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要点

旅游美学期末复习要点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专著“美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1858年出版的《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美学是研究自然和艺术中美的科学,是研究美,美感和艺术的一般规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
西方美学根据研究对象与方法分类: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价值论美学。

美的本质论:客观论、主观论、关系论、实践论。

实践论内容:1、美与人的本质力量;2、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3、美感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自我观照
审美观照:对于客体对象通过感知、想象、情感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活动而达到领悟和理解的感受方式。

旅游活动是一种直接审美感知活动。

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一门研究旅游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学科,是应用性美学。

旅游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旅游的审美对象、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工作者的审美关系。

旅游美学现实意义:旅游美学为旅游经济服务,又是旅游经济的先导;旅游美学开发美、创造美的作用;旅游美学的审美教育功能
旅游审美对象的一般形态有: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

中国古代传统审美思想:1、儒家“中和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儒家“中庸”之道;2、道家“自然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老庄“道法自然;3、禅宗“空灵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佛教“般若性空”;4、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总体精神:“天人合一”
旅游审美需求:是指促使人们从事旅游审美活动的一种内驱力。

旅游审美动机:泛指决定旅游审美行为的审美趋向,或指旅游审美需求过渡到旅游审美行为的心理中介。

审美动机多重性表现:自然审美型、艺术审美型、社会审美型、饮食审美型。

审美意识构成要素: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知觉、审美情感
审美意识基本特征: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

审美感受的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风景美形态:自然美与人工美。

风景美的特征有:形象之美、色彩之美、动态之美、朦胧之美
举例概括中国风景形态美特征:典型的自然景观形态美概括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

如: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漓江之秀美,黄山之奇,大漠之苍凉。

水的四季特征:春绿、夏碧、秋青、东黑
怎样观赏风景:通过方法、角度、时间、距离。

观赏的方法:动态观赏,静态观赏
“马上看壮士,月下看美人”是通过距离观赏。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是通过时间观赏。

中西方园林特色差异:
西方——风格是以法国古典主义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整齐一律,均衡对称,强调人工美,几何美;
中国——表现为不对称,以曲线为引导线,艺术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强调自然美。

中国园林的特点——“五要”、“五避”
○1在有限的空间里,要再现自然山水的美,寓意曲折含畜引人探求和回味;避免全盘托出,一览无余;
○2园内景物的三维空间安排,要有错落和渗透层次,避免二维布局;
○3造山挖池,避免中轴对称,处处体现自然,要“宛自天开”、“巧夺天工”,虽有人作,却宛若天成的意境,避免牵强附会,矫揉造作;
○4与周围环境有机地结合,避免画蛇添足;
○5景物的组织,要统一,有连续性,避免杂乱无章,断径绝路。

中国南北方造园风格:
北方——皇家园林:
○1多处自然风景,建筑取外向○2布局严肃呆板○3空间安排界线分明,封闭○4色彩处理上富丽,金碧辉煌○5粗壮朴拙建筑○6山石凝重浑厚
南方——私家园林
○1多处市井,建筑取内向○2布局曲折而富有变化○3空间安排错落有致,渗透○4色彩处理上淡,青白○5轻巧纤细,玲珑○6山石虚空灵
中国园林分类: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皇家园林:避暑山庄、颐和园、圆明园、罗布林卡。

私家园林:苏州园林、沧浪亭。

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和苏州留园。

中国园林主要是由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

假山的审美特征:作假为真,瘦、透、漏、皱,丑。

桥的作用:园林中的桥除了实用以外,更主要的是为了连接风景点、点缀风景,增加园林的情趣和意境美。

常用3种形式:平直桥、曲桥、拱桥。

借景类型: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1921在河南仰韶村发现的彩色陶器上的纹样和装饰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绘画艺术,被称“仰韶文化”,距今约6000多年。

战国时期的楚帛画代表:湖南省长沙出土的《美女龙凤图》、《人物御龙图》帛画。

顾恺之:东晋画家《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阎立本:唐代画家《步辇图》、《古帝王图》。

李公麟:宋代画家,《五马图》
唐寅:明代画家
张择端,北宋画家《清明上河图》。

吴门四家:唐寅、沈周、文征明、仇英
中国的山水画发端于魏晋南北朝,继隋代之后,更为蓬勃发展,两大主要流派:李昭道父子代表青绿山水;王维代表的水墨山水。

北宋米芾、米有仁父子的“米家山水”《潇湘奇观图》,书法。

宋徽宗赵佶,写生为追求笔致精细温婉,形象俊俏生动,于华丽富贵的画面中流露出文人特有的含蓄。

“新安画派”:则是以明末清初“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的出现为标志。

遗民画家,深怀苍凉孤傲之情,主张师法自然,寄情山水,绘画风格趋于枯淡、幽冷,体现出超尘拔俗和凛若冰霜的气质。

清代扬州八怪:作画时不守墨矩,离经叛道,奇奇怪怪,再加上大都个性很强,孤傲清高,行为狂放,金农、黄慎、郑燮、李鳝、李方膺、汪士慎、高翔和罗聘。

中国画的种类按表现对象和创作题材分: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界画。

中国画按表现手法分:工笔画、写意画
中国画从创作思想和审美情趣分类:文人画、院体画、民间画。

民间画: 在中国画中指除专业画家、文人画家等之外的专以绘画为生存手段而迎合一般市井习俗而从事绘画的街头艺人所作的种种画作。

意境:中国艺术理论中,通常把作者思想情感的表现叫“意”,把画面形象叫“境”,二者有机结合便形成“意境”
格调:用笔、用黑、设色、构图这些形式的技法的高低形成格调。

我国书法的形式: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

我国现存古代碑林有:杭州西湖岳庙、西安碑林、曲府孔庙、镇江焦山、泰山岱庙等
隶书:程邈创造,繁荣期从东汉开始
魏楷:钟繇为正书之祖。

兰亭序和祭侄稿艺术比较:
《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收敛而不失于拘束,脱易而不失于规矩,温柔而不伤于软缓,躁勇而不过于剽迫,狐疑而不溺于滞涩,迟重而不使之蹇钝,轻琐而不染于俗吏。

笔法上,集篆、隶、章草之法,中锋起转提按,以意为之,线条如行云流水;结体上极尽变化,全文有二十余个‘之’字,无一相同;章法布局上,以纵行为主,字形大小参差相间,错落有致,笔画映带,或左或右,富有韵律。

《祭侄稿》天下第二行书
艺术崇高来源,一是思想,二是情感。

忠义气节——封建社会庄严伟大的思想;哀极悲极——人世间强烈而激动的情感。

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激情之下,不计工拙,字忽大忽小,时滞时疾,似神情恍惚,无拘无束,个性鲜明,形式之独具,前所未有,成为书法言志、述心、表情的绝构。

天下第二行书。

欧阳询:书法史上第一位大楷书家。

他在右军楷书的基础上再变其体,笔力险劲,结体严谨庄重,间架坚实平衡,险中求稳,舒敛有度。

四大书体:颜欧赵柳。

颜真卿: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并称四绝。

反映了唐代高品位美学——壮美的社会风格。

徽宗的瘦金体:在瘦硬中寓腴润之致,挺劲犀利,秀丽飘逸
元代盟主赵孟頫创立楷书“赵体”
饭店室内装饰陈设原则: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重点与简洁相结合;合理选择装饰标准,反对滥用艺术手段,注意经济效益、方便管理;发扬民族特色,注意地方色彩与时代感;古为中用,洋为中用。

饭店建筑造形与装修美学要求:真、善、美的统一;实用与审美的一致;保护环境视觉形象;人工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创造“有意味的形式”;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