于系统稳定、安全、节能运行。
4.6.2冷热电联供的使用条件
天然气近似为一种清洁能源,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主要的应用形式。
1.应具备的能源供应条件
(1)保证天然气供应量,并且供气参数比较稳定;
(2)燃气发出的电量,既可自发自用,亦可并入市电网运行,燃气发电停止运行时又可实现市电网供电;
(3)市电网供电施行峰谷分时电价;
(4)电网供电难以实施时,用户供电、供冷、供热负荷使用规律相似,用电负荷较稳定,发电机可采用孤网运行
方式。
孤网运行的联供系统,发电机组应自动跟踪用户用电负荷;并网运行的联供系统,发电机组应与公共电网自动同步。
2.应具备的联供负荷条件
(1)燃气轮发动机的总容量≤15mw;
(2)用户全年有冷、热负荷需求,且电力负荷与冷、热负荷使用规律相似;
(3)联供系统运行时间不宜小于3500h。
3.能源站站址条件
(1)宜靠近供电区域主配电室,供冷、供热半径不宜太大;
(2)便于与市政燃气管道连接,入站燃气管道压力符合相关规定;
(3)燃气发电机设置在地下层或首层时,单台容量≤3mw;设置在屋顶时,单台容量≤2mw.
(4)应符合环保、防爆、防火等要求。
4.能效条件
(1)符合能效指标规定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应>70%。
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年输出能量(冷、热、电)/年输入能量(燃气热量)×100%年平均能源综合利用率
=(3.6w+Q1+Q2)/bQL×100%
(2)配置指标要求
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年平均余热利用率宜>60%。
年平均余热利用率=(年余热供热量+年余热供冷量)/(排烟温度降至120℃可利用热量+冷却水温度降至85℃可利用热量)×100%
5.工程技术条件
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应符合《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的规定。
4.6.3冷热电联供系统组成
冷热电联供系统一般由动力系统、燃气供应系统、供配电系统、余热利用系统、监控系统等组成。
按燃气原动机的类型不同,分为燃气轮机联供系统和内燃机联供系统。
1.燃气轮机型冷热电联供系统
2.内燃机型冷热电联供系统
4.6.4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设备选择
1.设计原则
(1)按分布式能源站设计
(2)应符合《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145的规定
(3)设计方案应进行节能、环保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
比较优化确定
(4)设备择优选配
2.设备选择
(1)负荷计算
(2)形式确定
1)根据燃气供应条件和冷、热、电、气价格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采用燃气轮机时,充分利用烟气余热
3)采用燃气内燃机时,充分利用烟气、缸套水余热
4)采用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
发电量小,功率一般<300Kw。
采用回热循环,发电效率可
达≥30%,排烟温度200~300℃,宜采用补燃或加电制冷;
5)系统运行方式的确定
①宜采用发电机组与市电并网方式;
②根据冷热负荷规律及数量,综合考虑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时间;
③系统运行时,用电负荷应大于发电机组的最低运行负荷,余热应能充分利用;
④发电产生的余热未能保证全部被利用,宜设置辅助放热装置;
(3)发电设备的选择
1)如采用并网运行,按基本用电负荷确定发电容量;如采用孤网运行方式,发电容量应满足所带电负荷的峰值需求;
2)以冷(热)定电的系统,发电机组按满足基础空调负荷欠负荷匹配,并网运行约为最大负荷的50~70%;峰值冷(热)负荷采用配置其他供冷(热)设备取得,不足电力从电网补充。
3)应保证系统运行期间较高的余热利用率;
4)确定是否需要设置燃气压缩机;
5)常用燃气发电机组的特点
燃气发电机组类型:燃气轮机驱动发电机和内燃机驱动发电机和微燃机驱动发电机
(4)余热利用设备的选择
1)余热利用设备的容量不应低于发电机组满负荷运行是产生的余热量,根据余热温度和用
户使用冷热负荷相关要求确定。
补充冷热源设备可选用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压缩式冷水机组、热泵、锅炉等;必要时采用蓄冷、蓄热装置;
2)当主要为空调冷、热负荷时,联供系统余热利用设备宜采用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直接利用烟气和高温热水热量;当热负荷主要为蒸汽或热水负荷时,宜采用余热锅炉,
将发电余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再利用;
3)余热利用设备不能满足需求时,由系统辅助冷热源补充;
(5)辅助设备的选择
(6)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1)环境效益
减少烟尘、so2、nox等污染物排放量
2)节能效果
减少一次能源消耗量
3)经济性评价
(7)系统运行调节
篇二: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及其应用情况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及其应用情况从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概念、系统组成、功能特点等全面地论述了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的分布式能源是洁净高效的供能方式。
介绍了分布式能源在国内外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对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0前言
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发展,各种常规能源的大量消耗促使人们一方面不断探索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各种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更在积极寻求高效、环保的能源利用方式。
目前大中城市能源结构正在发生调整,传统的一次能源正在被
天然气所代替。
而宝贵的天然气资源在城市中的利用更多的是直接被烧掉,如何才能更为合理地在城市中应用天然气?其中一个有效途径是利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即天然气首先驱动发电机组发电,其余热被回收用于供热或驱动吸收式制冷机组制冷。
这样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从而为高效利用天然气创造了条件。
同时,近2年由于全国各大城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供电紧张,尤其是东部各大城市,为了缓解“电荒”,国家也相应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以支持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技术为主导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
天然气是洁净能源,在其完全燃烧后及采取一定的治理措施,烟气中nox等有害成分远低于相关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美国有关专家预测如果将现有建筑实施冷热电三联供(combinedcoolingheatingandpower,简称cchp)的比例从4%提高到8%,到2020年co2的排放量将减少30%。
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energysystem)在许多国家、地区已经是1种成熟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它以靠近用户、梯级利用、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能源供应安全可靠等特点,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界的广泛关注、青睐。
分布式能源系统有多种形式,区域性或建筑群或独立的大中型建筑的cchp是其中1种十分重要的方式。
1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特点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动力装置,例如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斯特林发动机、燃料电池等,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