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保定轩宇集团拟建富康、现代改建项目,呈“口”分布,南北长为88.0m,东西宽为77.5m,地上5层,局部6层,地下1层。
拟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据设计院要求,采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方案。
要求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层划分及岩性特征
根据岩土勘察报告,场地地貌属华北冲、洪积平原,地基土共分为6大层和3个夹层,第①层为杂填土,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成因的地层,其岩性特征如下(详细资料参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①层杂填土:黄褐色,稍湿,稍密。
层厚0.50-1.30m。
开槽时清除。
②1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坚硬,层厚0.70-1.70m,层底埋深
1.20-
2.20m,层底标高16.93-17.87m,
f ak=150kPa,Es1-2=9.15MPa
②层粉土:褐黄色,密实,稍湿,层厚1.50-4.30m,层底埋深
3.40-
4.80m,层底标高13.65-1
5.63m,
f ak=140kPa,Es1-2=8.35Mpa。
③1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层厚0.30-1.50m,层底埋深
4.40-
5.50m,层底标高12.65-14.67m,
f ak=100kPa ,Es1-2=4.01Mpa。
③层粉质粘土:黄褐色,坚硬,层厚0.30-1.40m,层底埋深
6.50-
7.40m,层底标高11.67-12.56m。
③2层粉土:褐黄色,密实,稍湿,层厚1.50-4.30m,层底埋
深3.50-4.80m,层底标高13.65-15.63m,
f ak=150kPa,Es1-2=10.22Mpa。
④1层细砂:灰白色,湿,中密,层厚2.70-4.60m,层底埋深
10.00-11.60m,层底标高7.45-9.14m,
f ak=180kPa,Es1-2=25.00Mpa。
④2层细砂:灰白色,湿,中密,层厚1.00-2.80m,层底埋深
12.00-13.00m,层底标高5.45-7.06m。
⑤层粉土:褐黄色,稍湿,密实,层厚1.00-2.00m,层底埋深
13.00-14.70m,层底标高4.35-6.06m。
⑥层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最大揭露埋深6.00m,最大揭露层底埋深 13.00-14.70m,最深揭露标高-0.84m。
(二)水文地质条件
勘探最大深度20.0m,仅10#钻孔见地下水出露,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15.0m,标高4.16m,为潜水,含水层为⑥层粉质粘土。
因地下水位埋深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地基基础的不良影响,可不考虑液化影响。
根据勘察场地地周边无污染源,地基土无污染,根据经验地基土和地下水对建筑材料具微腐蚀。
3、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 建筑物基础平面图。
(2)《富康、现代改建项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保定华北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5)《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13(J)39-2003)。
4、夯实水泥土桩施工
4.1 施工技术要求
按设计技术要求执行。
施工前,按设计配合比取土(现场施工用土)及水泥拌合料。
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32.5,经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
4.2 施工工艺
4.2.1 测放轴线和桩位
轴线测放由建筑施工单位负责。
桩位测放由我院负责。
桩位布置与设计位置误差不大于5cm,经甲方或监理验收符合要求后方能施工。
4.2.2 成孔
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
桩孔深度不应小于设计深度,并保证孔径的尺寸符合要求。
桩孔直径允许偏差为-2cm,桩孔中心差为10cm,桩孔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
4.2.3 筛土
灰土桩用土原则上使用成孔取出的好土。
当土的含水量不满足生产要求时,应采取换土。
当土料不够时应选用其它的粘性或粉土。
其土料应过20—25mm筛或粉碎,防止大颗粒土块和杂物与灰拌合。
4.2.4 拌合与回填
过筛土与水泥拌合按1:6配制,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允许偏差±2%。
一般人工拌合时,拌合次数不少于3遍。
拌好的水泥土料需在两小时内填入孔内,以确保桩体强度。
4.2.5 夯实
为了保证桩体密实度和强度,采用机械夯机夯实,夯机就位时
要严格控制使夯锤中心与孔中心对准。
采用3填料3夯击的施工方法,每次投料厚度约50mm。
填料前先夯实孔底,然后分层回填拌合料并夯实。
4.2.6 水泥土桩自检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轻便触探检测桩体夯实质量,随机抽样量为总桩数的2% 。
30cm击数大于40击。
检查压实系数是否满足要求。
4.3 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桩位测放→成孔→夯实孔底(2击)→填料(3填)→夯实(3击)→……→
封顶→夯实
筛土→水泥土料拌合
5.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5.1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用水泥在施工前运抵现场并送检,其施工进度计划如下表:
5.2 施工人员及设备
按照工程施工工期、工程量及施工技术要求,投入人员、设备情况如下:
为在15天内完成工作,我单位拟投入长螺旋钻机3台,机械夯机3台。
施工人员20人。
5.3 保证措施
确保工期的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职责分明的项目经理部,加强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管理有序,并加强后勤服务系统和后勤保障。
(2)科学运用建筑流水施工技术,减少各施工过程的间歇时间。
(3)做好机械维修保养工作,缩短维修时间,合理操纵机器。
(4)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生产积极性。
(5)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6)合理布设场地,充分利用有效空间,认真拟定施工顺序。
6、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6.1 施工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该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该工程成立项目经理部及质检组,负责工程的生产组织管理、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
项目经理部机构如下:
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职责:
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负责整个生产的协调调度,保障工程在预定计划
内进行。
(2)技术负责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负全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各个环节的隐患,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3)生产安全组:制定施工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生产及现场的协调工作并全权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4)技术质量组:制定施工方案,质量检查、监督、现场施工管理。
(5)桩机组:机械、设备管理、成桩施工、按期保质完成生产任务。
(6)材料供应组:负责施工所用材料的供应、运输及储存。
(7)成孔作业组:负责保质、保量的完成桩孔的施工。
6.2 全面的质量教育
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所有入场施工人员积极认真的学习相关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明确技术要求,使所有人员牢固树立起“质量第一”的意识,同时由安全员作安全交底,消除麻弊意识
7.质量检查与验收
7.1 桩体夯实质量的检测
采用轻便触探检测桩体夯实质量,抽检的桩位在成桩过程中进行随机抽取,抽检的数量应为已成桩数量的2%以上,要求自桩顶向下作三步,每步300mm,每步的平均击数不应低于40击,当出现不合格品时,及时通知技术负责人,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7.2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原则上应为28天,当工期较紧时不应少于15天,根据甲方、监理、设计共同研究本栋楼载荷试验的点位。
7.3 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应提交资料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地基处理竣工报告
(2)夯实水泥土桩施工及竣工平面图
(3)水泥材料检验报告
(4)水泥土桩载荷试验报告
(5)设计变更通知书、事故处理记录
8、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施工前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管理及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2)施工期间、兼职安全员负责随时进行安全检查与监督工作,发现不安全因素或可能存在的隐患及时排除,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生产、生活用电,由电工专人负责,并应安置漏电保护器,并应符合安全用电的有关管理规定。
(4)各种设备的操作由指定上岗人员担任,对所用的设备、仪器及时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进处理。
(5)进场人员严格遵守甲方厂规、厂纪和卫生与安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