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接种应知应会

预防接种应知应会

预防接种应知应会
1、什么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2、2种减毒活疫苗如何接种?
答:2种减毒活疫苗可以在同一天、在不同部位接种,若不在同一天必须间隔28天.
3、疫苗开启后多长时间应废弃?
答:疫苗安瓿开启后,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应废弃,减毒活疫苗超过0.5小时应废弃。

bopv如未立即用完,则应置于2-8℃保存,当天内用完即可。

4、疫苗接种及皮肤消毒应注意哪些?
答:⑴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2)用75%乙醇进行皮肤消毒,不可用含碘消毒剂(3)要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cm
5、何谓预防接种“三查七对五告知一注意”?
答:“三查”
是指接种前查询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
查预防接种卡与儿童预防接种证
查疫苗和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效期;
“七对”
是指接种前核对受种对象姓名、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

“五告知”
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留观时间。

“一注意”
注意观察疫苗接种后反应。

6、预防接种注意事项及禁忌有哪些?
答:(1)、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接种;
(4)、对进行性神经系统患病儿童,如未控制的癫痫、婴儿痉挛、脑炎后遗症、进行性脑病和脑瘫,不宜接种疫苗;(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小儿不宜接种;(6)、处于哮喘、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急性发作期的小儿不宜接种;
(7)、既往接种疫苗后有严重不良反应的小儿不宜继续接种
以后的疫苗针次;
(8)、当孩子有腹泻时,尤其是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的患儿,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疫苗;
(9)、免疫球蛋白和灭活疫苗可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或以任意时间间隔先后接种。

免疫球蛋白一般不能和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具体间隔时间需参照相应的疫苗说明书;(不同免疫球蛋白的间隔时间说法很多,觉得具体以说明书为准比较好);
(10)、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接种;(11)、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7、疫苗的储存要求有哪些?
答:(1)、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2)、冷库和大容量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有一定的空间
(3)、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
(4)、疫苗不应放置冰箱门内搁架上。

8、接种单位在接收疫苗时应核对和记录的内容有哪些?答:疫苗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

9、什么是第一类疫苗?
答:(1)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
(2)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10、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答: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的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11、AEFI(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内容包括哪些?
答:基本情况、既往史、可疑疫苗情况、稀释液情况、注射器情况、接种实施情况、临床情况、其它有关情况、诊断或鉴定结论。

12、什么是免疫程序?
答:免疫程序指对某一特定人群(如儿童)预防相应传染病需要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剂次、次序、剂量、部位及有关要求所作的具体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