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集中集约用海纪略

山东省集中集约用海纪略

山东省集中集约用海纪略-- 探索科学管海用海之路作者: 记者刘川时间: 2012-04-09 10:39:31 来源: 中国海洋报点击率: 973 收藏打印推荐分享| 字号山东半岛是全国最大的半岛,有3345公里的陆地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

作为海洋大省,山东在发展蓝色经济中有着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

从2007年开始,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海洋地质、海洋水动力、城市规划、港口航运、海洋区域经济等十几个学科的权威专家100多人次,沿山东半岛进行全线实地勘察,并到相关省市进行考察学习,召开20余次座谈会、讨论会,逐步形成“集中集约用海”的海洋管理理念。

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2次视察山东,作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决策。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集中集约用海是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打造蓝色经济的必由之路,该理念得到了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2010年,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规划》,提出了集中集约用海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沿海7市51个县(市、区),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

这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

规划中将海州湾北部、董家口、丁字湾、前岛、龙口湾、莱州湾东南岸、潍坊滨海、东营城东海域、滨州海域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在此基础上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中集约用海规划》进行了修改完善。

至此,山东省集中集约用海从理念到实践,正式深入开展起来。

2011年9月,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针对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坚持规划用海、坚持集约用海、坚持生态用海、坚持科技用海和坚持依法用海。

“五个用海”理念是对山东集中集约用海的肯定,使山东集中集约用海迈入快速推进阶段。

“集中集约用海是我省首创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用海新模式。

经过3年多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感到,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是一条科学管海用海的好路子。

通过对海洋空间资源要素实行优化配置,有利于节约自然岸线和海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利于实现全省宏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在上个月刚刚结束的全国海域管理工作会议上,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守信如是说。

集中集约用海集中,就是在布局上改变传统的分散用海方式,在适宜海域实行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开发;集约,就是在结构上改变传统的粗放用海方式,提高单位岸线和用海面积的投资强度。

集中集约用海就是要实现占用最少岸线和海域、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目标,体现了用海方式的根本转变和海洋生产力布局的重大调整。

‘五色岸段’划分法即用赤、橙、黄、绿、蓝五色,分别表示禁止开发、限制开发、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和渔业开发岸段。

禁止开发岸段包括各类保护区、重要地理标志灯所在岸线和邻近海域;限制开发岸段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岸线和邻近海域;优化开发岸段主要包括开发程度较高、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海湾岸线和邻近海域;重点开发岸段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的岸线和临近海域。

“9大10小”东省根据填海面积、涉海项目、投资规模、产业特色等因素,将集中集约用海区划分为“大集中”区和“小集中”区。

集中连片建设用海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投资额1000亿元以上的区域,选划为“大集中”区;集中连片建设用海5平方公里以上,投资额200亿元以上的区域,选划为“小集中”区。

据悉,到2015年,山东省“9大10小”集中集约用海区规划海陆总面积800平方公里,包括近岸陆地400平方公里,集中集约用海400平方公里。

到2020年,“九大十小”集中集约用海区规划海陆总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包括近岸陆地800平方公里,集中集约用海700平方公里。

9大集中集约用海区1 海洲湾临港产业聚集区2 董家口港口物流产业聚集区3 丁字湾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4 前岛高端制造业聚集区5 龙口湾临港高端制造业聚集区6 莱州海洋新能源产业聚集区7 潍坊滨海新城8 东营滨海新城9 滨州临港产业聚集区10小集中集约用海区1 石臼湾海洋装备制造业聚集区2 凤凰岛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3 凤城临港产业及核工业聚集区4 乳山湾临港产业聚集区5 石岛湾海洋能源产业聚集区6 烟台东部滨海新城7 套子湾临港产业聚集区8 蓬莱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9 莱州临港产业聚集区东营临港产业聚集区统筹发展区划规划是根本区划规划在集中集约用海中具有统筹协调作用,在集中集约用海前做好相关区划规划,可以促进近海有序利用,拓展深海资源有效开发,有利于规范各类海洋开发利用活动。

“我们加快修编了《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为集中集约用海提供支持;编制《山东省海岸保护与利用规划》,推出‘五色岸段’划分法。

”王守信说。

王守信表示,在用海平面设计上,全省的9大集中集约用海区基本上均采取离岸人工岛方式来规划建设。

“龙口湾在平面布局上,从一开始顺岸填海到2个人工岛,最后到16个人工岛;填海面积从80平方公里压缩到47平方公里,既保护了自然岸线,又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规划编制时,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制定的《关于编制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指导意见》中规定,有关市、县人民政府须报请省海洋与渔业厅审核同意后,再行启动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完成后要经过省级预审,并上报省政府研究同意后,再上报国家海洋局审批。

目前,山东省共预审通过了10个区域用海规划。

其中,龙口湾临港高端产业聚集区一期(龙口部分)和蓬莱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等5个区域用海规划已获得国家海洋局批复实施。

龙口湾临港高端产业聚集区一期的龙口人工岛群围填海工程已开通11个工作面,累计完成工程土石方量8500万方,形成围堰及施工通道100公里,有望成为全国集中集约用海示范工程。

优化布局科学选址是关键用海区域选址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地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能否良好发展的基础。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充分考虑选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五个坚持”为方针。

一、坚持生态优先。

充分考虑海洋地质、生物、水动力等自然条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海洋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把海洋生物资源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以及领海基点、重要地理标志、优质沙滩等特定海域保护起来,禁止填海。

二、坚持海陆统筹。

实施集中集约用海不是孤立地用海,而是要陆海统一规划,做到与土地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等有机衔接融合。

三、坚持区域统筹。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科学配置海域资源,鼓励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跨区域合理流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四、坚持布局集中和特色产业集聚相结合。

山东省打造海洋经济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形成临港产业聚集区、滨海新区、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等特色的海洋产业园区。

五、坚持适度有序。

区域建设用海不是片区越多越好,规模越大越好,科学适度是关键。

“我们将龙口湾等9个集中集约用海区确定为‘大集中’区,将蓬莱西海岸等10个集中集约用海区确定为‘小集中’区,形成了全省‘9大10小’集中集约用海区域格局,作为今后10年我省实施区域建设用海的总体目标任务。

”王守信说。

集聚优势政策引导是前提为确保集中集约用海规范实施,根据集中集约用海管理需求,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海洋综合管理,推进蓝黄两区建设的意见》《山东省区域建设用海管理办法》等文件。

2009年,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制定了《关于编制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指导意见》。

对纳入集中集约用海区的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海指标,优先安排国家和省重点项目,享受海域使用金减免等政策,支持海洋经济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形成,促进海洋产业的合理布局。

在审批用海项目时,除涉及民生及海洋环保型项目用海外,严格限制单宗分散用海项目报批,目前已退回集中集约规划区周边用海项目9宗,涉及用海面积320多公顷。

在项目的准入条件上严格把关,制定单位岸线和海域投资强度标准,更加注重岸线和海域的集约高效利用。

在申报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时,要做到集中集约用海规划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围填海听证等程序同步进行。

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围填海听证没有通过的,不予研究申报区域建设用海规划。

加强对大项目用海的审查,严禁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用海管理要求的项目在海上布局。

创新发展规范管理是保障实行“调控产业结构、严格项目准入、加强监督管理”3项管理措施和“项目审批管理、用海指标倾斜、主导产业优惠”3种服务手段,对入驻项目实施投资强度控制和园区产业引导,提升优势海洋主导产业。

建立日常监视巡查、定期联合检查、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用海单位定期报告和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等制度,采取指定监管、全程监控、层级监督等多种监管方式,加强对集中集约用海项目的监督管理。

要求项目单位在施工现场的不同方位安装远程视频监控设备,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调整监控设备布局,及时预防和发现违法用海行为。

多部门协作,推动工作开展。

王守信说:“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实施区域建设用海单靠海洋部门推动和海洋技术单位支撑是不够的,需要多专业、多学科协作。

我们要求规划编制和审议不仅要有海洋学科专家,还必须根据不同用海区域的功能定位特点,吸收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相关产业规划,以及地震、气象等领域的专家。

在系统内,海域、环保、海监、渔业、海洋咨询等相关处室单位共同合作。

系统外,我们还与发改、财政、交通、建设、土地等部门协调联动,联合出台相关政策。

”本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在线原文地址:/?optionid=663&auto_id=1828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