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教材知识点整理
26、荷塘月色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
毛泽东称赞他“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代表作品有:长诗《毁灭》,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散文名篇有:《荷塘月色》《背影》《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文体:抒情散文。
1、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2、抒情手法是诗文鉴赏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四种。
抒情手法
三、文学常识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合称六朝。
2、《西洲曲》:南朝乐府民歌,最早著录于徐陵的《玉台新咏》。
四、主要内容
作者以形象的比喻、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荷塘的幽静、素雅和月色的朦胧、柔美,创造了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在情景交融的描写中,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寓了作者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保持正直人格的情怀。
五、背诵课文四、五自然段
六、基础知识
1、注音
弥.望( mí)煤屑.( xiè)幽僻.( pì)蓊.蓊郁.郁( wěng yù)
点缀.(zhuì)袅娜
..(niǎo nuó)霎.时(shà)含情脉.脉(mò)
峭楞.楞( léng )倩.影( qiàn)梵婀
..玲( fàn ē)船棹.( zhào)
敛裾.( jū)
2、形近字
(1)①袅.娜(niǎo )②枭.雄( xiāo )③凫.水(fú)
(2)①姿.态②瓷.器③恣.意妄为
(3)①倩.影( qiàn)②靓.丽( liàng)
四、相关修辞
1、比喻:
(1)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排比: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3、拟人: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4、通感: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奏着的名曲。
五、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的一种写作手法。
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一切景语皆情语”。
27、台湾蝴蝶甲天下
一、作者:丛培香
二、文体:说明文
(1)含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2)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用、画图标等
(3)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程序顺序
三、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介绍台湾蝴蝶的说明文。
课文抓住了台湾蝴蝶数量大、种类多、形态奇的特点,用举例子、列数字、摹状貌等说明方法,主要介绍了蝴蝶的种类、生活习性、活动区域、生理机能和工艺价值等情况,向读者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台湾蝴蝶。
四、基础知识
1、字音
迁徙(xǐ)翩翩起舞(piān)袅绕(niǎo)流水潺潺(chán)
同胞(bāo)情不自禁(jīn)绿草如茵(yīn)
3、形近字
(1)(dié)①蝴蝶②间谍③碟子④影碟⑤谱牒
(2)①绿草如茵②绿树成荫
4、多音字
参:①(cān)参天大树②(shēn)人参
③(cēn)参差(cī)不齐
28、石钟山记
一、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词派开创者。
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诗歌上,与黄庭坚
并称“苏黄”;词上,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文章上,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书画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二、基础知识
1、形近字
()老强()()罪立功(cāng)(hàn)(dài)
()桑()卫()领
葱茏.()陪.伴()花瓣.()掰.手腕()
笼.罩()事半功倍.()分辨.()
校徽.()赔.偿()辩.论()
微.笑()辫.子()
2、注音
给.予()藤.萝()萧.瑟()葳蕤
..()()
气氛.()安谧.()喧嚣
..()()弥.漫()
时髦.()摇曳.()巍.峨()馥.郁()偌.大()
3、成语积累
自以为()()得其所稍纵( )逝纷至()来
()()有礼与日()增世外桃()()然无存
4、多音字
(shā)刹车
刹
(chà)古刹一刹那
5、近义词辨析
(1)[暴发爆发]
典型错例:
前不久在印度洋上爆发的大规模海啸,给东南亚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分析:此句中“爆发”应为“暴发”。
为什么呢?
“暴发”有两个意义:
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
例如:暴发户。
②指洪水、疾病等突然发作。
例如:山洪暴发,暴发海啸等。
“爆发”也有两个意义:
①特指火山爆发。
②(力量、运动、情绪等)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例如:爆发战争。
由于这两个词语容易相混,很容易写错,同学们有必要仔细辨别。
(2)[熟识熟悉熟习]
①熟识:对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
如:
俞淑秀和郑瑾、道静熟识起来了,情绪也稍微好了一点。
②熟悉:清楚地知道。
如:
他对这条路很熟悉,果然不久汽车就在官亭停住了。
③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如:
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
◆辨析:“熟识”着重于对人或事物各种情况的认识,比较透彻。
“熟悉”着重对人、事物、地方,不是一知半解,不是生疏的。
“熟习”着重于对技术或学问很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
“熟识、熟悉”运用范围比“熟习”广,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用于对事物各种情况的了解。
“熟习”常用于学术、技术等方面。
(3)[年轻年青]
“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强调年龄正是青年时代。
如:①年青一代。
②你正年青,应专心学习。
它只适用于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而不能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
它一般不用于比喻。
“年轻”指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
如:①年轻人。
②年轻力壮。
但它所指的年龄不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可用于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也可以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
如《周总理的睡衣》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双手捧着周总理的睡衣……”《渡船》中“年轻的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
它可以用于比喻,如:年轻的风儿吹拂着春天的原野,四处都飘洒着醉人的芳香。
三、相关修辞
1、如果说青春是一条河,那么,这条河流淌过的树木芬芳、草丛湿润的两岸,应该大部分属于校园。
(比喻)
2、到处是年轻学生青春洋溢的脸,到处是南方特有的高大葳蕤的树,到处是亚热带的其以芬芳的花。
(排比)
3、看着那么多年轻的学生,或捧着书在读,或拿着饭盒急匆匆地在走,或抱着球风一样在跑,身影消失在操场上、饭厅里和绿荫蒙蒙的树丛里、晨雾里,让我很羡慕他们。
(排比)
4.我当时真的这样想,还有什么地方能比得上校园更美好,更让人感动呢?(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