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化橡胶的应用研究进展
环氧化改性是用强氧化物 、 过氧酸与橡胶中 在聚合物分 的不饱和 碳 碳 双 键 进 行 氧 化 反 应 , 子链中引 入 极 性 的 三 元 环 环 氧 基 结 构 , 使得分 子链间作 用 力 增 强 , 柔 性 下 降, 因 此 耐 油 性、 气 密性 、 黏合性 以及与其他极性高分子材料的 [4 - 5] 兼容性 都有所改善 。 例如 , 环氧化天然橡胶 ( ENR ) - 60 ( 环 氧 化 摩 尔 分 数 为 60% ) 的 耐 油 性与丁腈橡胶 ( NBR , 丙烯腈质量分数为 6% ) 相 ENR - 50 ( 环氧化 摩 尔 分 数 为 50% ) 的 气 密 当, 性接 近 丁 基 橡 胶 , 为 天 然 橡 胶 ( NR ) 的 2 [6 - 7] , 4倍 同时还能保持 NR 原有的强度与扯断 伸长率 。 ① 最早关于环氧化改性的报道始于 1922 年, 由 Rudolf 和 Burkard 等 使 用 过 氧 酸 与 NR 胶 乳 反
①
[18 ]
。
1
环氧化橡胶在轮胎中的应用 “绿色轮胎” 较传统轮胎在节能、 环保和安全
收稿日期: 2014 - 05 - 20 ; 修订日期: 2015 - 01 - 14 。 作者简介: 李斌( 1990 —) , 男, 山西晋中人, 硕士研究生。 主 4 - 聚异戊二烯改性方面的研究, 要从事反式 - 1 , 已发表论 文 1 篇。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51273100 ) ; 山东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ZR 2010 BM 031 ) ; 山东省杰出青年 基金资助项目( JQ 201213 ) 。 * 通讯联系人。
李 斌, 姚 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青岛科技大学 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42 )
摘要: 介绍了环氧化橡胶的耐油性 、 黏合性以及抗湿滑性等优异性能 , 综述了近年来环氧化橡胶在 轮胎、 热塑性硫化胶、 黏合剂、 增韧剂、 增容剂、 自硫化橡胶及改性白炭黑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 关键词: 环氧化橡胶; 黏合性; 增容; 耐油性; 抗湿滑性; 综述 中图分类号: TQ 333.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1255 ( 2015 ) 03 - 0238 - 06
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它是 1992 年由 Michelin 公 司最先提出, 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环 氧化橡胶物理机械性能优良, 其突出特点是具有
第3 期
李
斌等 . 环氧化橡胶的应用研究进展
· 239·
不足的是在轮胎中引入环氧化橡胶, 随着环 氧度的提高, 弹性有所下降, 与基体橡胶间极性差 容易导致相分离, 造成物理机械性能下 异增大, 降, 因此需要根据轮胎的具体使用要求 , 选取合适 环氧度的环氧化橡胶 2
[18 ]
。 姚薇等将 5
25 份
25% 的 ETPI 部分替代 NR, 钢丝
[19 ] 帘线和 尼 龙 帘 线 的 抽 出 力 提 高 30% 以 上 。
2 种工业化产品。为了更好地开发应用环氧化橡 胶,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环氧化橡胶的应用研究 进展。
李锴等在带束层中适当使用 ETPI 能够提高硫化 胶的硬度、 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 这对于带束层的 成型与稳固有着重要的作用
[22 ] [22 ]
带有环氧基团的聚合物具有黏合性优异的突 出特点, 因此最适合作黏合剂, 如通常使用的环氧 树脂等, 但传统使用的黏合剂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易脆断, 尤其不适合用于橡胶与其他材料的黏合 , 环氧化橡胶可弥补它们的缺点发挥柔韧性优势 ,
Fig 1 SEM micrographs of PP / EpSBR ( mass ratio 40 /60 ) TPV with and without pretreatment
[20 - 21 ]
硫化 体 系 也 是 影 响 TPV 性 能 的 重 要 因 素。 Nakason 等[23] 使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 硫黄硫化 体系和混合硫化体系对 ENR / PP 混炼胶进行动态 硫化, 结果表明, 对于采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制备 ENR 相粒径最小, 的 TPV, 分散最均匀, 但在高温 过氧化物容易诱导 PP 产生 β 降解, 剪切作用下, TPV 的剪切强度、 剪切黏度、 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 ENR 率较低; 对于采用硫黄硫化体系制备的 TPV, TPV 的物理机械性能较 粒径较大, 且分布不均匀, ENR 差; 而对于采用混合硫化体系制备的 TPV, C —S , 相中不仅含有 S—S、 还含有稳定的 C —C , 由于混合硫化体系中使用过氧化物量较少 , 不会 ENR 在 TPV 中分散均匀, 对 PP 产生诱导降解, 粒 径大小介于硫黄硫化体系和过氧化物硫化体系之 TPV 具有最优的物理机械性能。 间, ENR / PP TPV 的制备通常采用过氧化二异丙 苯( DCP) / 三聚氰酸三烯丙酯( TAC ) 作为硫化剂, 但在动态硫化过程中, 由 于 DCP 中 含 有 芳 香 基 高温分解产生苯乙酮副产物, 散发难闻的气 团, [24 ] 味。 Thitithammawong 等 研 究 对 比 了 DCP / TAC 、 2, 4 - 二烯丙氧基 - 6 - 叔丁基过氧 - 1 , 3, 5 - 三嗪( DTBT) 、 1 - ( 2 - 叔丁基过氧异丙基 ) - 3 - 异 丙 烯 基 苯 ( TBIB ) / α - 甲 基 苯 乙 烯 ( α - MeS) 和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 ( TBCP ) / α - MeS 这 4 种过氧化物对 ENR / PP 混炼胶进行动态硫 DTBT 中不含有芳香基团, 结果发现, 在制备 化, 过程中不会产生难闻的气味, 而且 DTBT 与 ENR DTBT 更容易 有相近的溶度参数, 在混炼过程中, 可提高 ENR 的交联 密 度, 采用 进入 ENR 相中, DTBT 与传统过氧化物 DCP / TAC 制得 TPV 的物 优 于 TBIB / α - MeS 体 系 和 理机 械 性 能 接 近, TBCP / α - MeS 体系制备的 TPV。 3 环氧化橡胶在黏合剂中的应用
[27 ] 佳的 ENR 作为增韧剂 , 在 PA 6 / 有机改性蒙脱 土 ( OMMT ) 纳 米 复 合 材 料 中 加 入 质 量 分 数 为 [25 ]
子质量 ENR ( ELNR ) 增韧 PVC , 随着 ELNR 用量 PVC 的扯断伸长率提高, 的增加, 但拉伸强度和
[30 ] [31 ] 弯曲模量显著下降 。 Nair 等 研究了 PVC / ELNR 复合材料的热氧稳定性, 结果发现, 复合材
。
环氧化橡胶在热塑性硫化胶( TPV) 中的应用 TPV 是通过剪切作用将橡胶动态硫化并均匀
地分散在热塑性树脂基体中而制得的 。TPV 常温 下表现为传统硫化胶的高弹性, 同时又具备普通 树脂优良的加工性, 如可采用挤出、 注塑等多种方 式进 行 加 工, 并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 100% 二次利用, 简化了加工工艺、 降低了生产成 本, 已成为取代传统硫化胶的高品质新型材料。 NR / PP 国内外有关三元乙丙橡胶 / 聚丙烯 ( PP ) 、 制备 TPV 工艺、 相形态及性能的研究报道很多, 现已有工业化产品, 但传统 TPV 存在耐油性较差 的 问 题。 Jacobi 等 使用环氧化丁苯橡胶 ( EpSBR) - 70 ( 70% 摩尔分数的丁二烯单元环氧 化的 SBR ) 替代 SBR 制备 TPV, 其在 IMR 903 油 中溶胀程度较 PP / SBR ( 共混质量比 40 /60 ) 下降 75% , 明显地提高了耐油性。 同样, 环氧化橡胶与非极性树脂制备的 TPV, 由于极性差异较大存在相容性差的问题, 使 TPV 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 Jacobi 等 采用相容剂 及预处理 EpSBR 的方法来提高 PP / EpSBR TPV 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容剂反式聚辛烯可以增强 PP EpSB 橡胶相能够均匀地 与 EpSBR 两相相容性, 分散在基体中; 预先对 EpSBR 进行塑炼, 也可以 TPV , 1 。 2 制得均匀分散的 如图 所示 种方法均 能提高 PP / EpSBR TPV 的物理机械性能, 若同时 采用上述 2 种方法制备的 PP / EpSBR TPV 的拉伸 强度较 PP / SBR 提高了近 40% 。
因此很多研究人员开发了以环氧化橡胶为基体在 黏合剂方面的应用。 NR 和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 240·
合
成
橡
胶
工
业
第 38 卷
( SBS) 均为非极性橡胶, 由它们制备的黏合剂对 极性材料黏结强度不高, 仅能用于一般要求不高 的橡胶制品间的黏合。 韦异等 对比了 SBS 和 环氧 化 苯 乙 烯 - 丁 二 烯 - 苯 乙 烯 嵌 段 共 聚 物 ( ESBS) 作黏合剂的效果, ESBS 较 SBS 结果发现, 的透明性好, 溶液黏度小; ESBS 对极性材料的黏 而两者对非极性材料的黏 合效果大大优于 SBS, 合效果相当。 Poh 等[26] 采 用 古 马 隆 作 为 增 黏 剂, 制备了 2 种压敏型黏合剂 ENR - 25 和 ENR - 50 , 考察了 ENR 环氧度对黏合效果的影响, 增黏剂用量、 结 果发现, 用 40 份古马隆树脂制得的黏合剂对聚对 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有着最好的润湿效果 , 剥 离强度最大, 但过量的古马隆树脂会导致黏合剂 的黏合强度降低, 剥离强度下降; 结果还发现, 由 于 ENR - 25 较 ENR - 50 链柔性大, 在拉伸过程 中容易产生应变诱导结晶, 拉伸强度大, 不易被破 坏, 黏合效果好。 4 环氧化橡胶在增韧剂中的应用 尼龙 6 ( PA 6 ) 强度高、 耐磨性好, 但 PA 6 分 子链刚性大, 极易结晶, 使其具有缺口冲击敏感性 和低温 脆 性 的 特 点。 最 初, 人们使用聚烯烃对 PA 6 增韧, 但由于非极性聚烯烃材料在极性较大 界面间黏结效果差, 增韧 的 PA 6 中分散性不好, 效果不佳。Balakrishnant 等利用极性与高弹性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