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保护区监测与巡护管理精华篇

自然保护区监测与巡护管理精华篇


基本信息 编 号
动物痕迹
干扰信息 新 鲜 程 度 小生 境境
时间
海拔
东经
北纬
动物 名称
痕迹 类型
数 量
干扰 类型
时 间
数 量
干 扰 强 度
1

2
: ………… ………… …………
备注:痕迹类型:实体、粪便、食迹、足迹、卧穴、洞穴、爪痕、标记、尸体等; 干扰类型:猎人、挖药、放牧人、偷猎、放套、棚子、剥树皮、烧火、家牛、旅游、等; 新鲜程度、干扰时间:当场、1-2天、3-10天、>10天四项; 干扰强度:强、中、弱三项
自然保护区监测与巡护管理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武装巡护执法活动新疆启动(2006)
如果你是某自然保护区保护科科长, 局长让你开展保护区巡护监测工作, 你该怎样做?
第一步:
第二步:
预调查
制定巡护监测计划
组织人、财、物
第三步:
第四步: 第五步
开展巡护监测
总结撰写报告
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监测与巡护基本概念
第二节 巡护计划的制定
一、巡护计划的主要内容
巡护计划是保护区管理计划的一部分,管理计划是大的框 架,无法明确每个季度、每天如何组织巡护,因此要制定 年度或季度性的具体的巡护计划。 巡护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巡护路线设计,巡护表格设计 (重点观察记录内容),巡护员分工,时间安排,工具用 品准备,以及检查、监督和奖惩的办法。
五、时间安排 巡护计划应明确规定日常巡护的时间次数。日 常巡护的时间应是相对固定的,每条路线每半 个月应进行一次巡护。
稽查巡护的安排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般在
旅游旺季、生产季节、狩猎季节?、防火季节应 加大稽查巡护的力度。
延吉:偷猎狍子和马鹿.原本在林场山上给 人养猪为生,结果森林资源好,俩男子盯 上了山里的野生动物。从捕杀野生动物自 己吃肉,到对外出售,尝到了甜头又开始 伙同老乡做起了倒卖野生动物的生意。为 掩人耳目,男子将捕猎枪支拆卸后藏进了 袖筒,结果还是被眼尖的民警发现了。
(2)填写要求
真实性,不允许进行推测伪造。学术造假
完整性,填表人员应对相应表格进行完整填写,避免错填和漏填。
客观性和高质量性,严格实际情况、外观,避免主观判断出现。 整洁性,表格填写时尽量小心,避免表格污渍,字迹清楚,不潦草。
相关性和系统性,多收集信息,对最后的分析起到相关的作用。只
三、巡护表格的设计
巡护表格应提供3个方面的信息:
———基本情况,如天气、河流的水位、草叶的湿润程度、 火灾、水灾、旱灾造成的痕迹等;
———遇见野生动物的情况,如数量、痕迹、尸体、幼仔 的数量与身体状况等;
———人为活动的情况,如砍伐、放枪、人数、脚印、窝 棚、被偷猎的动物、鱼网、放牧及烧火的情况。
×××自然保护区社区典型村情况调查表
县名 填表人 乡镇 年 月 日 亩 米— 米 村名
填表日期
总面积(亩)
林地面积
耕地面积 耕地海拔 区间 境内公路 级别 购买
人均粮食产 量 当年薪碳数 量 长度
千克
人均收入

千克
当年退耕还林

公里
薪碳来源
砍伐
其它方式 其 他 民 族
汉 民族人口数量 (人)




文盲 受教育程度 (人)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大 学 以 上
Woman's hand next to Grizzly Bear Paw print near Alsek River
罗霄山的野鹿
二、植被监测
监测内容
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种群结构、生长现状和变化趋 势。 监测方法 自然保护区植被监测采用样方法。根据保护区的植被
干扰因子监测:以人为干扰为主。例如在很多保护区内
都有社区居民放养牛羊马,放牧对该保护区的影响程度 等需要通过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才能得知。人为活动
包括放牧、偷猎、挖药、盗伐、旅游等。
2.监测巡护方法:固定监测样线,随机巡护样线
固定样线监测为主随机样线巡护为辅的方法。具体包括:
1)布设监测样线,抽样强度为每10km2布设1条,长度控制在35km。
看巡护员填写的巡护表格是否正确完整; 是否做了巡护笔记; 是否按原计划到达了某个指定地点等。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监测与巡护基本内容
一、动物监测与巡护
1.监测巡护内容 野生动物监测:包括野生动物种群动态(年度和季节的 数量变化)、生境选择、天然林禁伐和退耕还林后野生 动物栖息地变化数据收集。
要是真实的信息,进行客观的表述,就是有用的信息。 各保护区应建立起表格及时检查和输入的机制。
表1 XXX自然保护区监测线路表
(本套表共计 页:其中线路表 页,生境表 页,粪便咬节表 页)
线路编号
日 期
年 月 日
天 气
小地名
参加人员
记录人
监测时间
时 分——


海拔区间
米——

痕迹干扰信息监测表
四川马边大风顶保护区 巡护人又被称为走山人 每月400元 (2006)
巡护的目的: 一是制止非法偷猎、盗伐、放牧、开荒,确保自然保护
区的保护规章得以有效实施;
二是监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活动的变化 趋势; 三是向人们展示保护区的存在,以及保护工作人员对保 护工作的兴趣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其中日常巡护路线和巡护表格是应相对固定的,因为只有相对固定的巡护, 才能获得有价值的监测信息。
二、巡护路线的设计 日常巡护应该有计划地覆盖部分周边地区、所有进入保护 区的道路、与村寨相接的林子、偷猎活动频繁的地带以及 各种有代表性的生境,并综合考虑离保护站、哨卡、驻地 的距离,路线不宜太长,除特殊情况外,最好当天能够返 回或到达中途哨卡。将较长的巡护路线分成若干段,有利 于准确记录数据采集的地点。巡护路线的安排可考虑让两 个巡护队能在某一地点汇合、交换情况,然后再返回驻地。
250
300
350
400
50

0
管 理
资 源 资 源 管 理 训 理 培 管 与 与 展 发 通 和 交 流 理 管 息 信
人 力
31
员 工 发 开 沟 目 外 项 对
60
野 外 工 作 技 能 (巡 护 监 测 等 ) 资 源 评 估 调 查 理 查 护 理 执 与 公 众 旅 宣 游 传 法 管 教 理 育 管 调 保 管 护 估 性 与 保 评 续 划 的 化 持 种 文 可 然 物 与 与 自 ,生 境 与 济 展 经 发 会 区 与 术 技
非生物环境(水、土壤、大气)及人类活动(生
产生活)进行连续观测和生态质量评价的过程。
监测的目的是:了解自然和社会因素对保护对 象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危害,为调整保护措 施、改进保护管理提供依据,具有长期性、连 续性等特点。
监测内容:
1. 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
2. 社区(社会经济活动) 3. 内部管理
六、工具用品的准备 巡护计划应列出巡护所需的物品,并安排人员和 经费,购买欠缺的物品。在巡护任务较松的季节, 安排人员,检查维护野外用具,以保证巡护时所 有用具处在良好状态。
七、检查监督及奖惩办法 巡护计划必须规定检查监督和奖惩办法,以保证巡护计划 的顺利实施。 首先应相信巡护员能够尽职尽责地完成巡护任务,以奖为 主,惩罚为辅。无论检查监督,还是奖励、惩罚,都是为 了把巡护工作做好。 检查监督的内容主要是:
敦化一农民偷猎 狍子、野鸡被抓
四、巡护员的分工 保护站领导应根据巡护工作量,合理地安排每一名巡护员 工作,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技能,创造性地完成巡护任务。 巡护小组应考虑各种特长的人员搭配,各尽所能,互相补 充。应保证每个巡护员有1/2 的时间在野外巡护。 巡护员还应参与巡护计划的制定,发表建议。 每一巡护小组必须有一名组长,每一巡护组至少要由两名 巡护员组成,以防意外事故发生,同时也是执法程序需要。 出发前,应该给巡护员下达明确的书面任务,以便让他们 清楚本次巡护是什么形式的巡护。
2)确定监测方法,监测人员手持GPS、罗盘仪等沿着固定监测样
线行进,仔细观察样线上野生动物活动痕迹及干扰因子情况,按 要求仔细填写监测记录表中相应的项目。为了避免以后重复记录, 对每次记录得动物痕迹应在当次记录后将其破坏。监测样线的单 侧距离控制在5-20m范围。
3.监测巡护强度
固定样线监测一般每年不少于4
监测巡护是自然保护区最基础的工作,是 收集了解保护区内各种相关信息的重要技术手 段,监测巡护所收集的数据是制定保护区管理 决策的重要依据。 保护区最主要的工作是? 保护 保护最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监测巡护
一、监测
监测针对于自然保护区来讲,就是指按照预
先设计的时间和空间,采用可以比较的技术和方
法,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种群、群落等)、
极端生态环境物种 环境敏感物种
特定生境代表物种
生态链顶端物种 易识别物种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监置 小路形成 荒野游客遇见率 游客密度 停车场状况
必备知识
1. 2. 3. 4. 5. 6. 植物群落调查和相关生态学知识 野外物种识别 野生动物调查方法 生物多样性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技能 地形图识别 标本采集和制作
监测的功能
确定优先性
找出关键问题
资源分配
了解趋势
衡量保护结果
催化行动
水环境监测仪
定物种 定地点(样带或样点) 定季节 定间隔与频次 定方法 定人员
监测“六定”原 则
物种确定

濒危或特有物种
旗舰物种或关键物种 主要经济物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