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卷第1期 2012年2月 中原工学院学报 J0URNAL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0L0GY Vol|23 No.1 Feb.,2O12
文章编号:1671—6906(2012)01—0062—05
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工程咨询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
孙千里,雎永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郑州450011)
摘要:从隐性知识管理入手分析了我国工程咨询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以个人和团队为维度 的工程咨询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效果构建了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 了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工程咨询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隐性知识;工程咨询;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272.5 文献标志码: A DOI:10.3969/j.issn.1671—6906.2012.01.015
据统计,我国有各类工程咨询性质的企业3万多
家.目前,我国的工程咨询企业面临企业竞争、行业洗 牌、市场割据、国际同行涌入等巨大的国内外挑战.为 应对这种挑战,工程咨询业要积极实现转变,综合提高
企业竞争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
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谁掌握 了知识,谁就拥有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就能在市场 上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_1].据研究,对企业有战略价值
的知识,在企业内部主要以隐性知识的形式存在.因此
可以说,隐性知识管理已成为提升工程咨询企业竞争 力的关键因素.然而,现代工程咨询企业突出的问题就
是对自身的知识及知识结构认识模糊,对知识的管理 也存在不足,很多企业出现了知识过剩与知识短缺并 存的现象.因此,明确工程咨询企业的知识及知识结构
并对隐性知识进行管理,对工程咨询企业的发展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层次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 方法对隐性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考 察,并对工程咨询企业当前隐性知识管理的效果进行
评价.具体的方法步骤和主要内容如下.
收稿日期:2011—12—29 作者简介:孙千里(1987一),男,河南鹿邑人,硕士生. (1)构建层次结构图.采用层次分析法时,首先应
将问题条理化和层次化,构造一个层次分析的结构模 型.将分析的目标考虑的因素和具体指标,按它们之间
的作用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和最低层,绘出层次结 构图.
(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①构造判断矩阵.依据人们对于每一层次中因素
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的判断,引入合适的标度,用数值表
示,写成判断矩阵.本文采用Saayt的1~9标度方法 构造判断矩阵.
②进行层次单排序.根据矩阵理论,通过数学方法
计算,得出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即某一层次部分或全 部因素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的影响程度,并按照影响程
度的大小进行排序. (3)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综合评价值: ①划分评价等级.将评价尺度划分为若干个等级.
②构造评价矩阵.利用统计调查法,根据参与评审的
专家对某项指标所选择的相应评语个数构造评价矩阵. ③一级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对指标层的指标进行
评价,得出一级综合评价向量,即指标层指标对准则层
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
④二级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对准则层指标进行评 价,得出二级综合评价向量,即准则层指标对目标层指
标的综合评价结果.
第1期 孙千里,等: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工程咨询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
⑤综合评价结果.
2 实证研究
2.1评价指标的确立 首先是建立个人隐性知识管理指标体系.在前人
的研究基础上,从个人隐性知识的识别和挖掘2个维 度来构建个人隐性知识管理指标体系[2],在初步确定
了若干待筛选的指标后,经过问卷调查及人员访谈,最
终确定1O个二级指标,如图1所示. 其次是建立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指标体系.采取与构
建个人隐性知识管理指标体系相同的方法,从团队隐性 知识的识别及激励与保护2个维度构建团队隐性知识管
理指标体系,最终确定12个二级指标,如图2所示.
图1 个人隐性知识管理指标体系
图2 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指标体系
2.2 问卷设计和调查 根据所选指标,对每一指标设计1~2个问题,设 计出《隐性知识管理评价体系指标调查问卷》.本次问
卷调查选择25家工程咨询类企业作为调查对象,每家 企业发放问卷10份,共发放250份,回收219份,回收 率87.6 9/5,其中20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3.6 .调查
范围有效覆盖每家企业各个职位,其中高层1名,中层 2名,项目经理2名,基层员工5名.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23卷
2.3问卷结果分析
2.3.1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专家对各个指标的打分,计算指标的权重及 进行一致性检验. 首先是确定个人隐性知识管理的指标权重.其中, 个人隐性知识识别判断矩阵中 一5.046 3,CI一
0.O11 6,可推出CR一0.010 3<0.1,则CR满足一致 性要求口];个人隐性知识挖掘判断矩阵中 一
5.O15 3,CI=0.003 8,可推出CR一0.003 4<0.1,则
CR满足一致性要求.得到的准则层和指标层权重如 表1所示.
表1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评价指标值
其次是确定团队隐性知识管理的指标权重.其中, 团队隐性知识识别判断矩阵中 一7,CI一0,可推出
CR—O<o.1,则CR满足一致性要求;团队隐性知识 激励与保护判断矩阵中 …一5.042,CI=0.010 5,可
推出CR一0.009 4dO.1,则CR满足一致性要求.得 到的准则层和指标层权重如表2所示.
表2
团队隐性知识管理评价指标值 第1期 孙千里,等:基于隐性知识管理的工程咨询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分析
2.3.2计算指标评价值
首先确定评价等级和相应的评价尺度.由评价小
组确定评价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差,相应的
评价尺度集为:E一{E ,E ,E。,E ,E }一{1.0,0.8,
0.6,0.4,0.2}.
其次由评价小组分别评定工程咨询企业在个人隐 性知识管理和团队隐性知识管理各指标上的得分,评
价结果见表1和表2.
2.3.3计算综合评价值
首先对“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进行评价.
对评价因素“个人隐性知识的识别”进行单因素评 价,可得:
rO 268 67 m 2 n 7 n 1 0 0 7
A—wA b一 0.424 7 0.4曼O.6警0 090.2055 4 6 4 0
0 156 2 0 A—wA 一l。. 1 l l 0 o Q7 Q l 1。. 1 l 0 0 Q Q l 1. 1 l Q3 Q7 O 0 1
rQ 57 r O_270 5 O.552 2 0.126 7 Q041 2 O.009 57 A—Il{ ll Q 5 l f Q 104 0 O.391 9 0.419 6 Q084 5 0 l
1.O
0.8 0.6
0.4 0.2 同理,对“团队隐性知识管理”进行综合评价. 对评价因素“团队隐性知识的识别”进行单因素评
价,可得:
B1===WB ・RB,一(0.026 7,0.166 7,0.426 7,
0.373 4,0.067)
其中,i一1,2,3,4,5,6,7. 同理,对“团队知识的激励与保护”进行单因素评
价,可得: B2一WB ・RB 一(O,0.141 8,0.435 0,0.423 1,0) 其中,i一1,2,3,4,5.
对目标层进行综合评价,可得:
B一(O.013 4,0.154 3,0.430 9,0.398 2,0.033 5) 计算综合评价值,可得:
T2—0.561 4
2.4计算结果分析讨论
通过应用数据模型对工程咨询企业隐性知识管理 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其个人隐性知识管理的评价值为
0.719 0,介于良好和中等之间;团队隐性知识管理的
评价值为0.561 4,介于中等和合格之间.这说明该工 程咨询企业在个人隐性知识管理方面的工作较到位,
但仍有细节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退休或调离的员工的
隐性知识无法被传承问题;在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方面 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企业共享文化
的匮乏、企业信息平台和知识库的缺乏、激励机制的不
完善、部门间交流的不通畅等.
3 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建议
(1)完善企业制度,创建优秀企业文化.企业应针
对特定问题对企业文化层次进行重新评估,结合企业 发展实际,进行有效的文化变革.根据隐性知识管理对
企业文化的要求,创建符合隐性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
并制定相应的企业制度.
(2)促进企业员工思想转化.企业应积极引导公司 员工树立贡献知识、分享知识的观念,通过隐性知识管
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知识的积累与共享,实现员工 私有知识到企业共享知识的转化 ].以此为基础,提高
现有知识的重复利用率,从而提升项目的完成效率,创
建有效的知识创新氛围. (3)改革协作模式.企业应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过程
进行全面的规范和记录,从而使协作变得有序、直观、 主动.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改革传统的沟通与协
作模式,提高企业业务效率、降低沟通成本.
(4)构建外聘专家团队.企业应重视整合社会资 源,形成较为完备的外聘专家管理系统,通过强化组织
机构、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形成有效机制、实
施双向测评,对专家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借助与发
挥外聘专家对企业信息和知识库的贡献作用. (5)完善隐性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企业要不断完善
个人和团队隐性知识激励机制,依据企业特点,制定多
层次的隐性知识激励计划,不仅包括物质激励,
还应根 ・ 66 ・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2年第23卷
据需求层次,针对员工或团队的特点,实行有效的精神
激励.同时,借助知识管理架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
效保障组织内部知识的安全.
4 结 语
隐性知识是工程咨询企业知识的主体和核心,企
参考文献
Eli E2] [3] [4] 业形成竞争优势的源泉.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是工程咨 询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形成企业持续、快速知识创新的
关键.工程咨询企业必须认识到自身知识的特点和结 构,尤其是对隐性知识进行识别、挖掘、共享、转化和应
用,最终促进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达到企业竞争力的培 育和提升.
刘阳,王前,惠赘.隐性知识管理及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I-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531—535. 王培林.企业知识创造能力评价及其实证研究E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3):128—134. 李钊,赵金楼.项目型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I-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l(2):54—57. 徐福缘,程钧谟,綦振法.企业员工知识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体系EJ].科学管理研究,2004(1):85—88.
Strategy Analysis 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SUN Qian—li,JU Yong—we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450011,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firm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nagement of tacit knowledge.An evaluation system of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e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based on AHP is constructed, which from the dimensions of individuals and teams,then using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
uate the index system.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mpetitiveness an— hancement strategy fo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firm,which is based on tacit knowledge management.
Key words:tacit knowledge;engineering consulting;competi
tiv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