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第二课时)-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第一节(第二课时)-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作业布置
实验报告册
板书设计
实验1: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一、长度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2.长度单位二、时间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2.长度单位
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测量对象
长度பைடு நூலகம்
宽度
课本
作业本
实验:2.练习使用秒表.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阅读P12“方法”——秒表的正确使用。
总结:正确利用秒表:1.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难点
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如何使用时间的测量和正确读书,误差。。
教学方法
启发法、归纳法、观察法,探究法
实验器材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课本书,作业本、手表、钟、停表、秒表
内容与实验过程
学生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观察】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仔细观察:(1)零刻度;(2)量程(3)分度值。汇报观察结果。并对老师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4.用秒表的时间
教研组长签字
集体备课
组长签字: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沙雅县古勒巴格镇中小学探究实验教案
学段:初中 学科:物理八年级(上册)
课题
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
课型
实验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2018.8.30
实验目的
1、知道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3、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商单位制中时间单位“秒”。
4、会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工具测量时间。
师:量程是指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间的长度,也叫最小刻度。刻度尺以外还有精确度高的测量仪器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实验:1.练习使用刻度尺
【观察与思考】引导学生阅读P12“方法”——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总结:正确利用刻度尺:1.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5、知道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实验原理
会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工具测量时间正确使用刻度尺
重点
1、用 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2.使用秒表的时间
测量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
测量
对象
测量对象长度
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成员1
成员2
总结
一、长度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2.长度单位
二、时间的测量1.常用测量工具2.长度单位
三、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测量对象
长度
宽度
课本
作业本
一、仔细观察秒表:
(1)零刻度;(2)量程;
(3)分度值。
正确利用秒表:
1.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