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心理学感想1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
已经是大学生的我们,不再担心早恋的困扰了,因为我们已经到了可以恋爱的年纪。
而恋爱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话题之一,不再像从前那般遮遮掩掩。
然而,它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人生总是这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它会影响我们的学习、人格、以及社会发展。
好的恋爱观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我认为恋爱没有唯一正确的模式。
但有很多错误,我们应该尽量去避免。
其实,像我们这个年纪,谈恋爱吧太晚,结婚吧又太早。
毛爷爷说:任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搞对象都是耍流氓。
所以,在这个不能承诺给对方什么的时候,我们这些不耍流氓的有志青年都选择了单身。
个人觉得恋爱是一件很认真的事情,需要用心的去经营。
而不是,因为空虚,因为大家都恋爱了,不想耍单,而去恋爱。
不说爱情有多美,但至少不应去亵渎。
亵渎的不止是爱情,还有自己。
作为一个没有过爱情经历的人,来写这篇论文倍感压力。
我只想写一些我的看法,一些我从身边人学到的经验。
上小学的时候呢,身边的女同学呢就会喜欢那些长的比较文气的男生,然后,男生呢就会喜欢比较可爱的学习比较好的女生。
由于,本人开化的比较晚,所以,当时也就只是观察到这些。
男生喜欢女生时,就喜欢跟人家逗,跟人家贫。
女生好像,在我们小时候,没有这么主动的。
我也没什么概念。
上初中以后呢,好像,女生对于长相的要求少了些,但一定要会打球。
喜欢
那种能奔跑在篮球场上的,然后她们自己跑去场边加油,如果打的很好的,她们会炫耀的。
那时候,觉得她们的幸福很简单的。
中午一起吃饭,放学可以一起回家,这就是幸福。
上了高中以后呢,好像,有一些人比较寂寞了,各种帮忙找对象的,当然,这种比较寂寞的我都比较不了解,就不评论了。
还有一些,我觉得比较“符合规律”的,日久生情型的,在一个班里,喜欢一个人也不会讲出来,然后默默的对TA好,帮忙讲个题啦,帮忙打水啊,放学后会一起骑车回家啊,由于本班管理比较严,大家都是这种暧昧的小情愫,都不敢声张的。
然后,彼此之间悄悄约定要一起考上某某大学。
高考过后,我们班浮现出很多的情侣,其实都是在臆想之中啊。
当然,直到现在还在一起的还是蛮多的。
还有一些因为异地的关系分开了。
说到异地恋,我还是蛮有心得的,因为也有好多异地恋成功的同学。
个人总结:一是,双方本省比较信任;二是,双方身边都没什么诱惑,男生在男生多的学校,女生在女生多的学校,这样的搭配都比较不容易分开,要是倒过来,那就说不准了;三是,经济条件,偶尔可以乘车去看看对方,这样会有小别胜新婚的感觉。
这就说到了,上了大学,这个年纪,真的是比较可怕的,比较迷茫的。
谈恋爱吧,总会夹杂着一些别的东西,一些不如以前纯净的东西。
现在家里不再反对恋爱,而是过多的干涉,他们总会更多的去关注物质,当然了,这也是父母爱儿女的一种表现。
毕竟物质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幸福的好坏虽然不能以物质的多少作为关键,但空有爱情也是极其不现实的。
不能活的太现实也不能活的不现实。
这个中庸的程度,很难把握。
以上,就是,我这二十年来对于爱情的感悟。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有感1
·大学生恋爱心理学有感
【内容提要】:大学生恋爱成为必修课这一观点深入大学群众中,但大学的恋爱同时也是问题,恋爱纷繁复杂。
年龄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
下面从心理学的方面浅谈大学生恋爱。
【关键词】:恋爱前奏恋爱进行时恋爱终结曲恋爱动机失恋
我们这代人主动地被动的都会去看看张爱玲的文章,里面的爱情没有轰轰烈烈,海枯石烂,人物情感充斥淡淡的忧伤,使人添之似水流年之感,哀而不伤。
但那里的爱情,明白,真切。
相对于现在功利心膨胀的社会,恋爱,混乱不堪。
我们走出那个以学习为最高宗旨的围墙,踏入分吹花开的大学校园,确实随着心理、生理的成熟,我们渴望一场成人意义上的恋爱,这是内心情感发展的必然趋向,所以大学恋爱不像政府盖楼,买车,不像明星上街购物,大学恋爱是公开化、明朗化。
同样也是量变引起质变。
最后是风气变。
恋爱前奏
恋爱是大学的必修课,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句话就成了当代大学生相当臣服的名言。
因为这句话,有多少大学生放弃其他的必修课,不计其数的选修课而认真修这门。
同样因为这句话,很多大学生为了恋爱而恋爱,身边成双成对的越来越多,而自己还是孤家寡人一个,这是不是证明自己毫无魅力可言???还有一种情况,大学生大多数是从遥远的家乡到大学校园求学,一个人身处异地,如果长期如此,心理落差会迸发出一种不安情绪,导致内心越发的空虚、孤独。
这时,很多大学生就产生了宁滥勿缺,来者不拒的心理。
恋爱动机不是出于爱情本身,而是为了弥补缺憾或随大流从众心理。
更有甚者,只是单纯的为了满足生理
需求,责任与否从不在考虑范围内,抱着侥幸心理,不出事时继续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出了事就惶恐不安,销声匿迹,逃避。
所以大学生应该是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
没有未来也行,但最起码我们是互相尊重,彼此爱慕,真诚的度完这四年的。
恋爱进行时
确立了正确的恋爱观,终有一天我们会品到自己的那杯茶。
⑴很多大学生在恋爱中过度的沉迷于物质享受,虚荣心膨胀,对物质的追求无止境,看着别的情侣去星巴克,自己极度不平横,看到别人的女朋友比自己女朋友能撑面子自己很不爽。
不是天天大鱼大肉,穿金戴银你就活的比别人舒服,比别人多份快乐。
你是活自己,不是活给别人看的,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舒服最重要,其他的都是装饰,是虚设。
爱人就是爱人,只能去爱,不要拿来比较。
⑵一旦相爱,就会在一起,一旦了解就会有冲突,只是必然的,因为你们是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很多东西有意识差异。
所以恋爱中的感情纠葛显现,矛盾、误解和猜疑。
咱们不能因为几次吵架就分道扬镳,仇怨相加。
我们需要的一段磨合期,懂得爱情是一种相互理解,是相互信任,理解对方是为个人和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没有人追逐爱情只是为了被约束,相互信任是自信的表现。
⑶很多大学生因为恋爱,就完全忘了自己还是学生,用的还是父母的钱,忘了自己还没走进社会,自己还什么都不会。
只要两个人在一起,感觉世界毁灭了也没关系,请明白,如果爱情中没有面包做基本保障,还没等到地球毁灭那天,你们的爱情就已经over了。
所以,想要给这份爱上个保险,就不要放下自己学习的能力,浪费
自己最能接受知识的宝贵时间,我们完全可以做到爱情和面包都有,抽出你们一天逛街的时间,两个人泡一下午图书馆。
打断一下无休止的甜言蜜语,互相讨论下未来的方向。
恋爱终结曲
一份成功的大学恋爱最终是走向婚姻神圣的殿堂,一份夭折的爱情就这么让人受伤了。
失恋是大学恋爱同胞们十之八九会经历的事,失恋会带来悲伤、痛苦、绝望、忧郁、焦虑、等情绪。
所以说失恋是人生中最严重的心理挫折之一。
这一处理不好就会导致情绪消极,还会感染身心疾病,这就出现了所谓的恋爱恐惧症。
有的甚至对异性有敌对情绪,爱的反面不应该是恨,而应该是淡忘。
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说过的一句话非常好:“失忆、失恋、失婚以至我们在爱情里所受的苦,都不过是一块跳板,令你成长。
”当爱情受挫后,用理智来驾驭感情。
人对失恋的应对方式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成熟水平和恋爱观。
一个人能够理智地从失恋中解脱出来,往往会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
一些女生失恋后,就认为世界都抛弃了自己,世界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请记住,忘记全世界也不能忘记给你生命的那两个人。
在任何事情面前我们都没资格忘记父母。
也不要说,失去了你最爱的那个人,因为最爱你的人是不会让你哭泣的人。
总结
爱情其实有规律可寻,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心理变化和反应。
万变不离其宗。
我们都是人,在心理上就用同性。
就有如果遵循这些心理情绪需求,爱情就是美好的。
大学生更应该懂得这个。
王健20083574 艺术与传播学院广告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