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式建筑现状及发展前景

装配式建筑现状及发展前景

装配式建筑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我国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过快,目前我国新型装配式建筑尚处于
起步阶段,各个环节之间还在相互磨合协调,导致住宅产业化水平较低。

装配式
建筑的新概念也受到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始终处于市场需求滞
后于生产的尴尬境地。

在全国范围内,从住宅建设到空间组合的独立标准可谓多
种多样,繁荣背后盲目和混乱并存。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主要分析和探讨装配式建
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希望能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状探究;发展分析;
1导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如今土地出让费用的增加、劳动力价格的
不断上升、人口红利的消失及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住宅建筑产业化已
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而住宅建筑产业化的突出环节就是装配式建筑。

如何提高
装配式建筑的完整性,减少构件加工程序,降低安装难度,提高构件安装质量,
缩短安装时间,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

2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是促进创新带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能够推动城市
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装配式建筑建设速度快,拥有质量保证,是未来的住宅
发展方向。

我院与远大住宅工业产业化研究院合作设计建造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学生公寓,建筑面积47579.99平米,建筑高度49.95m,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
震设防烈度为6度,使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造而成。

在建设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
生公寓的工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多优点。

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可以集中体现在六大方面:资源节约、品质优良、风格
多样、工期加快、成本可控、实现供给侧改革。

由于没有现场大兴土木,现场作
业的粉尘、噪音、污水大大减少,实现了节水、节能、节材、节时、节地,同时
也没有以往脚手架和大量湿作业,工人数量也大幅度减少。

装配式建筑还可以克
服建筑施工的季节性限制,预制构件可全年连续生产,冬季也可以进行安装;定
型的标准或通用预制构件,可以大批量生产,建筑成本进一步降低;采用预制构
件的外墙挂板,可以更方便的嵌入保温隔热材料,实现节能环保。

装配式建筑建
造过程可以很好的实现“五节一环保”,非常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

3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
自从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欧洲国家开始工业化建造房屋,并建立了许
多标准化的住宅建筑建造制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西方国家的
住宅产业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瑞典作为一个预制房屋广泛使用的国家,在其
大部分住宅中使用共同的组件。

同时,美国有34家公司正在进行装配式建筑的
研究与建造工作,住宅产品的性能指标也在不断提高。

1969年制定了促进装配式
建筑工业发展的标准。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日本建立了一系列装配式建
筑性能与质量标准,极大地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性能和质量。

我国装配式建筑建
设相对较晚,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始于1970年代,从那时起,我国装配式建筑产
业化的序幕就开始了。

与此同时,提出了建立装配式建筑制度的重要性。

住宅产
业化的需求日益强烈,装配式建筑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就
是远大住工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从1999年引进的钢结构体系到2012年使用第五
代集成技术的Discovery住宅产品,远大公司利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成功建设了500
多万平方米的绿色建筑。

与各界组织,包括许多地方政府和设计单位、建设者、
开发商等共同合作,成功地开发和建造了包括高层住宅、别墅、写字楼等在内的
数十个绿色建筑项目。

公司依靠高施工质量的现代化制造技术、准确高效的施工、成本竞争优势,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发展。

获得了从国家到省市各级政府、建筑企业、开发商、设计院等社会各界人士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湖南宁乡、张家界“蓝港”项目荣获“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称号。

充分实现了施工全过程的标准化、可控化,
促进了我国装配式建筑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

例如:日本装配式建筑的
发展状况,自古以来,日本便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国家。

其在借鉴欧美
建筑方式之余又根据自身所需加以改进,使日本的建筑构造在抗震、隔音方面得
到了更大的造诣。

也正因如此,在这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不知多少次,由于建材
的抗震性能良好而保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日本的建筑生产方式是适应市场
需求的配件化生产。

这种生产不仅效率高,而且可满足多样化需求并且日本对建
筑工程中所需材料也是十分重视的。

甚至相关政府还通过法律法规来监督建筑商
家提高建材标准化。

2013年同比增长7.00%,2014年同比增长6.90%,2015年同比增长9.30%,图1为2012-2015年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汇总。

图1 2012-2015年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亿美元)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我国近几年来,房地产行业可谓是风生水起,建筑与房
产是休戚与共的,没有建筑也就没有房产。

可如何建好是我们国家一直在研究的
问题。

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便拥有了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而
且到20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的多数建筑商都采用了这一体系,应用率达70%
以上。

随着国家的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到20世纪末,一种全现浇混凝土建
筑体系取代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

现在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编制了
许多建筑相关标准及规范,使装配式建筑重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4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
从目前的建筑发展趋势上看,装配式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建
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

明确了未来5
年~10年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
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达到国
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成套技术,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城市、产业
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力推广,利好政策持续出台,装配式建筑的普及是大
势所趋,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
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来研究和推广装配式建筑,为人们
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美观实用、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

4.1形成领军的龙头企业,发挥各种大型专业企业的领军作用,带动全行业
的健康、良性发展
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全行业的健康与良性发展,是没有办法可以
离开行业带头的作用。

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远大住工凭借其出色的技术
背景与一流的建造水平,成为我国该行业的领军企业。

必须切实发挥领军企业出
色的技术研发能力,才能够进一步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带动整个行业的
有效运行、良性发展。

4.2加强BIM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分析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
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

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
联性、信息一致性等特点。

相关从业人员应该积极应用BIM信息化技术,促进装
配式建筑的发展。

利用“信息化”促进“构件化”,能够有助于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
部件质量责任可追溯管理,满足业主和设计师多样化的居住和设计需求,因此针
对于这个方面的内容而言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5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符合我国“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基本保
障性公寓和舒适住宅的基本国策。

装配式建筑要赶上这波浪潮,充分发挥自身的
优势,必须努力、快速地使建筑向工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使住宅的性能和质
量得到最大化程度的提高。

装配式建筑技术可以实现绿色节能、低碳减排的目的,更好的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继昌.关于中国建筑行业之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J].居
舍,2018(19):15. [2]张亚帅.浅谈装配式建筑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建材与装饰,2018(12):175.
[3]易晓园,李茜.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技术体系与前景[J].科技资
讯,2017,15(34):242+244.
[4]李海建,冀志江,孙义永.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J].中国建材科
技,2017,26(03):72-75.
[5]王钰驰,陈荣华,李旗,陈韬,张维超.装配式建筑发展综述及前景展望[J].科技
创新导报,2017,14(10):162+192.
[6]沈春国,徐荣增,毛坚正,刘险峰.上海地区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工
厂现状及发展前景[J].上海建材,2016(01):15-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