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主报告

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主报告

煤矿煤矸石绿色再应用
河南省耿村煤矿是我国现代化超大型矿井之一。

近年来,先后获得煤炭行业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煤炭行业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现在提出了“事事争第一,项项争先锋”的口号。

不断创新大胆探索与实践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群,建成了全国煤炭行业中完整、效果明显的循环经济园区,实现了绿色管理,为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瓦斯被用来发电,煤矸石变成节能砖,矿井水被综合利用,这些长期弃置的废物、有害物现今都有了大用场,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一、创新点
1、煤矸石开发利用。

煤矸石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是煤矿生产和选煤厂洗选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经过日晒风化后产生大量飘尘和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构成直接威胁。

同时,煤矸石占用土地,经过雨水冲刷后,直接渗到地下,造成地下水质污染。

耿村煤矿筹资1920万元建成了一座煤矸石砖厂,年减少排矸15万吨,节约耕地33亩,减少排污费76.8万元,节约标煤12600吨,年生产煤矸石烧结砖6000万块,创利310万元。

安排就业人员135人,不仅缓解了企业的就业压力,而且减少了污染,节约了能源,真正实现了“制砖不用土,烧砖不用煤”的目标,同时利用煤矸石厂2条隧道窑内的1150度的高温余热,在隧道上方安装了冷却吸热设施,将其产生的热水供职工澡塘使用热水,仅此一项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年创效益48.5万元。

2、建成一座瓦斯发电站。

煤矿瓦斯排放大气层便产生温室效应,对大气层的影响非常大。

耿村矿与山东胜动集团联合,年发电1080万度,销售收入560万元,所发电量全部并入矿区中央变电所6kv高压电网,不仅解决了职工生活用
电不足的问题,而且每年将15%浓度的2500万立方米的瓦斯科学利用,变成财富,既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大幅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每年减少向大气层排放有害气体380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为提高科技含量的附加值,做大、做活、做强产业链,利用瓦斯发电站余热,通过针式锅炉向职工公寓及家属区直接供暖,全矿单身职工6幢公寓楼全部由瓦斯发电站余热供暖,供暖面积3万平方米,发电和余热供暖年创产值700余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减少原煤4000吨,节约近200余万元。

再次,夏季瓦斯发电站余热,通过溴化锂制冷机向职工公寓及家属区供应冷气,成为河南省首家瓦斯综合利用----热、电、冷三联供企业。

3、井下生产废水排放污染周边生活环境。

这些废水污水直接间接地流入河流,造成周边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矿区生活、生产污水净化治理站。

采用A/O生物接触氧化法,来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

其中生活污水治理站日处理能力1200吨,改变了过去直接排放造成污染的状况。

生产用水是将井下自然水抽到地面调节池,而后进入矿井水处理站,经过物理法处理后,最后将处理后的清水再送到井下和生活区澡塘等,这样将废水循环使用,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污染源,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彻底改变了过去污水排放危害农民利益的不良状况,又使工农关系进一步和谐。

近年来,矿区从未出现污水危机周边农民田地和道路被毁的现象,保护了生态环境,受到当地政府的好评,连续多年被授予市和省文明单位称号。

二、效果
自2007至2012年5年以来,直接效益:转变开采方式,推进精细绿色采煤。

1、煤矸石变成节能砖,节约耕地33亩,减少排污费76.8万元,节约标煤12600吨,年生产煤矸石烧结砖6000万块,减少矸石排放15万吨,创利310万元。

利用煤矸石厂2条隧道窑内的1000多度的高温余热,供职工澡塘使用热水,年创
效益48.5万元。

2、建成了效果明显的循环经济园区,瓦斯被用来发电,年发电1080万度,销售收入560万元,瓦斯发电站余热供暖,供暖面积3万平方米,发电和余热供暖年创产值700余万元,仅此一项,每年减少原煤4000吨,节约近200余万元。

夏季瓦斯发电站余热,通过制冷机向职工公寓供应冷气。

仅以上二项年创直接收益1857万元。

2012年耿村矿循环经济园区产值达8100成元元,预计实现利润2400万元。

社会效益:长期弃置的废物、有害物现今变废为宝,极大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环境治理也步入正轨。

同时,建成了全国煤炭行业中完整、效果明显的循环经济园区,为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循环经济理念下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