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竞赛经济生活题库(who能一站到底)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4、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5、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意义)
6、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8、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9、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0、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12、如何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3、多种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14、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16、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毫不动摇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17、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8、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9、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0、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1、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是重要举措;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兼顾效率与公平。
2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但是,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存在矛盾。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3、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因素来调节。
24、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及时反映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面对市场竞争,生产者在利益驱使下,推动科技和管理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
25、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
26、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国家要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经济活动参与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27、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固有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29、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0、宏观调控的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政策,经济计划),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31、国家宏观调控,应当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第十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4、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35、三步走:建党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
化;建国100年,2035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6、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37、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8、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重点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39、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0、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41、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4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为何你学不好政治:
1、懒得动脑
2、懒得动手
3、懒得动嘴
4、自认为不懒还学不好的请来一楼找我,让我来承包你这学期的政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