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生物化学 血液生化

(医学)生物化学 血液生化


(前加速因子) 330 000

5.0~10
12~36

稳定因子
50 000

0.56~8
Ⅷ 抗血友病球蛋白330 000 肝、内皮细胞
0.2
12
Ⅸ 血浆凝血活酶成分
(Christmas成分) 57 000

4
12
Ⅹ Stuart-Prower 因子 59 000

6
48~72
Ⅺ 血浆凝血活酶前体160 000 肝
第二十章 血液生物化学
Blood Biochemistry
1
血液是循环于心血管系统中的流动组织,具有黏滞 性。血液与淋巴液、组织间液一起组成细胞外 液,是体液的重要部分。
血液的组成 血浆(plasma)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常用血液样品:
全血=血浆+有形成分(加抗凝剂)
血浆=全血-有形成分(加抗凝剂,离心,取上清)
10
正常血浆中清蛋白与球蛋白浓度的比值为1.5~2.5。
清蛋白与球蛋白浓度的比值下降(低白蛋白血症)的 原因: 1. 来源减少 营养不良,合成原料不足 合成能力降低,严重肝病肝功能不全的病人肝脏合成 清蛋白能力下降。 2. 去路增加 丢失过多:肾病、大面积烧伤 分解过多:甲亢、发热
11
二、血浆蛋白的功能:
10~35 30~35 0.02(成人) 2000~4000(胎儿)
运输视黄醇 抑制丝氨酸蛋白酶 运输脂类 运输T3和T4的主要蛋白 运输糖皮质激素 成人肝癌时增高
1500~4000 抑制丝氨酸蛋白酶 200~400 运输铜离子,Fe2+氧化酶活性
1000~3000 结合血红蛋白
500~1200 2000~4000 2500~4400 2000~4000
16
止血过程
17
(一)血液和组织中的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中 文 名 分子量 合成部位
血浆浓度(mg/L) 半寿期 (小时)
Ⅰ 纤维蛋白原 340 000

2000~4000
90
Ⅱ 凝血酶原
72 000

80~90
60
Ⅲ 组织因子
45 000 组织、内皮、单核细胞 0

Ca2+
90~110
Ⅴ 易变因子
5
48~84
Ⅻ Hageman因子
76 000 肝
30
48~52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320 000 骨髓
3~5天
前激肽释放酶
82 000

40
35
高分子量激肽原
108 000

70~100
6.5天
功能 结构蛋白 蛋白酶原
移出血液循环中的血红素 运输Fe3+ 运输脂类 参与凝血
10 参与急相反应 7000~15000 参与免疫反应
9
血浆蛋白的特点
① 除浆细胞合成-球蛋白外,其余绝大多数种 类的血浆蛋白都由肝细胞合成。
② 除了清蛋白外,其余的血浆蛋白几乎都是糖 蛋白。
③ 每种血浆蛋白有自己独特的半寿期。 ④ 某些血浆蛋白呈现遗传多态性
6
一、血浆蛋白的组成 蛋白质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固体成分,正常成人
血浆蛋白质的浓度为60~80g/L。
血浆蛋白种类繁多,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 清蛋白质分成:清蛋白(albumin)、α1-球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结果
左边接负极,右边 接正极。在pH8.6的 巴比妥缓冲液中, 蛋白质带负电荷, 向正极移动。结果 中各蛋白带已注明。 清蛋白染色最深, 泳动的距离最长,球蛋白的带最宽, 泳动的距离最短。
13
第二节 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溶解
Blood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14
血液中存在凝血因子、抗凝血因子和纤溶 系统,它们共同作用,既防止了血液从 血管流失,又保持血液在血管内正常流 动。
15
一、血液凝固
血液从血管破损中流出,引起凝血因子活 化,流出的血液中发生级联酶促反应,催 化血液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血凝块,这个过 程称为血液凝固。 血凝块堵住血管的破损处,阻止血液继续 从血管内流失,称为止血。止血是一个非 常复杂的过程。
种类: 尿素(urea)、尿酸(uric acid)、 肌酸
(creatine)、肌酐(creatinine)、氨基酸 、 氨 、多肽、胆红素(bilirubin)
测定NPN的临床意义: 反映肾功能。因为蛋白质、核酸分解代谢的终
产物,经血液运输至肾脏通过小便尿排出。
5
第一节 血浆蛋白
Plasma protein
血清(serum)=全血-有形成分-纤维蛋白原
2
血管内的血液(血浆和细胞)
3

全血含水77%--81%

血浆含水93%--95%

气体
的 化
O2、CO2、N2

可溶性固体
成 分
蛋白质
非蛋白氮

维生素
脂类
无机离子
4
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即血液 除蛋白质以外的含氮物质。
NPN(non-protein nitrogen) : 非蛋白含氮化合物所含的氮量称之为非蛋白氮
分子量 (kDa)
55 66
21 54 220 58 52 72
725 132 85
60 89 3000 340
110 150~950
血浆浓度(mg/L)
生物学作用
150~350 运输甲状腺素、视黄醇等 40000~50000 维持胶体渗透压、运输胆红素、脂肪酸
30~60 850~1850 28003870
3. 参与凝血与溶纤的蛋白
凝血酶原、纤溶酶原、凝血因子VII、VIII、XII、XI、IX、X等
4. 免疫防御蛋白 IgA、IgD、IgE、IgG、IgE,补体C1~9等
5. 蛋白酶抑制剂
1-抗胰蛋白酶、2-巨球蛋白、抗凝血酶III等
6. 激素
胰岛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7. 急性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2- 酸性糖蛋白
8
人类正常血浆蛋白
蛋白质
前清蛋白(运甲状腺素蛋白) 清蛋白 1-球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1-抗胰蛋白酶 -脂蛋白 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 运皮质激素蛋白 甲胎蛋白
2-球蛋白 2-巨球蛋白 铜蓝蛋白 结合珠蛋白
-球蛋白 运血红素蛋白 运铁蛋白 -脂蛋白 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 C-反应蛋白 IgA、D、E、G、M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维持血浆正常的pH 运输作用 免疫作用 营养作用 血浆中酶的催化作用 参与炎症反应 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
12
血浆蛋白的成分
1. 载体蛋白 前清蛋白、清蛋白、脂蛋白、运铁蛋白、视黄醇 结合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
2. 酶
对氧磷脂酶-1、芳香脂酶、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胆碱 脂酶、铜蓝蛋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