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阶段各年级德育目标

小学阶段各年级德育目标

小学不同年级德育工作目标一、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目标:教育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

二、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四、分年段德育工作实施要点:由于小学生处于德育工作的基础时期,而低、中、高年段的学生又各具特点,因而制订了不同的德育实施要点。

低年级段德育总目标:懂礼貌,尊敬老师、孝敬父母、长辈,团结同学;喜欢班集体,愿意为集体服务;热爱校园环境,讲究卫生,爱护公物;遵守学校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勤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一年级学生特点:学生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又不习惯;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习惯缺乏规性。

特别信任老师。

思维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等特点。

(二)实施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实施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稳定一年级学生入学情绪,从各方面帮助家长及学生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的要求与规定;2、适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劳动教育;3、重点进行上课、课间休息等行为习惯的培养;4、组建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老师、家长的沟通;5、落实常规检查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工作:1、通过观察、谈话、家访、查看学籍卡等方式全面了解新生情况;2、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进行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的教育;3、耐心指导学生坐、立、走等姿势,特别训练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读写姿势要正确,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4、教育学生尊敬老师,讲礼貌;5、进行有针对性的班级活动,逐渐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6、竞争选举班干部。

任课教师工作:配合班主任做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包括课堂常规、作业完成、学习用具摆放等的训练。

家庭和社会工作:成立家长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新入学教育工作,指导家长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第二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指导一年级老师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2、进行入队教育,上好队课,做好整体入队工作;(具体整体入队时间各学校可自行规定)3、进行常规工作的落实、检查与反馈,组织听课活动,促进班级常规工作质量的提高;4、组织好一年级作业检查工作,对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巩固学生已养成的好习惯;5、定期召开年级会议,讨论、交流经验。

班主任工作:1、继续加强常规教育工作,逐渐提高要求;2、完成对全体学生的家访,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3、进行班干部轮流竞选制,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任课老师工作:1、严格且耐心地配合班主任工作,重点培养预习复习习惯、听讲习惯、完成作业习惯;2、及时与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多方面了解学生情况。

家庭和社会工作:请交警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二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容:1、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教育;2、开展热爱科学、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教育;3、开展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教育;4、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5、开展“关爱生命”、热爱劳动、爱护环境教育;6、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及法制、安全教育;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一)二年级学生特点:已经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愿意遵守校规校纪,但由于自控力不够稳定,行为规方面常常有反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喜欢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

(二)实施重点: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和热爱学校的教育。

(三)实施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

班主任工作:。

任课教师工作:挖掘教学容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规教育。

家庭和社会工作:家长学校开办讲座,征求建议,统一教育思想。

第二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任课教师工作:结合课堂教学,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发现培养学生的专长。

家庭和社会工作:假期组织学生成立护绿小队走进社区,参加环保活动。

中年级段德育总目标: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爱劳动;遵守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能自觉以《行为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环保意识,能积极参加劳动,勤俭节约、不攀比;懂得尊重老师,孝敬长辈,能和谐、融洽地与人相处;拥有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容:(一)三年级学生特点:处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形成期,情感表达不稳定,有一定的集体意识,行为控制力较弱,模仿性强,道德认识水平较低,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

(二)实施重点:以《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为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懂得关爱他人,强化常规教育。

(三)实施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1、通过组织教师节、国庆节活动,开展爱祖国、爱家乡,尊重他人、孝敬长辈教育;2、结合班级布置、卫生评比等活动,进行爱劳动勤俭节约教育;3、引导学生文明过年,进行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教育。

任课老师工作: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各类趣味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家庭和社会工作:组织家长委员会活动,形成年级家长委员交流网络,便于家校沟通,并开展知识竞赛型亲子活动。

第二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1、通过召开主题班队会和开设班主任课,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学会与人和谐相处;2、组织学生参加植绿护绿活动,培养环保意识:3、定期召开小干部会,对小干部进行培训;4、开展班级“巧巧手”竞赛活动,进行热爱劳动教育。

任课教师工作:联合组织“动手动脑才艺展示”活动,培养学生肯钻研、爱科学精神。

家庭和社会工作:学校联合社区开展“我爱社区”主题教育活动。

四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容: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1、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活动要体现生动性、趣味性,动手动脑,丰富情感体验的特点;2、通过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感受家乡变化、欣赏自然风光等活动,增强小学生爱国情感;3、开展名人名言和英雄人物事迹教育等活动,激励小学生树立远大人生志向;4、开展学习身边的榜样、遵守课堂纪律等活动,规小学生行为习惯;5、通过传唱新儿歌新童谣、做游戏等文体活动,提高小学生基本素质。

(一)四年级学生特点:正处于由儿童期向少年期的转变过程中,独立意识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课堂教学,兴趣爱好体现明显,愿意参加集体活动,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有较强烈的人际交往愿望。

(二)实施重点:加强年级、班级的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树立良好班风,正确的舆论,爱惜集体荣誉。

围绕“养成教育”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三)实施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设立少先队各类小岗位,引导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增强责任感;2、指导队员参加红领巾科社团活动,参与创建宣传阵地,增强少先队组织活力;3、结合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庆和纪念日,指导各中队开展中、小队活动及校外实践活动;4、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年级的常规管理制度。

班主任工作:1、开展榜样学习活动,确定班级目标。

进行刻苦学习的教育,做好学生从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起始工作;2、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个小岗位,积极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体验为他人服务的快乐;3、指导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任课教师工作:抓好课堂德育渗透,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家庭和社会工作:家长学校召开专题家长会,指导家长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方法,互相交流家教经验。

第二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加强常规教育的检查督促评比;2、组织“绿色文化节”、“快乐读书节”。

庆“六一”活动:3、继续开设队课,培养少先队员的参与能力;4、制定暑期活动计划。

班主任工作:1、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和《守则》为指导,通过班队会、班主任课抓实常规教育;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艺术节”“快乐读书节”、庆“六一”等活动;3、认真做好学年收尾的各项工作,召开好家长会,为做一名合格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做准备;4、安排好学生的假期活动及进行重点家访工作。

任课教师工作:根据学科特点,组织作业、作品展活动,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进行教育。

家庭和社会工作: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做网络文明教育讲座。

高年级段德育总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品德;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能够帮助别人,愿意为集体服务;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基础。

五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容:三、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主要方法:五年级德育工作实施要点(一)五年级学生特点: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处在由幼稚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矛盾时期。

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自主性和自尊心进一步加强,渴望得到友谊。

仍然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

(二)实施重点:增强学生自觉进步的需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进行不怕苦教育。

学会公平竞争,以诚待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

树立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德意识。

(三)实施容:第一学期教导处、少先队工作:1、重点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巩固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2、开展公民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系列活动;3、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开展主题活动,指导各中队开展中、小队活动及校外实践活动,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