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终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化学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2016.12 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編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燃烧B.石油分馏C.大米酿酒D.金属腐蚀2.下列变化会放出热量的是()A.碘升华B.冰融化C.氯化铵溶于水D.氢氧化钠溶于水3.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加热的是()A.烧杯B.容量瓶C.蒸馏烧瓶D.试管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用铁锅炒菜比常用铝锅好B.遇氯气泄漏应顺风向低处跑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铁粉作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5.《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运用了硝石的()A.焰色反应B.氧化性C.还原性D.不稳定性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不易被腐蚀B.通常情况下,钢管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Ne和Na+的结构示意图均为B .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D.NH4Br 的电子式:8.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1molNaOH固体含有( )A.2N A个阳离子B.10N A个电子C.N A个氢氧根离子D.2N A个共价键9.下列有机物按系统命名正确的是()A.2,2﹣二甲基﹣3﹣乙基丁烷B.2﹣甲基﹣3﹣戊烯C.2﹣甲基﹣2﹣丙醇D.2﹣甲基﹣2﹣丁炔10. 下列说法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粗盐在空气中易潮解 B. NH4Cl与ZnCl2溶液用于金属焊接中除锈C.用热纯碱溶液去油污D.蒸干并灼烧FeCl3溶液得到Fe2O3 11.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括号中是杂质),使用NaOH溶液不能除去的是()A.MgO固体(Al2O3)B.Na2CO3固体(NaHCO3)C.MgCl2溶液(AlCl3)D.Br(Br2)12.实验室鉴别己烷、1-己烯和邻二甲苯,可选用的试剂是()A.溴水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和溴水D.溴水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13.实验室用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反应制备NH3,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装置甲:制备NH3B.装置乙:干燥NH3C.装置丙:收集NH3D.装置丁:吸收多余NH314.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常温常压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如果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A.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15.下列曲线表示F、Cl、Br元素及所形成物质的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16.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储气瓶,一个装有C2H4,另一个装有C2H2和C2H6的混合气体,两瓶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质量B.密度C.碳原子数D.原子总数17.在0.1mol/L的NH4Fe(SO4)2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H+、Ba2+、Br-、Ⅰ-B.K+、Na+、CO32-、OH-C.Cu2+、Al3+、Cl-、NO3- D.Ca2+、Mg2+、CH3COO-、SCN-18.向KOH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三种含氯盐:0.7molKCl、0.2molKClO和X。
则X是()A.0.1molKClO4B.0.1molKClO3C.0.2molKClO2 D.0.1molKClO219.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完全中和所需NaOH的量B.CH3COOH的电离程度C.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D.CH3COOH的物质的量20.X、Y、Z、W、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Y<W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C.R为氧元素D.X与Z可以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二、综合题1(本题共17分)磷化氢(PH3)、氧硫化碳(COS)、均可作储粮害虫杀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21.磷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列式_____________,核外有__________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其最外层有_____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这些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_____________个。
22.氧硫化碳中,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已知COS 与CO2的结构相似,试写出COS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S属于__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23.用硫酸铜溶液吸收PH3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CuSO4 +_____PH3+____H2O →Cu3P↓+____H3PO4+____H2SO4(1)配平上述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
(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当吸收2.2molPH3转移电子________mol。
氧硫化碳水解及部分应用流程如下(部分产物已略去):COS H2OIH2SNaOH溶液IINa2S△IIIM溶液+H224.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若M溶液中硫元素的存在形式为S2O32-,则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2(本题共14分)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26.H2和CO合成甲醇反应为:CO(g) +2H2(g) CH3OH(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在恒温,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2mol CO和1mol H2,1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含有0.4mol CH3OH(g)。
则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为_________;10min内用H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若要加快CH 3OH 的生成速率并提高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填一种合理的措施)。
27.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 2转化为甲醇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g )+3H 2(g )CH 3OH (g )+H 2O (g )+Q(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使CO 2和H 2(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发生上述反应, 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 3OH )与反应温度T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Q_____ 0(填“大于”或“小于”)28.如右图所示,利用缺铁氧化物[如Fe 0.9O]可实现CO 2的综合利用。
请说明该转化的2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
若用1mol 缺铁氧化物[Fe 0.9O]与足量的CO 2完全反应可生成__________mol C (碳)。
四、综合题3(本题共14分)某同学用含少量硫酸铁的硫酸钠固体,制取芒硝(Na 2SO 4 .10H 2O ),操作流程图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Na 2SO 4溶液沉淀滤渣结晶操作V操作 IV 操作 III操作 II10H 2O操作 I试样蒸馏水过量试剂 A适量试剂 B29.操作Ⅰ的名称是 ;操作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30.试剂A 为 ;试剂B 为 ,加入试剂B 的目的是 ,实验中加入适量试剂B 的实验方案为 。
31.操作Ⅴ的步骤依次是 (用编号填入)a .过滤b . 冷却c .蒸发浓缩d .蒸发至接近蒸干五、综合题4(本题共15分)某药物H 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X 反应 IAHBrH 2O 2C 8H 9Br BNaOH 水溶液△C 8H 10OCCu 、O 2△D①②新制Cu(OH)2,△酸化HCOOC 2H 5反应 IIGC 8H 8O 2E H 2△CH 2COOC 2H 5CHCOOC 2H 5OHCF催化剂,反应 IIICCOOC 2H 5H 2CH32.反应Ⅰ中X为烃,其氢的质量分数与苯相同,则X的名称。
33.写结构简式:A 。
D 。
34.写反应Ⅱ的反应条件:。
35.写出反应类型:A→B C→D 。
36.写出G→H 的化学方程式:。
37.写出两种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发生银镜反应②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③属于不同类别的有机物2016学年静安区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D D B A B DC C A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 D C A A C C B B C二、综合题1(本题共17分)21、1s22s22p63s23p3 5 5 4 (各1分共4分)22、第二周期ⅥA族极性(各1分共3分)23、(2)CuSO4 (1分) 4.8 (2分)24、H2S+OH-→S2-+2H2O (2分)−∆S2O32- +OH- +4H2↑(2分)25、25、2S2-+5H2O−→三、综合题2(本题共14分)26、0.4mol/L 0.04mol/L.min 增大压强(增加H2的量)(各2分)27、(1)(2分)(2)大于(2分)28、将CO2转化为C和O2;利用了太阳能;可循环使用。
(2分)0.1 (2分)四、综合题3(本题共14分)29、溶解(1分);烧杯、漏斗、玻璃棒(各1分,共3分)30、氢氧化钠(或NaOH);硫酸(H2SO4);除去操作Ⅱ中过量的NaOH;在滴加硫酸的过程中,不断用PH试纸(或PH计)测定溶液的PH至恰好为7(各2分,共8分)31、c b a五、综合题4(本题共15分)32、乙炔(2分)33、、(各2分)34、浓硫酸/加热(1分)35、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各1分,共2分)36、(2分)37、(合理即给分,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