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
罗杰斯:《心理治疗中人格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张日昇:你是不是挺委屈?
一、共情(empathy)
1.含义
❖对来访者所述情况的一种感同身受的理解, 体验对方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 神世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又叫共感、同理 心、神入、感情移入)
❖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准确表达。
2. 共情表达及层次
? ……你甚至有一点埋怨你的父亲……
2. 我和她是高中就认识了。自从她和男朋友分手后, 每天都和我约会。但是最近好像又和男朋友和好 了似的,我给她打电话,不是不在家,就是“我 最近比较忙”,而不愿意和我见面。我直接问她, 她只告诉我:“我和他现在只是普通朋友啦……”。 每到星期天,我一个人在家,就觉得特别无 聊……但是一想到她,就好像坐立不安似的。
心理咨询技能 (三级)
授课人:史慧颖 博士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第一节 建立咨询关系
❖ 咨询关系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 互关系
❖ 治疗联盟——人际关系 ❖ 人本观点 ❖ 80%的重要性 ❖ 适合各行各业
1.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 )的双重影响。 答案:咨询师与求助者
2. ( )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 • 答案: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 庆幸、欣喜 ❖ 你现在的状态让你和家长感到欣喜,因而
你也很庆幸当初选择了做手术,是吗?
? 你是不是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 出院以后,你各方面都有好转,心情很愉
快。你可以在保持现有状态下进一步恢复 到已往的正常生活。 ? 缺少亲人关爱 ? ……你担心失去这种感觉?
❖ 对感受的描述,注意不要用贬义词,如: 吃醋;嫉妒、蔑视、自负
❖ 伊根(Egan)把共情分为初级共情和高级共 情。
❖ 卡克夫(Carkhuff)把咨询者分反应分为五 个水平。
❖ 例子:
❖ 访:我已尝试与我的父亲和谐相处,但 的确行不通,他对我太严厉了。
❖ 水平1的咨询者: ❖ 我相信将来总会行得通的。(安慰和否认、回避) ❖ 你应该努力去理解你父亲的观点。(建议) ❖ 为什么你们两个不能和谐相处?(问题) ❖ 水平1的反应包括问题、安慰、否认、建议
❖ 讨论: 在咨询中,批评、指正是否一定不能用?
❖ 要谨慎使用,原则是: ❖ 咨访关系未建立好之前不用 ❖ 倾听期间不用 ❖ 尽量少用
❖ 提高共情的方法之一 ——丰富情绪词汇
常用词汇有: ❖ 沮丧、灰心、失落、委屈、愤怒、懊恼、
懊悔、无助、绝望、孤立无援、愤怒、 担心、不安、焦虑、伤心、难过
共情练习:
即:反映出求助者的希望或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但不要满足 这些需求,这就是设置界限反应。如:
访:我认为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似乎也没有一个人 认为我是特殊的。
❖ 设置界限常用在: 有被忽略背景的求助者 有冲动行为倾向的求助者
❖ 共情障碍
❖ 水平一:问题、安慰、否认、建议或回避 ❖ 简单的判断和评价:我认为那是错的 ❖ 空洞的说教和劝诫:年轻人应该…… ❖ 贴标签:你有自卑情结 ❖ 虚弱的保证:你一定能考一个好大学 ❖ 排斥消极情感:你不应悲观
❖ 水平3的反应有理解,又有求助者的情感。
❖ 例子: 访:我已尝试与我的父亲和谐相处,但的确行不通, 他对我太严厉了。
❖ 水平4的反应: 你似乎无法接近父亲,所以感到沮丧。你 想让她对你宽容些。
❖ 水平4的反应既有理解,也有指导(揭示)。
❖ 例子: 访:我已尝试与我的父亲和谐相处,但的确行不通, 他对我太严厉了。
❖ 愤怒、不服、不平衡、(担心、压力、威 胁、挑战)
❖ 对于他处处露手的表现,你感到特别愤怒 是吧?(你担心他夺走你在公司的地位)
? 那位新手的表现让你感到愤愤不定……同 时由于自己的才干得不到施展、不受器重, 也感到很沮丧、失落
? 觉得新手处处表现、抢风头,但没有那个 实际能力,因而感到气愤
4.自从出院以后,我感觉特别好。以前经常 感觉到的头疼、面部疼痛,现在都没有了。 早上起床时,感觉尤其心情舒畅。虽然还 没有恢复以前的正常生活,但是在帮着做 一些轻松的家务事了。觉得饭很香,连电 视都觉得很有趣。父亲和母亲都说我不像 以前那样萎靡不振了。我哥哥都说,父母 亲的抱怨都好像少了似的。我真的觉得还 是做了手术似对的。
或回避。
❖ 例子: 访:我已尝试与我的父亲和谐相处,但的确行不通, 他对我太严厉了。
❖ 水平2的咨询者: 你与父亲的关系正处于困难时期。
❖ 水平2的反应只针对求助者信息中的内容或 认知成分,忽视了情感成分。
❖ 例子: 访:我已尝试与我的父亲和谐相处,但的确行不通, 他对我太严厉了。
❖ 水平3的反应: 你尝试与父亲相处,但又不成功,因而感 到很沮丧。
❖ 注意在真正咨询时,先不急着提建议
二、积极关注(无条件积极关注)
1. 含义 是一种共情的态度,是指治疗者以积极的 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 即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及行为的积极 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
2. 说明
❖ 积极关注的出发点:如果你想帮助其改变, 你就必须相信他能改,而且他自身已具有 积极因素。
1.由于我父亲的工作变动,我又要转学了。 上次转学时,有别的同学欺负我。这次会 不会和上次一样呢?会不会又有欺负我的 同学呢?
❖ 焦虑、不安、担心 ❖ 由于以前的转学经历,对这次转学你感到
很不安,担心又有人欺负你是吧?
? 你让我想起了我以前上学的一些事情,你 有兴趣知道吗?(瞳孔放大,表示惊讶, 话语亲和)
❖ 水平5的反应:
你似乎不能接近父亲,所以感到沮丧,你 需要他对你宽容些。你可以采取这样一个 步骤,即向父亲表达出这种情感。
❖ 水平5的反应包含了4的所有,还包括了措 施——促进性的行动。(但不主张在接待 初期使用这一水平)
3. 共情反应的要领 ❖ 正确使用共情——尝试性口气 ❖ 设置必要界限——有助于访进一步反应
❖ 不安、烦躁、担心。 ❖ 她的态度让你疑惑,你感到不安(怕失去
她)是吗?(你想知道她对你究竟是何态 度)
? 你和她之间的暧昧关系让你很困惑…… ? 我想你一定是爱上她了,是吗?
3. 访,男,46岁。我们公司来了个新手,但 他好像什么都懂,什么事都想插一手,可 是他却不知道我陈某人,如果我也露一手, 一定比他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