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害公共安全罪(3)

危害公共安全罪(3)


28.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
29.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30.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31 . 非 法 持 有 、 私 藏 枪 支 、 弹 药 罪
32 . 非 法 出 租 、 出 借 枪 支 罪
33








34 . 非 法 携 带 枪 支 、 弹 药 、 管 制 刀 具 、 危 险 物 品 危 及 公 共 安 全 罪
(二)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是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对于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有的只要实
危险犯 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就构成犯罪,属于

对于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则必须造成严重后果的,才构成犯罪,属于结果犯。
(三)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少数是特殊主体。 (四)主观方面有的是故意,有的是过失。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修正案三第1条、第2条和刑法第115条的规定处罚。
二、决水罪
决水罪,是指利用水的破坏作用,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
的行为。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决水”是指受到控制的水的自然力解放出来,造成水的泛滥。
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水患,
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从第 114条至第139条共26个条文,总计47个罪名。
1.放火罪 3.爆炸罪
4.投放危险物质罪
2.决水罪
5.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6.失火罪
7.过失决水罪
8.过失爆炸罪
9.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10 . 过 失 以 危 险 方 法 危 害 公 共 安 全 罪
11



(一) 放火罪
1、放火罪的概念和构成
放火罪,是指故意以引起公私财物等对象燃烧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1)客体是公共安全。
对象是体现着公共安全的财物。(包括私有财产)
(2)客观方面实施了放火行为。
解释“放火”。
燃烧的对象 ,主要是财物,也可能是财产以外的对象。
(3)主体是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35.重大飞行事故罪
36.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
37.交通肇事罪
38 .危险驾驶罪
39.重大责任事故罪
40 . 强 令 违 章 冒 险 作 业 罪 41 . 重 大 劳 动 安 全 事 故 罪 42 . 大 型 群 众 性 活 动 重 大 安 全 事 故 罪 刑 法 43.危险物品肇事罪
44 . 工 程 重 大 安 全 事 故 罪
经鉴定,手榴弹是在于光平与张洪春争抢过程中在双方手中爆炸的,爆炸的高度在170cm左 右,在双方争抢过程中意外引爆的可能性最大。
同年2月9日,史桂荣要求于光平、于光胜向其公爹及其夫妇下跪赔礼,于家未答应。2月10 日上午,史桂荣同张家及娘家亲戚约二三十人破门闯入被告人于光平家院中,叫骂达半小时左 右,并投掷石块,被告人于光平气急之下,从屋内拿出一枚私藏的手榴弹,拧开后盖掖在腰间 ,手持点燃的鞭炮从屋内冲出,想以此吓退对方,但未奏效,还遭到张洪春等人的围攻。于光 平见状,在大门处掏出手榴弹拉响,造成张洪春等三人死亡,二人重伤,五人轻伤,一人轻微 伤的严重后果。于光平右眼也被炸瞎,右手拇指被炸断一节。





12

破坏交ຫໍສະໝຸດ 通设施罪
13








14 . 破 坏 易 燃 易 爆 设 备 罪
15 . 过 失 损 坏 交 通 工 具 罪
16 . 过 失 损 坏 交 通 设 施 罪
17 . 过 失 损 坏 电 力 设 备 罪
18 . 过 失 损 坏 易 燃 易 爆 设 备 罪 19 . 组 织 、 领 导 、 参 加 恐 怖 组 织 罪
45 . 教 育 设 施 重 大 安 全 事 故 罪
46








47.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第二节 以危险方法 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一、放火罪、失火罪
案例导入
2005年12月 27日,某村民覃后志与同村村民覃某、张某因生活小事发生矛盾结怨而怀恨在心,遂起报复 之念。覃后志携汽油窜至该镇两河口村一河坝张某打砖处,乘张某及妻子、覃某及妻子等4人熟睡之机,将工 棚门用铁丝扭住后,把汽油泼浇到工棚内,然后放火点燃汽油,欲将张某等人烧死,覃、张等人合力将门撞 开后才脱离现场。覃后志的行为致当时在工棚内的4人受伤,1人重伤,2人轻伤,1人轻微伤。
并且希望或者放任水患的发生。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修正案三第1条、第2条和刑法第115条的规定处罚。
被告人于光平,男,30岁,农民。
案例导入
1997年2月7日,被告人于光平的儿子(8岁)和侄子(10岁)在玩自行车钢圈时,碰到本村 村民张洪庆的堂侄媳妇身上。张洪庆、史桂荣夫妇因此与于光平、于光胜发生口角,继而发生 撕打。撕打中张洪庆的头部被打破,后张洪庆被送往乡医院治疗。于光平的父母多次到医院看 望,向张洪庆及其父亲赔礼道歉,并找人调解,但未得到张洪庆的谅解。
20 . 资 助 恐 怖 活 动 罪 21 . 劫 持 航 空 器 罪 22 . 劫 持 船 只 、 汽 车 罪
23










24 . 破 坏 广 播 电 视 设 施 、 公 用 电 信 设 施 罪 25 . 过 失 损 坏 广 播 电 视 设 施 、 公 用 电 信 设 施 罪 26 . 非 法 制 造 、 买 卖 、 运 输 、 邮 寄 、 储 存 枪 支 、 弹 药 、 爆 炸 物 罪 27.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
第二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节 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一、概念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故意或过失地实施危害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
社会生产、工作、生活安全的行为。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
(一)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或多数 人的生命、健康、生产、工作、 生活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放火的动机可能影响量刑,但不 影响定罪。
2、认定
(1)要根据犯罪的结果正确选择法定刑。
(2)要正确区分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
刑法理论通说的“独立燃烧”说。
(3)要正确区分一罪与数罪。
3、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14条与第115条的规定处罚。
(二)失火罪
失火罪,是指过失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 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