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7年,法国人约瑟夫•尼瑟福•尼埃普斯用暗箱通过8小时曝光在他家窗户前拍摄了第一幅能被长久保存的照片——《窗外的景色》(《鸽子窝》)。
1829年尼埃普斯与另一位法国人路易•雅克•芒特•达盖尔合作。
1837年,达盖尔发明了“达盖尔摄影术”(也称“银版摄影术”)。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摄影术在法国科学院与艺术院联合会议上公布于众,并无偿提供给世人使用,达盖尔还发表了一本79页的说明书。
2.英国摄影家奥斯卡•雷兰德•罗宾逊在1857年创作的《人生的两条道路》(集锦);1900国际统一了镜头光圈系数标准;1904电影和电影放映机的发明人法国卢米埃兄弟取得彩色摄影专利,1907推出真正成功的彩色底片;1924德国徕兹徕卡相机(35mm胶片拍24mm*36mm);1928德国弗兰克和海得克公司第一台双反;1931“闪光灯之父”美国埃杰顿;1969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哈苏相机;1959供135相机使用的变焦镜头问世;美国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摄影之父)与爱德华•斯泰肯在美国纽约成立摄影分离派(画意摄影、“纯粹摄影”阶段);1932爱德华•韦斯顿、安塞尔•亚当斯“F64”小组;1955罗伯特•弗兰克从2万张底片中选出83张于1958年在法国出版《美国人》;荷赛(荷兰)华赛(中国)。
3.摄影镜头是由若干镜片组成,主要由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和电子部分组成。
机身用以承载照相机的各种部件,并形成一个不透光的暗箱。
4.感光体不同,照相机可分为: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胶片规格不同可分为:散叶片相机(大画幅)、120照相机(中画幅)、135照相机(24*36mm)、110照相机、APS照相机等;按取景方式不同可分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SLR)、双镜头反光照相机(TLR)、后背取景式照相机(大画幅照相机)、平视取景照相机。
5.光圈系数:1 1.4 2 2.8 4 5.6 8 11 16 22 32 45 64 快门速度: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6.等效入射光束直径被称为有效孔径,镜头光圈开到最大时的镜头入射光束直径d与焦距f的比值叫做最大相对口径。
7.光圈的作用:①控制光通量,以限制镜头的进光亮,与快门速度组合控制曝光量②控制景深③减少部分像差。
常见的像差有*球差、彗差、像散、场曲、*畸变(广角镜头)、和色差6种。
8.这个结像“清晰”的景物空间的纵向距离范围叫景深。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9.镜头按照视角可分为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窄角镜头。
也可分为短焦距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距镜头。
10.用于长曝光时间的档位有“B”门(135)和“T”门(中画幅)。
11.曝光量是指感光胶片的受光强度(照度)与曝光时间的乘积,即H=l*t。
12.EV值=X+Y。
X代表光圈系数,Y代表快门速度基数。
13.镜头快门装在镜头中间或其前后,分为镜前快门、镜间快门和镜后快门,镜头快门开启时整个感光窗口同时受光。
焦平面快门因位于曝光窗前面紧靠并平行感光平面摄制而得名,由两组遮光帘构成移动狭缝使感光平面逐次受光。
14.镜头快门优点:速度准确,全画幅同时曝光;震动小;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影像不变形;闪光同步速度不受限制;快门装在相机内部不易受损坏。
缺点:最高快门速度低;大光圈,高速度时,快门效率降低会造成曝光不足;更换镜头可能产生快门速度误差;更换镜头成本高;受快门叶片全开孔径的影响,镜头体积较大,最大光圈略小。
焦平面快门的优点:最高快门速度高;快门效率不受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影响;不因更换镜头产生快门速度误差;更换镜头成本降低;镜头体积、光圈不受快门影响。
缺点:全画幅不是同时曝光;震动大;拍摄快速运动体影像要变形;闪光同步速度受限制;后盖打开时,快门暴露易受损坏。
15.数码相机中光电传感器取代了传统摄影的胶片。
CCD是电荷耦合器CMOS是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16.总像素就是一块光电传感器像素的总数,是行像素和列像素值的乘积。
真正用于成像的像素被称为有效像素,有效像素总是小于总像素。
17.色温用以表示光的颜色倾向,当光源发射的光的颜色与标准黑体在某一绝对温度下辐射光的颜色相同时,这个绝对温度被称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即色温,单位为开尔文(K),从绝对零度开始(-273。
),每增加1。
,即为1K。
18.闪光灯有内置闪光灯、便携式闪光灯、影室闪光灯。
特点:①发光的照度与照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②发光时间短。
③色温高。
19.闪光功率通常是用闪光指数(GN)来表示,GN值是闪光灯最基本的参数,指数越高,功率越强,发光量越大。
正确曝光:GN(闪光指数)=L(调焦距离)*F(光圈系数值)
20.在开启闪光灯时,可用的最快快门速度被称为闪光同步速度,使用时,快门速度必须低于或者等于这个闪光同步速度。
21.便携式闪光灯的使用技巧:①机位直接闪光,这是最基本的闪光灯使用方法,将闪光灯直接装在相机上使用。
②反射闪光③后帘同步闪光④侧位直接闪光⑤慢速闪光⑥防红眼闪光
22.UV镜又称紫外线滤光镜,无色透明,专门吸收紫外线光。
偏振镜又叫偏光镜。
作用:①有助于去除或减弱由非金属物体表面产生的反光。
②有效地加深天空的蓝色。
③增加色彩的饱和度。
④可以作为中性灰密度镜使用。
中灰密度镜,用于减弱所以光线,也叫减光镜,呈灰色,起减少光通量的作用。
23.感光度是反映感光胶片对光的灵敏程度的性能指标。
感光胶片对光的灵敏度越高,即感光度越高。
24.感光片的宽容度是感光片能正确记录景物亮度变化的范围,反映了感光片按比例记录事物亮度差别、正确地表现景物明暗层次的能力。
宽容度大,说明感光胶片能正确记录景物明暗变化的范围大;反之相反。
25.银盐颗粒大小不均、分布不均,感光度高,灰雾度大,颗粒度大,分辨率低,反差系数小,宽容度大;银盐颗粒大小均匀,分布均匀,感光度低,灰雾度小,颗粒度小,分辨率高,反差系数大,宽容度小。
26.由曝光量计算公式可知,像面照度i与曝光时间t反比互易时,曝光量H不变;只要曝光量不变,胶片影像密度就不变,曝光效果一致。
这种关系被称为倒易率或互易率、相互作用定律。
倒易率给摄影创作提供了选择自由度,但这种自由度是有限制的。
当照度过低或曝光时间过短时,由于胶片感光乳剂的惰性,银盐的光化作用减弱,有效感光度下降,等量曝光就不能获得同样的曝光效果,这种现象就是倒易率失效。
后果:影像密度降低、反差变化、色彩平衡被破坏。
一般速度高于1/1000秒或低于1/2秒时产生。
解决途径:①调节快门速度、光圈系数组合,将快门速度控制在1/1000~1/2秒之间。
②进行曝光补偿,即降低快门速度增加曝光时间或开大光圈增加照度来弥补感光胶片有效感光度的下降。
27.测光表的标定依据:每一种反射式测光表都有自己的“标准反光率”标定依据。
如自然景物的平均反光率18%为标定依据。
6/8/10
28.有时,需要有意不按正常曝光值来曝光,增加或减少曝光进行特殊的曝光控制,破坏正常的明暗比例关系,达到特殊的造型效果。
如分区曝光法,剪影是一种有意让主体曝光不足的拍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