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市GSM无线网络优化论文

某市GSM无线网络优化论文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 XX市GSM无线网络优化入学年月: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 后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加剧, GSM网络不断扩大,网络的质量已经成了决定移动通信运营商命运的根本要素。

网络优化正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未来的工作重点。

现在,运营商们关心的是,如何在现有网络基础上,通过优化与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潜力。

网络优化的目标是提高或保持网络质量,而网络质量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优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优化技术的提高,优化已经从当前的网络渗透到包括市场预测、网络规划、工程实施直至投入运营的整个循环过程的每个环节。

本论文在深入研究GSM 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成都联通GSM 无线网络,对某市区GSM 网络目前反映突出的网络问题进行分析与排查,提出并实施了切合工程实际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案,大幅度提升网络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用户话务行为,用户增长趋势,对下一期工程建设和网络扩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完成了下一期网络规划设计的初步方案,预设方案已应用在新的工程设计建设中。

关键词切换;掉话率;网络优化;天馈系统;BSC配置;室内覆盖目录论文摘要 (2)第1章、GSM网络优化的概述 (4)1.1 GSM网络优化的概念 (4)1.2 GSM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4)1.3 GSM网络优化的意义 (4)第2章、实施GSM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流程 (6)2.1 数据采集与分析 (6)2.2 GSM无线网络优化调整方案的探讨于实施 (7)第3章、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16)3.1 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16)第4章、典型案例--室内覆盖的优化 (19)4.1 室内覆盖的优化意义 (19)4.2 改善室内覆盖的方法及手段 (21)4.3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 (23)4.4 不同信号源提取方法比较 (23)4.5 信号分布的基本方式及比较 (25)4.6室内覆盖系统的优化 (28)4.7如何评价一个好的室内覆盖系统 (29)第5章、网络优化的分析的分析 (29)5.1 降低小区拥塞 (29)5.2 消除覆盖盲区 (32)5.3 GSM掉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案 (33)5.4 结论 (37)第6章、参考文献 (37)第1章、GSM网络优化的概述1.1 GSM网络优化的概念GSM网络从1995年在我国开始作为商业用途,至今已经有十四年了。

在这些年里取得了骄人的发展速度,目前,我国GSM网络用户已经超过五亿户,网络规模和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随着网络的不断扩大和完善,网络质量也得到不断提高,但随着竞争的激烈和用户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使运行网络达到比较佳的运行状态,已成为网络运营商的首要任务。

所谓GSM网络优化工作是指对正式投入运行的GSM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也对GSM网络今后的维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1.2 GSM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以及注意事项1.2.1 GSM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GSM网络优化主要包括交换网络优化和无线网络优化两个方面。

网络优化是高层次的维护工作,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工具对网络参数及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网络质量的维护工作。

可以采用室内分布、跳帧、同心圆技术、DTX、功率控制等手段减少干扰,增大网络容量,修改无线环境;通过调整天线角度,增益,方位角,俯仰角以及功率大小,选择最佳站址,调整载频配置,均衡话务分布,改善网络质量,获得最佳覆盖效果等等。

1.2.2网络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GSM系统优化是一个不断对系统参数及硬件设备进行动态调整的过程,同时优化工作也是一个对系统性能进行均衡的过程,修改某个参数可能提高某一性能,同时也伴随着降低其他性能的后果,这都需要我们来仔细均衡。

对于优化过程中的每一次参数修改都应一一记录,以便出现问题后能够及时恢复旧的工作参数。

因此在优化过程中应进行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以便对系统性能变化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1.3 GSM网络优化的意义网络优化工作涉及到移动通信网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网络规划、工程建设及日常维护等各项工作中,因此网络优化工程师需要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在优化过程中需对网络运行质量分析、网络性能分析、统计数据采集分析、测试数据分析及各类系统参数的检查,还要针对用户申告投诉的现象汇总分析以及各类故障处理、追踪测试等等,然后结合现有的网络结构和移动通信网络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制定出、无线网络优化调整的方案,进行频率规划和数据检查、修改等调整措施。

由于网优工作的复杂性,持续时间又长,目前仍只是作为工程项目操作,停留在阶段性优化和应急性优化的进程中,还没形成规范化制度。

通过本人参与的优化项目中,最深的感受是:若确保网络运行质量和性能的稳定及平稳提高,应在实现网络优化工作日常化的前提下,时时地观测网络运行状态和随业务发展的动态变化,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不断调整参数并兼顾其它指标,作到调整--观测--调整,使网络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运行在最佳状态,应提倡网络优化规范化,数据分析系统化,调整测试条理化,实现网络优化与各项工作共同形成对于网络质量的闭环管理。

第2章、实施GSM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流程2.1 数据采集与分析2.1.1 交换网络优化通过分析交换机统计数据以及用户的申告记录,可以对要优化网络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1)交换机工作参数的采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集:○1局数据的采集得到当前交换机的数据如BNUMBER ANALYSE、D表、ES分析表、路由分析表、SAE的定义、各种信令监视数据和SIZE告警定义、相邻局间切换数据的定义。

分析局数据是否有定义错误。

○2交换机统计数据的采集使用MSC的统计功能,主要有TRAFFIC ROUTE MEASUREMENT、TRAFFIC TYPE MEASUREMENT、TRAFFIC DISPERSION MEASUREMENT,得到忙时(非休息日的上午10:00-11:00)交换机中继电路与系统的统计数据,重点是中继电路的接通率、拥塞率、话务量、设备完好率,交换系统各个方向的话务量、接通率等信息。

通过STS功能得到交换机出现的EOS及局间切换统计表。

另外还应对系统的告警进行采集及分析,特别是SIZE告警、设备占用告警信息。

○3TUP层信令的采集使用C7MTI对某些中继接通率较低的中继进行跟踪,取得TUP层数据,分析接续失败的原因。

(2)数据分析○1MSC局数据的分析○2交换机统计数据的分析在交换机统计数据分析时,需要我们对被优化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有一个了解,比如交换机负荷等,这样在进行具体优化工作不至于对系统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因启用某些功能导致系统负荷过高等。

○3告警信息的分析2.1.2 无线网络优化相对于交换网优,无线网优在网络优化中显得更加重要,也比交换网优更复杂,这是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多变造成的,因此,无线上的改进,往往能给全网接通率较大的提高。

影响无线网络的质量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无线网络拥塞、小区或载频工作不正常,信号过弱和质量差引起掉话,切换等。

(1)数据采集。

BSC无线部分的网优一般可包括小区参数的采集、小区数据的采集(STS)和路测相结合。

数据的采集有以下几方面:○1SDCCH信道:主要有指派次数,成功率,拥塞率,掉话率4个指标。

○2TCH:主要设备完好率,指派成功率,拥塞,掉话,总话务量,信道话务量。

○3HANDOVER:有切换请求数,成功率,切换未接受率,HANDOVER LOST指标。

○4无线参数的采集:在交换机上取得各小区参数○5路测也是很重要的:过路测可发现以下问题:频率定义错误造成同频或邻频干扰、天线接错、相邻小区关系不合理、基站硬件故障、GSM无线信号覆盖,无线信号质量以及intra- BSC和inter-BSC 的切换情况,通过路测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网络质量,同时路测所获得的信息为将来的网络扩容和建设提供宝贵的依据。

(2)数据分析:○1小区参数分析:将整个局的小区参数LOG下来经过处理比较,可以找出一些定义得不合理的参数,小区参数对无线网络的影响是直接有效的。

○2STS分析:借助统计报表,我们可以发现设备的完好率、拥塞率,各种无线信道的指派次数、指派成功率,无线PAGING成功率,切换成功率等。

2.2 GSM无线网络优化调整方案的探讨于实施2.2.1 GSM无线网络优化方案探讨目前所运行的GSM蜂窝移动系统都会经过系统设计,设备安装,网络组织、优化,系统扩容、再优化和再扩容等循环往复的过程。

特别是由于GSM移动系统从建设到投入运营的速度很快、周期很短以及用户数量增长得很快,现有的网络结构就要不断地优化和调整。

由于移动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具有“随机接入”、“位置不定”的特点,再加上电波传播环境比较恶劣等因素,因而移动系统便产生了绝大部分与无线网络有关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无线干扰问题、电磁信号覆盖问题和话务阻塞与掉话问题。

下面分别就这三方面的网络优化方案进行讨论。

(1) GSM移动系统无线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依赖于在频分多址(FDMA)基础上的时分多址(TDMA)方式,因此空中无线载频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同频干扰、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和码间干扰。

为了消除或降低上述干扰,可采取如下措施。

○1合理地进行频道配置,使两个采用相同频率组的蜂窝小区相距较远,以保持足够的同频复用距离。

同时,要使相邻小区同一公司的基站或同一个位置区内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的基站避开选择数值相近的频率组。

○2采用分集天线接收方式,即适当调整定向接收天线的下倾角度以增强基站接收信号的方向性。

○3降低基站天线高度并采用自动功率控制技术防止发信功率过大而带来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

同时要增大基站内各BTS在共用天线时的耦合隔离度以使互调电平有较大的衰减。

基站离反射物较远时,将天线背向反射物,并在接收部分使用均衡器调整均衡时延值,以有效消除时间色散和码间干扰。

(2)由于地形的不规则,无线电波不可能百分之百覆盖整个服务区域。

例如有的地区虽然接收信号电平的实测值已达到指标的要求,由于信噪比的数值达不到要求,也仍视为盲区。

消除盲区实现电磁信号的高覆盖率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增设直放站,有效解决城市街区之间高大建筑物阻挡的问题;使用泄漏电缆,消除交通隧道、地下停车场、电梯井以及地铁通道中的盲区;由于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导致一些大型商场、写字楼内信号过弱,可采用室内微微小区基站的配置方式。

(3)由于用户是移动的且分布不均匀,在某个时间段内各个蜂窝小区的忙时话务量高低不等,因此造成了高话务量蜂窝区基站的信道阻塞,一些用户难以接入;低话务量蜂窝区的基站信道相对空闲,使得利用率降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