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联机分析处理——是决策者和高层管理人员对数据仓库的多维信息分析处理。
2.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是共享多维信息的、针对特定问题的联机数据访问和分析的快速软件技术。
它通过对信息的多种可能的观察形式进行快速、稳定一致和交互性的存取,允许管理决策人员对数据进行深入观察。
3.数据挖掘(DM)——广义概念:数据挖掘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数据中挖掘有趣知识的过程。
4.DM—Data Mining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深层信息或知识的过程。
5.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6.ES——Expert System 专家系统——是一组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人类领域的权威性知识,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困难问题,也被称为基于知识的系统。
7.知识发现(KDD)——是指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的全部过程,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有用的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8.知识库——是知识工程中结构化,易操作,易利用,全面有组织的知识集群,是针对某一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片集合。
9.知识库系统——是一个能提供各种知识的表示方式,能够灵活的调用和管理知识的软件系统。
10.过程型模式——也称系统决策方法。
是从不同的角度模仿实际的决策过程,弄清所要做的决策究竟是由哪些人,根据哪些条件和因素,采用哪些方法做出的。
11.决策: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经过缜密的推断分析而在众多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活动。
12.决策目标——意指一个决策试图实现的目标,如制定投资的目标是使利益最大化。
13.决策树——是以方框,圆圈及结点,并由直线连接而形成的一种像树枝形状的结构图。
方框表示决策的开始,圆框表示变化的事件。
14.DSS(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交互式的,灵活的和自适应的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它综合应用数据,信息,知识和模型,并结合决策人的判断,支持决策过程的各阶段,支持决策人进行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分析求解。
15.IDSS(Intelligence Decision Supporting System)—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是人工智能和DSS相结合,应用专家系统技术,使DSS能够更充分地应用人类的知识。
16.数据字典——是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目录,包括数据定义。
用来描述数据项的可用性,来源和准确含义。
17.模型字典——是数据库中所有模型和软件的目录,包含模型定义,模型功能,用于描述模型的可用性和功能。
18.模型库管理系统(MBMS)——为了对模型库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
包括模型属性库管理、模型生成、模型运行三个功能模块。
19.(1)结构化决策——是指对某一决策过程的环境及规则,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以适当的方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的决策。
(2)非结构化决策——是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
(3)半结构化决策——通常是指企业职能部门主管业务人员的计划控制等管理决策活动。
它多属于短期的、局部的决策。
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
20.专用DSS——是完成专门决策任务的计算软件和硬件系统。
实际上是执行支持系统的总称,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
21.DSS生成器——是由相关的一组软件和硬件组成的模块,其目的是提供迅速而方便的开发专用DSS的能力。
22.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事物,现象,过程或系统的简化描述。
23.模型的数据表示——是把模型看作是从输入集到输出集的映射,模型的参数集合确定了这种映射关系。
24.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用于支持经营管理中决策的制定过程。
25.数据驱动——从已有数据出发的数据仓库设计方法成为数据驱动的系统设计方法。
26.模型驱动——把数据跟处理分开,用单独的JavaBean封装数据,把处理类完全孤立成一个框架,用这个模型作为灵魂在驱动整个骨架。
27.关联分析——若两个或多个数据项的取值重复出现且概率很高时,它就存在某种关联,可以建立起这些数据项的关联规则。
28.时序模式——通过时间序列搜索出重复发生概率较高的模式。
29.聚类——把数据库中的数据划分为一系列有意义的子集。
30.分类——是找出一个类别的概念描述,它代表了这类这类数据的整体信息,一般用规则或决策树模式表示。
31.繁殖(选择)——从一个旧种群选择出生命力强的个体产生新种群的过程。
32.交叉(重组)——选择两个不同个体的部分进行交换,形成新个体。
33.变异(突变)——对某些个体的某些基因进行变异(1变0, 0变1)。
34.主管信息系统——是集中满足高层管理人员战略信息需求的系统。
35.OLAP的多维数据分析:(1)切片——在多维数组的某一维上选定一维成员的动作,或者说选定多维数组的一个二维子集的动作称为切片。
(2)切块——在多维数组的某一维上选定一区间的维成员的动作,或说选定多维数组的一个三维子集的动作称为切块。
(3)钻取——钻取是改变维的层次,变换分析的粒度。
它包括向上钻取和向下钻取。
通过向导的方式,用户可以定义分析因素的汇总行。
(4)旋转——是改变一个报告或页面显示的方向。
通过旋转可得到不同视角的数据。
36.Mintzberg关于高层管理者的研究和其他类似的研究表明,管理者常扮演的3类角色:人际间的角色,信息的角色,决策的角色(核心)。
37.数据挖掘的对象包括: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空间数据库,时态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互联网Web数据源。
38.对模型的工作有2类——建立模型,使用模型。
39.决策问题的5个构成要素:决策人,决策目标,决策方案,后果集,信息集40.决策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收集材料,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价,方案确定,实施的全过程。
41.西蒙认为决策过程包括4个阶段:信息,设计,选择,实现。
42.决策的分类:(1)按决策性质的重要性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操作型决策,或叫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
(2)按决策的结构分为: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3)按决策的对象和范围分为:宏观决策,微观决策。
43.5种主要的决策模式:理性模式,主观效用模式,过程型模式,满意决策模式,组织和策略决策模式。
44.3种常用的结构化决策模型:决策影响图,决策树,决策表。
45.DSS的三系统结构: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
46.IDSS四系统结构: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用户接口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
47.决策支持系统开发过程的8个阶段:问题规划调查系统分析和概念设计系统设计系统构造,系统集成系统实现文档维护适应48.DSS的3个技术层次——专用DSS,DSS生成器,DSS工具。
49.按照模型的表现可将模型分为:物理模型,定量模型,仿真模型。
50.数据挖掘的六项任务:关联分析,时序模式,聚类,分类,偏差检测,预测。
51.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分为六类:归纳学习方法,仿生物技术,公式发现,统计分析方法,模糊数学方法,可视化技术。
52.归纳学习方法包括:信息论方法(ID3方法),集合论方法。
53.仿生物技术包括:神经网络方法,遗传算法。
54.遗传算法的3个基本算子:繁殖(选择),交叉(重组),变异(突变)。
55.知识的表示形式:产生式规则形式,谓词逻辑,模糊逻辑,框架,语义网络,过程性知识,剧本。
56.专家系统是一类程序系统,可概括为:知识库+推理机。
57.现代决策理论的2个基本特征:(1)决策是管理的中心,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
(2)在决策准则上,用满意性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
58.西蒙曾指出,组织中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能就是做决策。
59.20世纪70年代末,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重点逐渐转移到了信息处理和决策支持上,由管理信息系统发展为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则把管理信息系统和模型辅助决策系统结合起来,将MIS的数据处理与模型的数值计算融为一体,提高了辅助决策的能力。
60.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首先提出“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80年代,决策支持系统迅速发展并成为新兴的计算机科学。
61.西蒙认为,今天关键性的任务不是去生产,存储或分配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高级加工处理和科学管理。
今天的稀有资源已不是信息,而是处理信息的能力。
62.信息管理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处理的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模拟和扩展人类的信息处理和知识处理功能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学科。
它重在研究信息和知识的收集,分类,组织,加工,传递,检索,分析和服务的理论与技术。
63.数据库子系统包含的3个层次:应用级——为决策者设计的专用的或共享的模型子系统;生成级——用户是DSS的设计人员;工具级——专用的或通用的软件(图形/文字处理工具,构造模型软件)。
64.系统集成的3个层次:(177页)(1)DSS的单元集成——网状结构,桥式结构,分层结构,塔状结构。
(2)DSS部件集成(3)多系统集成65.数学模型包括:(1)原理性模型——定律,公式(行星运行/牛顿经典力学三大定律,相对论)(2)系统学模型——系统动力学,大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系统识别,系统控制,最优控制,创造工程学,目标决策分析。
(3)规划模型——(非)线性模型,动态规划,目标规划,更新理论,运输问题。
(4)预测模型——定性预测(主观):特尔斐法,情景分析法,主观概率,对比法定量预测:趋势法,因素相关分析法(如回归法),平滑法。
(5)管理决策模型——关键路线法,计划评审技术,风险评审技术,层次分析法(6)仿真模型——蒙特卡洛法,KSIM模拟,微观分析模拟。
(7)计量经济模型——经济计量法,投入产出法,动态投入产出法,回归分析,66.模型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213(1)子程序库:(2)模型软件包:(3)模型管理软件:(4)人工智能管理方法67.多维表模型的3种形式:(240页)星形模型;雪花模型;星网模型68.DSS与MIS的区别:(1)MIS是面向中层管理人员,为管理服务的系统。
DSS是面向高层管理人员,为辅助决策服务的系统。
(2)MIS是按事务功能综合多个事务处理的信息系统。
DSS是通过多种模型和知识的组合计算辅助决策。
(3)MIS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以数据驱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