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基本特点,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交通运输做出合理的选择。
2.了解我国当代正在建设和已建成的大型工程当中涉及到的交通运输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有关图片和材料,理解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通过生活实例的例举和练习,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3.通过案例,分析交通运输的布局及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强对乡土地理的认识和国家工程建设的关注,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国家发展事业的关心,树立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理解南昆铁路修建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据所需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举例法
(引入)大文学家鲁迅有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人们为什么要走呢?细细想来,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
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线路的布局,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起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交通运输及其影响。
(新授课)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在课本上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上重点标出。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2.每种交通运输方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适合运输什么货物?
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方
式
优点缺点适用对象
铁路运量大、速度快、运费
低、连续性好
造价高、占地广、短
距离运输成本高
远距离、数量大、
时间紧、费用低
公路机动灵活方便、周转
快、对自然条件适应性
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
本高、运费较贵
短距离、数量小、
时间紧
水运运量大、投资少、成本
低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
性差、受自然条件影
响大
远距离、数量大、
时间不紧、费用低
航空速度快、效率高运量小、能耗大、运
费高、技术要求高。
远距离、数量小、
时间紧、不计运费
管道动量大
耗小、安全、连续性强
设备投资大、连续性
差
远、量大、易挥发、
外流货物
讨论1:根据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举例说明如何依据货物的类别和数量以及运输距离,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归纳总结: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长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
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右:
2、世界交通运输方式在发展上有哪些趋势?
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例如:高速铁路,提高速度、缩短距离、增加能力。
巨型油轮(集装箱),增大载量、节省费用、便于装卸、安全运输。
3、交通运输方式布局
转折:就我们济南市而言,济南有哪几种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归纳总结:铁路、公路、航空。
其实还有管道运输,我们家里的自来水、天然气都是通过管道运输而来的。
在济南市范围内,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结合,各种运输线交织就形成了交通运输网。
(1)交通运输网由哪些要素构成?运输网有哪两种形式?分哪三个层次?
交通运输网的基本要素包括:
交通线:(铁路、公路、航道、管道)
交通点:(港口、车站、航空港)
(2)运输网
有单一和综合运输网二种形式。
分国家级、省级和大区级三个层次。
(3)交通运输网的点线布局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交通运输网的点线布局受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为次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日益成为主要因素。
例如:南昆铁路的建成可以开发沿线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完善华南交通网;带动、繁荣沿线贫困地区的发展;它的也我国有雄厚的科技力量的支持。
三、案例研究
阅读课本P80材料,讨
论回答下列问题:
(1)南昆铁路的起止点
是哪两个城市?向北与
哪些铁路线相连?
昆明、南宁。
成昆线、
贵昆线
(2)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优势?
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段靠近广西铝矿、煤矿,以及石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
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
③沿途有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3)分析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
①经济意义:合理布局交通网,改变西南交通落后状况;(西南的)资源优势和(华南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发挥大西南的资源优势,利于资源开发和物产输出;利于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沿线和西南经济发展。
②社会意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沿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巩固国防。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有不同的类型,各种线的建设都要受到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技术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修”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它是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哪里修”要考虑自然因素,在线路选择时,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等;“能不能修”要考虑技术因素,如青藏铁路的修建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检测:完成学案课堂检测
六、课下作业:完成学案课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