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抗高血压药的研究进展学生姓名刘畅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专业药学层次专升本指导教师刘雪梅日期 2017年3月28日目录引言 (1)1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现状分析 (1)(一)全球抗高血压药市场现状分析 (1)(二)国内抗高血压药市场现状分析 (3)2抗高血压常用药物及其注意事项 (4)(一)利尿剂 (4)(二)β-受体阻滞剂 (5)(三)钙拮抗剂 (5)(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5)(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6)3抗高血压药物的发展趋势 (6)(一)抗高血压药的联合使用 (6)(二)高血压的药物基因组学或遗传学 (7)(三)靶器官保护 (7)(四)待解决的问题 (8)结语 (8)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浅谈抗高血压药的研究进展摘要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并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病变,导致脑卒中、主动脉瘤和冠心病等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一旦患上高血压就要终身用药,十分不便。
全球高血压患病群体正在不断增大,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当中,所幸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与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当中,先后出现了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抗高血压药物,并朝着联合用药、保护靶器官以及药物基因组学或遗传学方向发展,期望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给患者带来福音。
因此,本文将以抗高血压药为研究对象,从抗高血压药的市场现状、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及其注意事项和发展趋势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能为有效治疗高血压疾病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高血压药;市场现状;常用药物;注意事项;研究进展引言高血压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并发症严重以及终身用药的特点。
如何选取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对症治疗十分关键。
在临床治疗中,如能根据患者病情特点采用对症药物进行治疗是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以及死亡率的,能有效阻止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抗高血压药物疗法也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确切疗效、毒副作用小以及安全性高的药物,还有效拓展了治疗的范围。
当前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钙拮抗剂、α-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型受体阻滞剂等①。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高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也在向低龄化发展。
因此,对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1抗高血压药物市场现状分析(一)全球抗高血压药市场现状分析抗高血压药物市场规模一直持续增长,但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抗高血压单药的市场规模将缩小,而固定复方制剂的市场规模将会扩大。
如图1.1所示,全球抗高血压药品2002年达到19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到2010年时,规模突破3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5.8%,可见其增长强劲。
预期到2017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326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仍然达到1.2%,实为心血管疾病治疗药品的第一大品种。
①周之征,张若斌.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187-188.图1.1 全球抗高血压药品市场规模统计图②20世纪60年代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以利尿剂和噻嗪类药物为主,70年代后逐渐过渡到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拮抗剂,80年代转而开始利用钙通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类)③。
这些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是经过一线临床应用实证后获得确切疗效的,获得了临床医学工作者以及患者的肯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临床过程中发现,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日渐明显,不得不考虑新的更有效的新药。
90年代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因其更具特异性,没有普利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青睐,顺理成章地成为新一代很受欢迎的抗高血压药④。
自2007年以来,沙坦类抗高血压药销售规模开始持续增长。
据IMS 数据统计,在2010年-2013年随着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几个品种专利到期,并且市场上开始出现各种仿制药,从而引起沙坦类抗高血压药价格大幅下降。
但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到2015年,沙坦类抗高血压药仍然表现不俗,其中缬沙坦全年销售额达到64.91亿美元,奥美沙坦酯甚至还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从2012年的41.91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48.12亿美元,其余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也在10亿美元之上,如表1.1所示:②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③翟超娣,高利.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J].科技风,2013(15):33-36.④郑桂涛.抗高血压常用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8):41-42. 0501001502002503003502002年2010年2017年(预测)(单位:亿美元)全球抗高血压药品市场规模表1.1 2012年-2015年全球主要沙坦类抗高血压药品种销售情况统计表(单位:亿美元)⑤品种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缬沙坦93.3885.7674.8064.91厄贝沙坦29.2324.5418.4017.06氯沙坦钾35.2732.4830.3529.18坎地沙坦酯40.4135.2927.6224.25奥美沙坦酯41.9144.0946.0848.12替米沙坦31.6831.5230.4827.11合计271.89253.68227.72210.63(二)国内抗高血压药市场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也逐渐提高。
我国医疗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用药差距逐渐缩小,因而国内抗高血压药的市场份额得以快速增长,如图1.2所示,我国医院抗高血压用药销售规模从2008年的96.4亿元逐渐增长,到2013年时,其销售规模已经接近200亿元,增长率一直保持着两位数。
图1.2 国内医院抗高血压用药销售规模统计图⑥目前我国抗高血压药品种种类多,竞争也非常激烈,而沙坦类因其疗效确切,⑤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⑥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特别是对糖尿病、肾脏病以及心衰等并发症疗效明显备受欢迎。
其中,氯沙坦、坎地沙坦、缬沙坦等五个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品种已经列入国家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名录。
由图1.3可知,2013年我国各类抗高血压药品种中,沙坦类独占鳌头,达到36.10%;地平类紧随其后,达到32.60%;然后是洛尔类,占比15.30%;普利类和利尿类分别仅有8.80%和3.10%的占比。
图1.3 2013年国内各类降压药销售情况统计图⑦由此看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人群将会不断扩大,抗高血压药的市场规模仍然会持续增长。
而沙坦类、地平类和洛尔类抗高血压药将占到大半市场以上。
2抗高血压常用药物及其注意事项(一)利尿剂临床常用药物为氢氯曝嗓,AEI 达帕胺等,常单独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利尿剂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疗效颇佳,能起到很好的降压作用,因而适用于高血压II 级患者,特别是高龄而且没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谓是这一群体的首选抗高血压药⑧。
该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问题,应当以小剂量为主,这时候的⑦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⑧张珍.抗高血压药联合用药研究[J].中外医疗,2014(27):143-144.沙坦类36.10%地平类32.60%洛尔类15.30%普利类8.80%利尿剂3.10%其他4.10%不良反应很少,而不适宜长期大剂量使用,否则容易造成患者体内水电解质紊乱,血糖血脂出现异常。
该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高血脂症、低钾血症等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血脂血糖异常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男性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出现月经异常等症状,还可能影响到患者的肾脏功能。
因此,在应用利尿剂是,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根据个体情况采用加剂或者减剂,从而确保用药的合理性。
临床常用的利尿剂主要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常单独用药,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二)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并伴随有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各种心脏病变的并发症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心率和血压,增加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失眠、抑制患者心脏功能以及容易诱发支气管哮喘等⑨。
因此,对于患有哮喘、心动过缓等疾病的患者,是不能用β-受体阻滞剂来治疗高血压的。
抗高血压的β-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物有比索洛尔、心得安、卡维地洛以及比索洛尔等。
(三)钙拮抗剂钙拮抗剂是常用的抗高血压药之一,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之首选治疗药物,因为其临床应用疗效确切,不会对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造成影响,也不会影响到患者的血糖血脂的正常代谢,能够很好地舒张血管平缓肌,有效减少患者血管阻力,并增强患者的血液循环功能,从而达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和降压幅度,尤其是高盐饮食者和嗜酒者。
但钙拮抗剂也有其缺点,其不良反应常见于面热、水肿以及头痛等。
所以使用钙拮抗剂的时候,需要注意控制好用药剂量,讲求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钙拮抗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已经历经三代,第一代钙拮抗剂以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为主的普通制剂;第二代是以缓释制剂为主,同时加入了尼莫地平、尼群地平等非二氢吡啶类药物的缓释制剂;第三代钙拮抗剂克服了前面两代的缺点,在分子中引入新分子,苯磺酸氨氯地平就是其代表药物之一。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高血压药之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其独到之处,能够舒张血管,从而产生改善血管受阻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动脉和心室的舒张功能,防止出现抗动⑨关卫文,刘伟光,张国烈等.临床一线抗高血压药应用浅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270-271.脉粥样硬化,所以用药过程中对心率影响不大,具有很好的降压之效果。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一般适用于糖尿病、心衰以及心肌梗死等疾病。
但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有其缺点,容易出现血管性水肿、咳嗽以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恶化。
因此,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以及各个器官功能指标进行辩证用药,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培哚普利、依那普利以及卡托普利等。
但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一般不建议单用,效果不够好,所以常选择和利尿剂以及钙拮抗剂联合使用,但不可以和β-受体阻滞剂合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常用于有心衰、高血脂和糖尿病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以及高血脂型老年中度、高度高血压,但慎用于肾功能不全的妊娠高血压。
(五)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也是常用抗高血压药物之一,具有高度亲和力和特异性,能够与血管紧张素型受体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