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监测不等于血流动力学治疗。各 种监测手段的实施和指标的获得并不能改善 预后,实施具有血流动力学内涵的目标导向 治疗策略是改善患者结局的关键。
21
血流动力学治疗
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和组织灌注,最终达到 逆转器官功能损害的目的。
提高氧输送是基本措施:呼吸系统、循环系 统、血红蛋白
早期及时快速的容量复苏是第一步 及时使用血管活性药 机械通气:提高氧输送,减少氧需量 输红细胞
不难看出,是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
2
流行病学
2002年10月,欧洲危重病医学会、国际严 重感染基金会、美国危重病医学会联合发布 巴塞罗那宣言,号召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 政府机关联合起来,通过普及相关知识、专 业教育、科学研究等项措施,针对全身性感 染制定具体诊断治疗计划,采取一致行动, 力争在5年的时间内将全身性感染的病死率 降低25%。
肝脏、凝血系统、肾脏 医院外、非ICU病房患者快速筛查: qSOFA:呼吸大于等于22次/分、意识改变、
收缩压小于等于100mmHg
9
10
休克
休克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核心内容上 却大致相同
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 器官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 病理生理过程。
血流动力学分类: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 克、分布性休克、梗阻性休克
感染灶的彻底引流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1小时内,广覆盖。每
延迟1小时上抗生素,死亡率攀升。 使用抗生素前,常规进行微生物培养,回顾
性研究表明鲜采样与改善患者预后有关。
18
19
20
血流动力学治疗
血流动力学治疗是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的治疗 手段。什么是血流动力学治疗?
以血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机体的实时 状态和反应,目标导向的定量治疗过程。
22
早期及时液体复苏
23
早期及时液体复苏
首选晶体液 平衡液或者生理盐水 当需要大量晶体液时,建议额外使用白蛋白 不建议使用羟乙基淀粉
24
其他治疗
糖皮质激素 营养支持 程序化血糖管理 预防应激性溃疡、静脉血栓等 镇痛镇静 RRT 制定治疗目标,尽早,72小时内。
25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13
分布性休克
血流分布异常为主要发病机制 早期容量复苏后感染性休克患者通常表现为
心输出量正常或增高 灌注压力不能维持,组织缺氧仍然存在 其他类型休克大都以心输症患者经过充分的液体复苏仍存在持续 的低血压,需要使用升压药维持平均动脉压 65mmHg以上,血乳酸2mmol/l以上
失控的宿主反应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继发的组织器官损伤,
连续性发展体,感染性休克时这个连续体的 重要组成部分,连续体的末端是MODS。 从对感染过程的认识和对感染性休克的定位, 可以看出一些基本概念的转变。
5
严重感染与感染性休克的早期认识
SIRS
Sepsis Severe Sepsis Septic Shock
11
休克
12
血流动力学基本指标
心输出量(泵功能):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 收缩力
灌注压力(血压):心输出量、血管张力 循环系统指标、器官功能及组织灌注和氧代
谢指标
压力、容积、流量 意识障碍、肾损伤(尿量)、急性胃肠道损
伤、皮肤花斑、乳酸、乳酸清除率、混合静 脉血氧饱和度、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6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6
感染性休克的特点
3、肺循环阻力增加:多表现为轻中度肺动 脉压力升高,左右心功能不匹配,通气/血 流比例失调,从循环和呼吸两方面影响氧输 送
4、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循环高流量状态, 与组织缺氧,如:乳酸,似乎有自我相驳之 处。其他因素:血流分布异常,动静脉短路 开放,线粒体功能不全等。
17
病因治疗
非特异性损伤引 起的临床反应, 满足 2条标准:
T > 38C or < 36C HR > 90 bpm
RR > 20 bpm WCC > 12,000/mm3
or < 4,000/mm3 or > 10%杆状核
SIRS及可疑或 全身性感染 明确的感染 染伴器官衰竭
顽固性低血压
SIRS =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6
脓毒症
脓毒症1.0:可疑或明确的感染+SIRS 脓毒症2.0:脓毒症1.0+器官功能障碍指标
至少2条/7条(敏感性、特异性低及复杂) 脓毒症3.0:针对感染的宿主反应的失调引
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感染 +SOFA评分大于等于2
7
8
脓毒症
住院患者尤其是ICU患者: SOFA: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3
流行病学
2004年国际上颁布了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 克的治疗指南
2008更新 2012再次更新 根据多个研究统计表明,至2010年,脓毒
症患者死亡率从38.8%下降至31%,在 38%的基础上下降率达到20.1%。 2016版
4
概念的进展
对感染性休克的认识应从感染开始,感染是 感染性休克的起始病因。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1
流行病学
感染性休克和严重感染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 合征,高发病率,且发病率进行性增长,平 均每年增加1.5%。
病死率高,感染性休克和严重感染40-70%, 全球每天死亡1400人,高于AMI、肺癌, 超过了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胰腺癌和 前列腺癌致死人数的总和。是ICU内患者的 首要死亡因素。
15
感染性休克的特点
1、体循环阻力下降:炎症介质引起病理性 动脉系统扩张,阻力血管扩张导致体循环阻 力下降,灌注压力不足以维持灌注
2、心输出量正常或增高:20世纪70年代后 期,临床重视早期容量复苏后就认识到。不 等于心脏功能不收到损害。1984年Parker 等人证实感染性休克早期EF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