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污染及其防护

水污染及其防护

——《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水污染及其防治姓名:学号:专业/年级:任课教师:论文成绩:教师评语:二○一二年十一月水污染及其防治摘要:自古以来,人类就是在水的滋养下生存和繁衍,今后也将同样依赖于水资源而继续存在和发展。

无论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可以水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因为那将造成人类无法承受的恶果,并最终导致一切人类文明化为乌有。

我们已经在水环境治理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说已经完成的治理工作在遏制水环境恶化方面起到了可喜的积极作用,那么今后的工作将更加艰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

关键词:水污染;危害;防治一、前言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排放的各种外源性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原先就有的和没有的),进入水体后,超出了水体本身自净作用(就是江河湖海可以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方法来消除外源性物质)所能承受的范围,就算是水污染了。

二、中国的水污染状况目前,全世界都为洁净水危机的面临而烦恼,尽管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世界居第六位,但仍然属于严重的缺水国之一。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2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成,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尽管如此,中国的江河湖泊却是工厂倾倒有毒废水的下水道,造成水污染事件不断在中国发生。

2009年,中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536.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0.2亿吨,占排放总量的44.7%。

废水排放居于前四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化工、电力和纺织。

这四个行业排放的废水占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53.9%。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高居不下,导致水污染相当严重。

2009年国家环境监测网实际监测的74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有28%的断面为最劣等水质。

2008年,全国一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

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200多亿元,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

水污染不仅造成了数额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是直接危害到了百姓的饮水安全。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2009年对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月均监测取水总量为15.9 亿吨,其中不达标水量4.4亿吨,占总量的27.7%。

农村的状况就更为严重,我国首次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结果显示,44.36%的农村饮用水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

全国仍有三亿多农村人口饮水不达标,其中因水污染造成九千多万人饮用水不安全。

三,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3.1工业污染源工业废水是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积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据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资料显示:这一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共539亿吨(不包括火直电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409亿吨,占69%。

实际上,排污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因为许多乡镇企业工业污水排放量难以统计。

3.2农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

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中国目前没开展农业方面的监测,据有关资料显示,在1亿公顷耕地和220万公顷草原上,每年使用农药110.49万吨。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表土流失量约50亿吨,致使大量农药、化肥随表土流入江、河、湖、库,随之流失的氮、磷、钾营养元素,使2/3的湖泊受到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污染的危害,造成藻类以及其他生物异常繁殖,引起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的变化,从而致使水质恶化。

3.3生活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主要是城市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和污水、垃圾、粪便等,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生活污水中含氮、磷、硫多,致病细菌多。

据调查,1998年中国生活污水排放量184亿吨。

中国每年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水域,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致使许多河段鱼虾绝迹,符合国家一级和二级水质标准的河流仅占32.2%。

污染正由浅层向深层发展,地下水和近海域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们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水正在不知不觉地减少。

四、水污染的危害4.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污染物进入人体,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

砷、铬、铵类、b苯并(a)芘等,还可诱发癌症。

被寄生虫、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会引起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重金属污染的水,对人的健康均有危害。

被镉污染的水、食物,人饮食后,会造成肾、骨骼病变,摄入硫酸镉20毫克,就会造成死亡。

铅造成的中毒,引起贫血,神经错乱。

六价镉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肤溃疡,还有致癌作用。

饮用含砷的水,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砷使许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造成机体代谢障碍,皮肤角质化,引发皮肤癌。

有机磷农药会造成神经中毒,有机氯农药会在脂肪中蓄积,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免疫功能、生殖机能均造成危害。

稠环芳烃多数具有致癌作用。

氰化物也是剧毒物质,进入血液后,与细胞的色素氧化酶结合,使呼吸中断,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

我们知道,世界上80%的疾病与水有关。

伤寒、霍乱、胃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类是人类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洁引起。

4.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水质污染后,工业用水必须投入更多的处理费用,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食品工业用水要求更为严格,水质不合格,会使生产停顿。

这也是工业企业效益不高,质量不好的因素。

农业使用污水,使作物减产,品质降低,甚至使人畜受害,大片农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质量。

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鸟和海洋生物死亡。

4.3对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危害水体受到污染后,不能继续维持良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导致敏感物种消失,耐污种类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下降,群落结构改变或破坏,致使群落功能失调,环境质量恶化。

耗氧有机体进入水体中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溶解氧不足,一般的水生生物不能生存,少数的耐污种类如水蚯蚓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数量得到大量的发展,水域景观遭到破坏。

污染严重时,溶解氧将会下降到零点。

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厌氧微生物分解活动旺盛,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使水体发臭,失去利用价值。

氮、磷是水生植物和藻类必须的营养物质。

氮浓度过高,可引起湖泊、水库发生富营养化。

敏感藻类不能生存,蓝、绿藻大量发展,形成“水华”。

大量藻类死亡腐败,厌氧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

安徽巢湖铜绿微囊藻水华曾达到1cm厚,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

2008年的太湖蓝藻事件,使水厂停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五、水污染的治理措施5.1工业污染工业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构成部分,控制工业污染对于水污染的防治具有关键作用。

工业废水为水域的重要污染源,具有量大、面广、成分复杂、毒性大、不易净化、难处理等特点。

工业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镉、铅等重金属和砷的化合物以及氰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

除此之外,工业污染还有热污染。

针对工业污染,加强管理,后期水处理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法律对工业污水排放的监督,对不严格处理污水的企业应严肃处理。

第二,加强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建立足够的污水处理厂,并尽量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污水处理成本高是污水不合格排放的主要原因)。

第三,工业处理后的污水可以用作他用,只要指标合格,可用作城市道路清洁、建筑清理工作,这对于节约水资源至关重要。

5.2农业污染农业污染源包括牲畜粪便、农药、化肥等。

农药污水中,一是有机质、植物营养物及病原微生物含量高,二是农药、化肥含量高。

农业污染跟农业生产的关系至关重要。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水资源的巨大浪费,这是因为我国对于农作物的浇灌大多采取灌溉的方式,水的利用率极低,同时我国农民使用化肥的量很大,同样存在很大的浪费,这种农业生产方式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入水体。

主要造成了水的富营养化,而水富营养化在淡水中会造成水华,在海水中会造成赤潮,危害水体生态平衡、妨碍经济发展。

应对农业污染,主要是改进农业生产方式,采取喷灌、滴灌的方式节约用水,派遣技术人员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

5.3生活污染污水是来自家庭、机关、商业和城市公用设施及城市径流的污水。

生活污水的成分99%为水,固体杂质不到1%,大多为无毒物质,其中无机盐有氰化物、硫酸盐、磷酸盐、铵盐、亚硝酸盐、硝酸盐和一些重碳酸墁等;有机物质有纤维素、淀粉、糖类、脂肪、蛋白质和尿素等,另外还有各种洗涤剂和微量金属,后者如锌、铜、铬、锰、镍和铅等;生活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的杂菌,主要为大肠菌群。

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较高,主要来源于商业污水、城市地面径流和粪便、洗涤剂等。

生活污水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污染源。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生活污水的排放空前增长。

可以看出,生活污水的成分复杂,主要造成的危害还是水体富营养化以及有机物污染物造成的水体缺氧等情况。

生活污水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生活上我们能做什么?节约用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例如在刷牙时,请关闭水龙头;做到一水多用,洗完衣服的水可以继续冲马桶,淘米的水可以继续浇花。

选择环保的清洗剂,如使用无磷洗衣粉。

六、结语作为当代大学生,了解到如此严峻的水体污染状况,颇有危机感和责任感。

我深深地体会到,要解决现有的水污染问题,不仅要有各级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基本建设投入,还必须依靠科技的支撑,建立科学的工作平台,提升自身的能力,通过重大科技攻关与科技创新,攻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

从现在起,从我做起,宣传水污染的危害,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参考文献:1、《水污染控制工程》王宝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2、《我国水体污染现状分析与保护》王建华江东陈传友马明著3、《环城污染与生态恢复》黄铭洪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4、《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污染防治对策》张忠祥,钱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