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昏迷的鉴别诊断及处理

昏迷的鉴别诊断及处理

双眼同向偏斜
可能损害
脑桥卒中
额中回后部或脑桥旁 中线网状结构
单纯一眼球内收障碍, 脑桥上部内侧纵束损 瞳孔和垂直性眼球运 害 动正常 丘脑出血 缺氧性脑病、酚噻嗪 类中毒
双眼紧张性向下凝视 伴眼球会聚 双眼持续性向上凝视
专科体格检查-眼底
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早期无 明显视力障碍 眼底出血、视乳头水肿、急剧视 力障碍 视力正常,眼底正常 视乳头苍白 视网膜渗出或出血 视网膜前边界整齐的大片状出血 外伤、脑出血、颅内占位致颅内 压增高 视神经乳头炎 球后视神经炎 原发或继发视神经萎缩 糖尿病、尿毒症、高血压动脉硬 化 蛛网膜下腔出血
抽泣样呼吸(共济失调呼吸) 延髓呼吸中枢(延髓背内侧)
Ondine咒语(睡眠时无自主 呼吸)
延髓被盖部、高颈髓
体格检查-血压脉搏
• 血压: – 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或高血压脑病;高血压:高血 压脑病、脑出血、颅内压增高等 – 低血压:各种休克,如失血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 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化学药物、毒物 所致机体中毒,延髓损伤等 • 脉搏: – 快:休克、高热、低血糖等;感染、低血容量、甲 亢、贫血、心脏病(预激综合征、室上速、室速)、 毒物或药物(可卡因、阿托品) – 慢:颅内高压、心脏病(传导阻滞、病窦等)、药 物中毒或副作用(立其丁、心得安) – 不规则:心房纤颤,附壁血栓脱落
专科体格检查-瞳孔
损伤部位
双侧间脑损害(代谢性昏迷)
瞳孔变化
缩小,对光反射正常--间脑 瞳孔
单侧丘脑损害 中脑顶盖或顶盖前区损害
同侧瞳孔缩小,同侧身体无汗 瞳孔中等大小或稍散大,对光 反射消失,自发性虹膜震颤
中脑被盖损害(累及动眼神经) 瞳孔中等大小,不规则收缩, 向一侧移位或呈梨形,对光反 射消失,睫脊反射消失 脑桥损害(交感神经下行通路 受累) 针尖样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谢谢
体格检查-皮肤黏膜
– 灼热、干燥:热射病、感染性疾病 – 皮肤湿润:低血糖、吗啡类中毒、有机磷 中毒、低血压 – 苍白:尿毒症 – 出血点: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头皮外伤:脑外伤昏迷、耳后皮下淤斑、 熊猫眼-颅底骨折 – 发绀:亚硝酸盐中毒、肺性脑病; – 口唇呈樱桃红色:CO中毒。
体格检查-体温
注意躯干和肢体的姿势,有无肢体自发运动、不 自主运动、有无去脑强直和去皮层强直 – 可通过压眶、压胸骨和压挤指甲等疼痛刺激观 察肢体活动的速度和幅度。 – 上肢坠落试验 – 下肢坠落试验 – Kennedy征——瘫痪侧下肢外旋、足外展位 – 足外旋试验——将双足扶直并拢,突然松手后, 瘫痪侧足立即外旋倾倒
昏迷的鉴别诊断和处理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旭
昏迷(Coma)
• 昏迷是对外界刺激无意识反应,随意运动消失, 生理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是急诊 科常见的急症。 • 按意识障碍程度: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 迷 • 量化评估: GCS 或 GCSP (格拉斯哥 - 匹斯堡 瞳 孔反射 脑干反射 抽搐 自主呼吸)
脑干反射
皮质-皮 质下
睫脊反射 额眼轮匝 肌反射 垂直性前 庭眼反射 瞳孔对光 反射 角结膜反 射 下颌反射 + + + + + +
间脑
- + + + + +
间脑-中 脑
- - - + + +
中脑
- - - - + +
脑桥上部
- - - - - -
脑桥下部
- - - - - -
延髓
- - - - - -
水平性前 庭 眼反射
眼心反射 掌颏反射







+ +
+ -
+ -
+ -
+ -
+ -
- -
角膜下颌 反射







专科体格检查-感觉


强疼痛刺激诱发肢体防御反应,注意比较双 侧肢体对刺激的反应程度 刺激无反应:偏身感觉障碍 刺激无反应但有痛苦表情:偏瘫而感觉存在
专科体格检查-肢体运动
专科体格检查-反射
• 病理反射: – 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 Kernig,Brudzinski 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和脑出血; – 颈强伴颈痛:枕骨大孔疝早期表现。

专科体格检查-实验室常规
• 脑脊液 – 血性:SAH、脑出血破入脑室; – 混浊、WBC和蛋白升高:化脑; – WBC增加,淋巴细胞增加:结脑。 • 血生化检查 – BUN、Cr增加:尿毒症; – 血糖增加:糖尿病; – 血糖低:低血糖; – 血氨增加:肝昏迷。
外周性呼吸
• 减慢:代谢性或中毒性疾病在在:CO2麻醉、中 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过量
• 增快: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高热、 败血症、肺栓塞、中毒(甲醇、乙二醇、副醛、 水杨酸盐类)等
中枢性呼吸
• Cheyne-Stokes--双侧半球、间脑病变或双侧 前脑至上部桥脑之间的下降通路受损。单侧占位 出现可能是脑疝的早期征象。 • 快速呼吸--40-70次/分,导水管或第四脑室 腹侧脑桥中央顶盖区受损。 • 长吸气呼吸--脑桥背外侧下半部病变。 • 丛集性呼吸--延髓高位病变。
昏迷患者应用肛表测体温 • 昏迷伴发热:各种颅内外感染、脑出血、热射病 • 中枢性高热-蛛网膜下腔出血、下丘脑病变 • 寒战而不出汗-脑干病变 • 单侧性寒战而无汗-深部脑出血 • 药物中毒:发热无汗-阿托品中毒 • 昏迷伴低温:休克、低血糖、中毒、甲状腺机能减退、 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 Werniche脑病 • 药物:巴比妥类 • 下丘脑后部病变-不出现寒战、血管收缩反而出汗
脑桥、延髓外侧和颈髓腹外侧 损害
动眼神经损害
一侧Horner征
单侧或双侧卵圆形,对光反射 迟钝或消失
专科体格检查-眼姿和眼动
眼姿/眼动
短周期交替性凝视 (乒乓凝视) 反复分离性偏斜
特点
可能损害
眼球向一侧水平凝视,脑干正常的双侧大脑 而后返回再凝视另一 损害、后颅凹出血、 侧,周期2.5-8秒 基底节梗死、脑积水 双眼处于中间位或轻 代谢性脑病,如肝性 微分离,缓慢向两侧 脑病 偏斜,持续一段时间 后再快速回复到初始 位置
单侧眼球震颤性抖跳
双侧眼球浮动ຫໍສະໝຸດ 水平、垂直或旋转脑桥中、下部病变
双侧眼球间歇性、快 脑桥、后颅凹、弥漫 速向下运动,再缓慢 性脑炎、CJD、中毒 回复到中间位 代谢性脑病 一侧浮动,对侧眼内 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旋或无运动
单侧眼球浮动
眼姿/眼动
垂直性眼肌阵挛
同向凝视 非同向偏斜
特点
钟摆式、孤立性眼球 垂直运动
神经系统检查
昏迷病人的神经系统检查应重点注意 眼部症状体征(瞳孔、眼球活动、眼底) 脑干反射 肢体活动
专科体格检查-眼部症状体征
• 眼球位置活动或位置异常可提示脑损害平面 -两眼向下凝视:丘脑或丘脑底部病变 -两眼球向偏瘫对侧凝视:大脑半球 -明显的分离性斜视:中脑病变或动眼神经麻痹 • 眼 球 震 颤 : -水平震颤:前庭器官、前庭神经核、脑干、小脑 病变 -垂直震颤:脑干病变
几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 去皮层强直:弥漫性大脑皮层损害。表现为上 肢屈曲于胸前,下肢伸直。 • 去脑强直:中脑损害致大脑与脑干联系诊断。 表现为头后仰,躯干过伸,上肢伸直、旋前, 下肢强直、内收,足跖屈,疼痛刺激可引起角 弓反张。 • 无动性缄默症:又称睁眼昏迷。为脑干上部或 丘脑的网状激活系统有损害所致。 • 闭锁综合征:又称去传出状态。是桥脑基底部 受损所致。
专科体格检查-影像学
• CT、MRI
处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作出相应的诊断,并进行初步处理: – 中枢性昏迷:脱水、低温、镇静、止痉 –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降低血糖、补液 – 低血糖昏迷:补充糖 – 肺脑:吸氧、改善通气、抗感染 – 电解质紊乱:予以纠正 – 催醒:纳洛酮,神经营养剂(醒脑静)等 – CO中毒 :高压氧+丁苯肽
专科体格检查-瞳孔
瞳孔改变
双侧缩小
可能疾患
脑桥出血、吗啡类、巴比 妥类、胆碱脂酶抑制剂、 苯二氮唑类中毒
濒死状态、乙醇、乙醚、 氯仿、苯、氰化物、奎宁、 CO、CO2、肉毒等中毒、 癫痫发作、尿毒症等 脑疝早期、眼交感神经麻 痹(Horner征)
双侧散大
一侧缩小
一侧散大
颞叶钩回疝、动眼神经麻 痹、强直性瞳孔
病史是昏迷的诊断和鉴别的基础
收集病史 • 年龄、性别; • 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炎等; • 昏迷环境、季节 • 昏迷起病缓急: – 突发:脑血管疾病、外伤、中毒、电击伤; – 急性:脑炎、脑膜炎、肝性脑病、尿毒症性 脑病 – 慢性:颅内肿瘤、慢性硬膜外血肿; – 阵发性:肝性脑病
• 伴随症状: – 头疼、呕吐:脑血管病 –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发热:感染性疾病 – 多饮、多尿:糖尿病 – 扑翼样震颤:肝性脑病 • 是否有外伤; • 是否有癫痫病史
昏迷病因:颅内疾病
• 颅内感染性疾病 • 脑血管病: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蛛网膜 下腔出血、脑动脉瘤破裂; • 颅内占位性疾病 • 闭合性颅脑外伤:脑震荡、脑挫裂伤、 颅内血肿 •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 • 癫痫
昏迷病因:全身性疾病
• 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
•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甲亢危象、垂体危象、低血 糖、肝性脑病、肺性脑病、尿毒症性脑病等 •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稀释性低钠血症、低氯血 症性碱中毒、高氯血症性酸中毒。 • 中毒性疾病:CO、有机磷、乙醇、药物等 • 物理因素所致疾病:中暑、电击伤、高原病等
• 共济失调性呼吸--延髓病变。常为临终前的呼 吸模式。
呼吸异常
过度换气 潮式呼吸 机械样规律呼吸 延续性呼吸(吸气期延长, 继呼吸停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