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气压止血仪的安全使用
电子气压止血仪的优点:
当压力到达设定值时,自动停止泵气; 能自动调节压力,使压力恒定于设定的工作压力; 当系统中发生漏气,压力下降时,电脑系统能自动 反馈,气泵自动补气到所设定的工作值,达到恒压 止血的最佳效果; 当肢体位置改变引起袖带压力变化时,能随时放气 或补气,为止血带提供均衡的压力; 时间设置好后,能自动计时,工作时间剩余10分 钟、5分钟、1分钟时有自动报警提示。
儿童根据手术部位固定止血带于肢体近端 单根骨处,使之尽量远离手术野。如果止 血带与骨之间的组织很薄,可能会造成神 经损伤。
(五)止血带固定的方法
使用止血带之前,先将止血带内空气驱净;用无皱纹保护垫 或平整的衬垫保护皮肤。为避免引起皮肤压伤或水疱,不能 将止血带直接绑在皮肤上,除非说明书注明不用保护垫;止 血带松紧要适度,以摸不到远端动脉搏动和使出血停止为 度。过度可伤及神经引起肢体麻痹;过松没有阻断动脉仅阻 断了静脉,阻断血流效果不佳。止血带固定好后,不可旋转 移位。用碘酒消毒皮肤时避免消毒液流至止血带下引起皮肤 化学灼伤。患有肿瘤的肢体,使用止血带时禁止使用驱血带 驱血。应将该肢体抬高45°后再扎止血带。
电子气压止血仪的 安全使用
河南省人民医院 陈莎莉
序
言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止血带有手动充气止血仪 和电子气压止血仪。电子气压止血仪是采用电脑 数字化控制,带有电子调控的气压止血带。用于 肢体手术,能最大限度的制止创面出血。但使用 不当,可发生软组织压轧伤、神经、血管、皮肤 的损伤等,甚至造成病人伤残。因此,了解止血 带的功能、特性,掌握正确的止血带使用方法, 提高止血带使用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气囊止血带
主 机
主机面板上有压力显示屏 节按键和时间调节按键,报警 静音键、电源开关。
电源线
主机内主要有压力检测器、 压力调节器、空气专注泵、 定时钟、报时钟等。
二、工作原理
根据手术部位的需要设定压力、时间等各种 参数,通过高效气压泵快速泵气,充气于止血 带,从而压迫肢体,暂时阻断血流流向肢体、阻 断血流循环,提供一个无血的手术视野,同时减 少手术出血量,有助于手术操作。形成的“无血 区”能最大限度地制止创面出血,使肌腱、神经等 微细结构清晰可辨,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质量。
三、应用范围
多用于四肢手术,如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肢体肿块或囊肿切除; 神经、肌腱、血管探查、修复、吻合术; 骨髓移植; 关节镜手术;指关节、肘关节、膝关节手术; 截肢术; 断肢、断趾再植术等。
四、操作步骤(1)
连接电源 打开电源开关,开机自检。 检查止血带是否漏气。 设置参数 分别设定保修压力、工作压力及工
(六)止血带的安全使用(4)
(9)及时提醒手术医师,严格控制止血时间,防 止止血带充气时间过长肢体发生缺血性坏死。 (10)四肢多发性骨折需同时使用止血带时,应轮 流间隔充气、放气,并准确记录时间。 (11)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气囊漏气,应及时更 换,否则导致气泵持续工作,影响使用寿命。
止血带压力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 根据病人的年龄、收缩压、止血带的宽 度、肢体的大小而决定。 AORN建议:就健康成人而言,上肢压力为 病人收缩压加50~75㎜Hg(6.7~10.0kPa),下 肢压力为收缩压加100~150㎜Hg (13.3~20.0 kPa)。
进口止血带厂家建议:上肢压力为收缩压 加75㎜Hg(10.0kPa),下肢压力为收缩压 加150㎜Hg(20.0kPa)。一般工作压力小 于保险压力5~10 kPa,上肢工作压力35~45 kPa,下肢不超过75 kPa。
表5-1
□ □ 单侧肢体 双侧肢体 充气时间 放气时间 总历时(分钟) 压力:□㎜H □kPa 使用前皮肤状况 使用后皮肤状况
止血带使用记录表
□手动止血仪 □电子气压止血仪 型号:
止血带类型: □驱血橡胶带
□左 □上肢
□右 □下肢
□左 □右 □上肢 □下肢
(六)止血带的安全使用(2)
(4)使用前检查 每次使用前预先检查气囊止血 带、接管、接头,橡胶气囊是否被布套全部包住, 是否漏气;接管、接头是否匹配、连接是否牢固。 (5)上止血带的皮肤如果有损伤、水肿等情况, 禁止使用止血带。血液病病人使用止血带应慎重。
(六)止血带的安全使用(1)
(1)制定操作流程和指南,在使用不同型号的电子 气压止血仪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制定明确的操作 流程、故障排除流程等操作指南。 (2) 定期维护、记录,确保设备处于功能状态。 (3)应用《术中止血带使用记录表》(表5-1)。记 录内容包括:止血带名称及型号;止血带放置的位 置;工作压力;充气和排气的时间;使用前、后皮 肤状况。
血带接口紧密连接。 泵气 手术开始,驱血带驱血或抬高患肢后按
开始键,止血带自动泵气并稳定于工作压力,时 间以倒计时显示,患肢血运被阻断。
四、操作步骤(2)
自动报警提示 当工作时间剩余10分钟、5分
钟、1分钟时都会自动报警提示。到达设定的工作 时间,气泵自动停止泵气,排气阀自动打开,止 血带压力迅速下降,肢体血运恢复。 手术结束先缓慢放气,关闭主机开关,再拔插 头。
(四)止血带放置的部位
一般距离手术部位10~15㎝,止血带连 接口朝上,避免污染无菌区。 上肢止血可选再上臂近端1/3(上肢中上 1/3)或远端1/3处,避免在中1/3段,否则会 压迫桡神经。下肢止血应选在大腿中、下1/3 交界处。由于前臂及小腿的主要血管均位于 尺、桡骨和胫、腓骨之间,因此在上述部位 扎止血带起不到止血作用。
(一)止血带型号的选择(1)
使用时根据病人情况、年龄、手术等因素选择长 短、宽度适合的止血带。 应尽可能挑选宽的止血带,因为宽的止血带和皮 肤接触的面积增大,能以较小的压力提供止血效 果,对止血带边缘的神经所造成的压力较小,减 少对神经和软组织的伤害,如:瘀伤、起水疱、 拧伤、和皮肤坏死。
(二)止血带压力的选择(1)
(二)止血带压力的选择(2)
国内研究建议:成人根据术测肢体的周径来设定压 力大小,下肢直接测量止血带应用部位的周径 (㎝)数值作为工作压力,保险压力在工作压力的 基础上加10 kPa. 儿童:严格掌握压力大小,一般在30.4~45.6㎜Hg (4.5~6.1 kPa),上肢在30.40㎜Hg(4.5kPa) 以内,下肢在45.60㎜Hg(6.1kPa)以内。
(三)止血带时间的设定
止血带使用的时间无统一标准。通常由病人的 年龄、生理状况及肢体的血管供应情况而定。 AORN建议50岁以下的健康成人,上肢应少于60 分钟,下肢应少于90分钟。止血带生产厂商建议 健康成人,止血带持续时间不应超过120分钟。儿 童一般不超过60~90分钟。 若需继续使用,可放气恢复肢体血流10~15分 钟,再重新充气阻断血流。
作时间。一般工作压力小于保修压力5~10 kPa,上肢工作压力不超过35 kPa,下肢不超过 75 kPa.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
四、操作步骤(2)
放置并固定止血带 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 的止血带,松紧适中缚于病人手术肢体的适当部 位。一般距离手术部位上方10~15㎝以上。 连接止血带 将止血带的充气导管与仪器的止
五、注意事项
(一)止血带型号的选择(1)
袖带:大袖带长105㎝、宽7㎝;小袖带长50㎝、宽5 ㎝,有成人、儿童两种规格。 儿童应根据年龄大小选择袖带的宽窄,一般下肢部 位手术及较大儿童的上肢部位手术选择大号袖带, 大龄儿童上下肢部位手术均选用大号袖带;婴幼儿 四肢手术及上、下肢部位手术均选用小号袖带。
(6)每次按开始键(start)前,必须先设 置工作时间和工作压力,且工作压力必须 小于保险压力,否则将不能开机;止血带 压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损伤神经,不足的 压力可导致肢体静脉充血和神经出血性浸 润。
(六)止血带的安全使用(3)
(7)止血带应扎再肢体或物体上才能充气,否则 止血带会损坏甚至破裂。将止血带扣紧后,用绷带 加固,防止充气后松脱。 (8)手术过程中可改变工作压力值及工作时间;若 需要再工作中提前停机排气,可按停止(stop); 若在工作过程中,止血带压超过工作压力,达到保 险压力值时,仪器自动报警并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