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海省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实施细则

青海省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实施细则

青海省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的整治和管理,合理采挖河道砂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青海省河道管理实办法》和水利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颁发的《河道采砂收费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河道采砂,是指在《青海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河道管理范围内采挖砂、石、取土和淘金(包括淘取其它金属及非金属)。

第三条河道采砂由各级河道主管机关或由其授权的河道管理单位实施管理。

在本省境内的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的单位或个人,必须遵守本细则的规定,服从河道主管单位的管理,接受河道监理人员的监督检查。

第四条河道采砂必须服从河道统一管理的要求和河道整治规划,确保防洪安全和河势稳定,执行上级河道主管机关的指令。

第五条河道采砂实行许可证制度。

河道采砂许可证由省水利厅与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由所在河道的主管机关或由其授权的问遭管理单位负责发放。

《青海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由省或州(地、市)管理的河道的采砂
许可证,除省或州(地、市)河道主管机关另有规定外,由该河段所在县(市)的河道主管机关负责审批发放。

第六条凡需在河道管理范围内采砂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向采砂河段所在县(市)的河道主管机关或管理单位提出河道采砂申请书,说明采砂范围、时间、规模和作业方式,经审查批准领取许可证后,方可进入河道并按许可证核准的项目和有关要求进行采挖。

从事淘金和营业性采砂取土的,在获准许可后,还应按当地工商、物价、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采砂单位或个人,在领取河道采砂许可证时,须向发证单位交纳100一1000元的保证金。

采砂作业结束,经发证单位检查验收,对无违反采砂规定者,退还保证金;对违反规定者,发证单位可视其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扣用部分或全部保证金抵顶应交管理费或作为河道整治赔偿金。

第八条获准许可进入河道采砂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向发证单位交纳河道采砂管理费。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核发河道采砂许可证的批准机关审查同意后,可免交河道采砂管理费: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国防建设需要从河道采挖砂石、取土的;
(二)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命令,为防汛
抢险需要从河道采挖砂石、取土的;
(三)公路养护和航道管理单位,因维修养护公路和疏浚整治航道需从河道采挖砂石、取土的;
(四)河道管理单位和水文测站,因整治河道、维修养护堤防和河道工程、维修养护水文测验设施和整治水文测验河段,需从河道采挖砂石、取土的;
(五)勘测设计、地质钻探、文物考古和工程建设、施工等单位,因在河道中作业需采挖砂石、取土的;
(六)因抗灾、抢险等其他特殊原因需从河道采挖砂石、取土的。

第九条公民因个人自建或维修房屋需要,且年内累计采挖砂石不超过10立方米的,凭建房或房产证、身份证件和户口所在地的村民或居民委员会的证明,口头或书面向发证机关申请河道采砂临时许可证,并交纳l00元保证金,在河道管理单位或管理人员指定的地点采挖砂石,可免交河道采砂管理费。

第十条采砂单位或个人,不得弄虚作假、谎报情况,以欺骗手段骗取免交河道采砂管理费;已获准免交河道采砂管理费的单位或个人,不准从事河道砂石经营活动。

否则,河道主管机关除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补交采砂管理费外,可并处警告、吊销许可证、设收非法所得和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一条河道采砂许可证按年度发放,采砂单位或个人应每年履行一次报批办证手续。

发证单位可按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收取证件工本费,并向当地物价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和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伪造、涂改、倒卖、出租、转让采砂许可证的,除没收非法所得、赔偿损失和吊销许可证外,可并处一千元至三千元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河道采砂管理费由发放河道采砂许可证的
单位负责计收。

河道采砂管理费的收费标准为:采挖砂、石、取土,按当地市场售价的10%计收;淘金(包括淘取其它金属和非金属),按收购价的2%计收;难于核定产量、产值的人工采挖或翻动砂石,按进入河道作业总人数每天每人0.4元计收。

收费单位应按规定向当地物价部门申领《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证》,并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

第十三条采砂单位或个人,必须按发证单位规定的时间交纳河道采砂管理费。

逾期不交的,从结算之日起每天加收千分之五的滞纳金;超过三十天不交的,从第三十一天起加倍收缴滞纳金;超过六十天不交的,除吊销证可证、追缴全部应交管理费和滞纳金外,可以并处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和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没收的非法所得和罚款一律上交同级财政,
如需部分办案经费补助,可由同级财政在上交的罚没收入总数以内,根据需要,通过支出渠道给予专项补助。

第十五条县(市)河道主管单位收取的河道采砂管理费,上交省和州(地、市)河道主管机关各10%、自留80%;州、地(市)河道主管单位直接收取的河道采砂管理费,上交省河道主管机关20%,自留80%。

各级河道主管机关应于每年年终向上一级河道主管机关和同级财政部门报送财务决算报表,并抄报省河道主管机关。

第十六条河道采砂管理费用于河道与堤防工程的维修、工程设施的更新改造及管理单位的管理费用,结余资金可连年结转,继续使用,其他任何部门不得截留或挪用。

河道与堤防工程的维修、改建和更新,应按有关规定履行建设项目审批手续。

第十七条河道采砂管理费属预算外资金,实行财政专户存储,坚持先存后用、专款专用。

由河道管理单位编制预算,报经各该级水利主管部门审查,并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方可使用。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支用。

各级河道主管机关和管理单位要加强财务及收费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各级财政、物价、水利部门要负责监督检查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效果。

各级审计部门也要加强对此项资金的审计。

第十八条未经河道管理单位批准或者不按批准的范
围和作业方式在河道内采挖砂石、取土、淘金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和《青海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河道管理、监理人员在河道采收费管理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按《青海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省内州、地、市、县已颁发的有关规定与本细则相抵触的,按本细则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细则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细则自一九九二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