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今校园团购看未来市场商机”、、课程调查设计概况1.选题目的团购——即团体采购,是一种集体购买产品的行为,由于采购量大,往往可以享受商家的一定价格优惠,并获得商家更好的售后服务。
计划以北京林业大学的大学生为基本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记录林大学生的团购习惯,分析团购市场的优势劣势及发展前景,预测“团购”对于目前互联网下兴起的电子商务产业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力。
2.选题背景介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3.38亿人。
在这3.38亿网民中,高校学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目前,各大中城市的高校学生参与网络团购的现象非常普遍,其网络团购的模式主要有自发团购模式和商业团购模式。
1.校园自发团购模式。
校园自发团购模式是高校校园团购的最初模式,是由高校团购用户通过高校论坛、MSN、QQ等网络工具自发组织起来就某一商品向商家进行批量购买从而获得优惠的团购方式。
校园自发团购有以下特点:发起人也是商品购买者,为了使自己能够以更为优惠的价格购买商品,所以通过网络邀请其他购买者组团前去购买;自发团购组织者通常具备较高的购买分辨能力和价格谈判能力;组织者除了享受到与他人同样的低价外,不会去获取额外的利益。
2.校园商业团购模式。
校园商业团购模式是现今高校比较受欢迎,较为流行的网络团购模式。
该模式借助专业团购网站,以第三方服务平台的形式提供网上交流平台和商品信息展示平台,从而为商家和高校消费者之间搭建了桥梁。
校园商业团购服务比较规范,团购的商品丰富多样,涉及高校消费者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
校园商业团购网站的特点如下:具有商业法人资格、网络运营资格以及团购谈判专家和售后客服人员;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与服务保障协议;通过会员制度保证团购活动的顺利开展,并且利用会员的信誉制度对会员进行管理。
2009年美国Groupon企业的快速发展,受到各方的普遍关注。
自2010年1月起,中国国内开始陆续出现一批模仿Groupon模式的团购网站。
继《2010年海外电子商务案例研究报告——Groupon案例研究报告》发布后,艾瑞咨询结合自身的数据产品、互联网行业的研究积累,推出此份专门针对中国网络团购市场的热点研究报告,以期对团购网站运营者、团购网站合作者及关注网络团购的第三方机构提够参考。
3.预期成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购物习惯,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我们是否能够规范团购行为,创立专门的团购平台供人们交易消费。
将“校园团购”推广到社区。
既能为人们生活提供便捷,同时也能够开辟一些新型职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
、、调查问卷见附件1、、数据统计表一:表二:市场营销学课程调查策划、、数据比较分析1.由北京林业大学登天家园论坛跳蚤市场的团购版块的热门贴抽样调查可以看出:(1)开团的短期性热门团的开团时间平均都在三天左右,开团周期通常比较短,其好处在于能够在购买者可承受的耐心程度内满足购买的需求,并且短期开团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加快每一团的循环,从而增加现金流,也迅速增加了团主及店家的口碑,这样良性循环,互利互惠。
即使碰到不好的店家和不负责人的团主,也可以因为交易场合的透明性而迅速得淡出市场。
(2)开团的价位特征不难发现,校内开团起价不高。
跟团人数越多,平均价格越低。
这基本符合了网购市场的一般规律:大家愿意在网上买一些较为便宜的商品。
在无法做到现钱现货的情况下,人们更希望买一些低价位的商品,即便是有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平台,如果碰到退货换货的情况也是非常让人头疼的(3)节约邮费由抽样数据来看,按每团8元邮费,每团参与者为15人来计算,这几乎要为整个团的省下至少100元的邮费。
并且因为位于同一地区的特殊性,也为快递公司节约了不少的人力、物力成本,他们可以将大批订单集中统一发货。
2.由北京林业大学登天家园论坛每日发帖量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2010年11月5日到2010年11月19日为期15天的抽样调查中,同学们在登天论坛的平均每日发帖数量为6632,在总数为56个板块的登天家园论坛中,团购板块的发帖数量为753,占到总数的11.36%,可见团购模块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而全校大约一万多名学生,每日6632的发帖量也能够说明了这个论坛在这个学校内的生命力:那么有足够多的人浏览并使用这个论坛,也有足够多的人使用“团购”板块来交易商品,说明团购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本校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了。
1.由本小组制作的抽样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结果分析(一)校园团购优劣势分析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新闻中心,进行的一项千人调查显示,51.3%的人参加过团购;46.0%的人认同团购代表着年轻人在网络时代一种新的消费模式。
而根据本小组在北京林业大学内所调查研究也表明,团购行为正以一种深入于校园生活的形式走近我们许多人。
随着校园团购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不难看出其逐步反映出的优劣势。
校园网络团购和其他网络团购相比,其优势如下:1.稳定的消费群体。
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是1998年的4.5倍。
从上述数据可见,我国大学生人数基数大,而且稳定,可以形成强大的购买阵营,有利于开拓网络团购的营销空间。
2.高校校园作为一个知识密集、文化层次高、思想活跃的地方,更易容纳新事物。
大学生有许多共同的兴趣和消费倾向,消费商品较单一,而且大学校园里的消费群体素质较高,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对网络消费等新兴模式接受较快,从而为开展网络团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他们尚没有实现经济上的独立,属于无劳动收入的群体,因此,购买商品时,价格因素总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网络团购正好符合了该消费群体的要求。
3.方便的物流配送。
随着城市规划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大学城。
在大学城内,各所大学学生的生活起居相对集中。
正是这种区域化优势,使一直困扰网络团购的物流配送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通常的社会网络团购,存在物流配送复杂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参加团购成员的居住地点分散,成员可能是来自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也有可能是来自不同的城市。
而校园网络团购使物流配送得到了相对的简化,从而使配送准确、及时,成本大大降低。
并且校园网络团购的物流配送还可以通过学生勤工助学的方式来进一步降低成本以推动网络团购在校园的发展。
除了优势,自然还有劣势,其劣势体现在:1、学生的社会经较少,辨别事物或事件真相的能力相对较弱,个别不法分子则利用这一点进行诈骗。
由于网络团购的沟通是在虚拟世界里进行的,不法分子会利用虚假的较大商品价格差额来吸引学生进行团购,提前是缴纳一定的定金,等到团购的人数到达相当的规模,他们便销声匿迹了。
2、学生进行校园网络团购,容易出现非理性消费和跟风现象。
往往网络团购的商品价格都会比一般零售价格低,甚至是低很多。
价格的诱惑会使一部分校园消费者进入一种消费误区,不乏有些学生因为觉得便宜或者觉得大家都在买而产生冲动性购买,而这种消费冲动带来的是浪费。
(二)从校园团购设想未来商业前景1.将团购行为推向社区学校与社区的共同点就在于人员、地域相对集中,方便发货、管理,节约了人力物力。
相比较高校的论坛市场营销学课程调查策划而言,作为社区的管理人员完全有能力以小区的名义创建一个专门服务于某一个社区以及其周边居民的“团购论坛”。
我们可以设想:在小区物业公司设立社区网络管理部,召集一批懂得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管理的人员对这个部门进行管理,面对整个小区的所有居民提供有关于衣、食、用、玩等各式各样的商品的交易服务,每日统一时间和地点付款取货,或者派专人送货上门,这可以完全参照现今高校团购的模式。
并在服务社区居民的同时,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维护网站费用。
下面我们做一个模拟,以一个社区100栋6层式建筑为例,这个小区的一共有1200户住户,以每家平均每周购买两次物品的量来计算,每次购买收取2元的服务费用,则可收取的服务费为4800元每周,再以月为单位收取类似于“会员费”模式的租金来维护设备,基本可以支持三至四名左右的管理服务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
如果人们能习惯这种购物模式,将生活中的许多需要去超市与大卖场购买的习惯改称为“集体网购”,那么这些服务人员的工资将变得十分可观。
对于用户来说既节省时间,也省钱(路费,油费,快递费等等)。
2.团购行为激发电子商务市场比起一般的“淘宝”,团购显得更加“价廉物美”。
这直接促使网购市场更以一种越发蓬勃的势头发展。
当现在这一批批“无产阶级”的大学生甚至是更为低龄化的中学生在几年之后正式走向社会,变成一名真正的“社会公民”,并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的时候,他们在大学阶段养成的网购习惯将不可阻挡得成为继传统购物模式后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为,并定会将其发扬,推广。
他们的购买力不容忽视。
、、总结体会“从当今校园团购看未来市场商机”调查问卷同学,您好!我们是经管学院的学生,这是一份有关于《市场营销学》的课程调查问卷,目的是调查同学们的团购习惯和喜好,进行校园团购行为的可行性分析从而预测未来电子商务市场的前景。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填写这份问卷,这大约将占用您五分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