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诵读:渔歌子
这首词的作者借这样一幅春江水涨、 细雨蒙蒙、渔翁迎风冒雨垂钓的画面,抒 发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江南春色 的赞美之情。
斜青桃西
风箬花塞
细 雨 不 须
笠 , 绿 蓑
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鳜 鱼
山 前 白 鹭
张 志 和
渔 歌 子
归衣肥飞
。,。,
张志和的哥哥 张松龄,他怕弟弟 不回家,呼唤他回 去也写了一首词。 体味作者的感情。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斜青桃西
风箬花塞
细 雨 不 须
笠 , 绿 蓑
流 水 鳜 鱼
山 前 白 鹭
张 志 和
渔 歌 子
归衣肥飞
。,。,
➢ 为什么渔夫“不须归”?
这首词写了哪些景 物?请大家再读读这首 词,把词中描写的景物 圈划出来。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小组合作,小结学法
今天我们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在学 习这首词?
拓展延伸
渔父 (唐)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快活如侬有几人?
展学作业(第一题为必选题,
后面三题任选一题)
1、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学李煜的《渔父》。 2、画一幅《渔歌图》,并在自己的渔歌图上 题写张志和的《渔歌子》。 3、词,最早是配着曲调唱的。喜欢音乐的同学可以 和家人配上合适动听的旋律把《渔歌子》唱一唱。 4、你想成为当代词人吗?试着用《忆江南》或 《渔歌子》的词牌名和格式,写一写你喜欢的一处 景物。
张志和16岁的时候,中了 举人,给皇帝写了一份折子, 他列了许多治国的良方,深蒙 皇帝赏重,于是皇帝封他做了 大官,并且赐名张志和,希望 他心志平和。通过预习,你对 作者还有哪些了解?
【词人简介】
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初名龟 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唐肃宗时 待诏翰林。后因事被贬,后隐居江湖。与 颜真卿等为友,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 钓徒。著书亦名《玄真子》。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 白鹭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
流水
鳜鱼
桃花流水鳜鱼肥
箬笠
蓑衣
斜风
细雨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九种景物:
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 蓑衣、斜风、细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 春雨垂钓图。
自读要求: 1、第一遍,不读错字,口齿清楚。 2、第二遍,正确流利,字正腔圆。 3、第三遍,试着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小练笔:在如诗如画的西塞山前…………
斜青桃西
风箬花塞
细 雨 不 须
笠 , 绿 蓑
流 水 鳜 鱼
山 前 白 鹭
张 志 和
渔 歌 子
归衣肥飞
。,。,
反复吟读诗歌,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位渔翁为什 么在这样的一个雨 天还不回家呢?
➢ 为什么渔夫“不须归”?
渔夫沉浸在这样一片桃红与水绿相映的 西塞山暮春风景中,整个天地浸在一片烟雨 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这里的“不须归” 是因为渔夫不想归,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 自在的生活情趣。
聊聊咱们的名字 张龟龄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渔歌子
鄂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执教 武汉市蔡甸区第五小学 陈艳明
“渔歌子”是词牌名,原来是唐代 坊间的名曲,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像 这样的词牌名还有“沁园春”、“水调 歌头”、“虞美人”……每种词牌名的 词都有固定的句式和格律,它和诗不一 样,它的句子有的长,有的短,所以词 又叫“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