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宣告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镇压反革命运动♣C.“三反”、“五反”运动♣D.抗美援朝运动( D )2、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 . 以阶级斗争为纲♣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C. 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3、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的方针是♣A.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B.积极领导,稳步发展♣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A )4、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发展国民经济,三者间的顺序为♣A. 重、轻、农♣B. 农、重、轻♣C. 农、轻、重♣D. 工农业并举( C )5、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农业由A. 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B. 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C. 集体土地公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承包制D. 地主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国家土地公有制( B )6、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强决心通过立法形式表达出来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反分裂国家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 )7、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颁布♣D.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D )8、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C )9、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表现为♣A. 革命性和妥协性♣B. 主动性与被动性♣C. 剥削的一面与接受改造的一面♣D. 进步性与顽固性( C )10、毛泽东提出对待古今中外一切文化成果的正确方针是♣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去粗取精、去伪存真♣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裁♣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 )11、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C )1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 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C )13、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文章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 )14、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B.《二月提纲》的通过♣C.《五一六通知》的通过♣D.《十六条》的通过( A )15、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A. 中共十一大上♣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C.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D. 中共十二大上( D )1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A. 统一战线 B. 独立自主♣C. 实事求是 D. 群众路线( C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A.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B.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 )多项选择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 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走向社会主义的中介和桥梁B. 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C.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D.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A B C D )2、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A. 百花齐放 B. 百家争鸣♣C. 古为今用 D. 洋为中用(A B C D )3、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在80多年的时间里,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做的三件大事是♣A.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B. 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C.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D.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A C D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的主要依据有A.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存在着两面性B. 中国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C.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D.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实施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A B C D )5、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有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C. 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D. 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A B C D)6、“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这是1976年4月贴在天安门广场的一首无名诗,这首诗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A.誓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信息♣B.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呼声♣C.抵制“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决心♣D.彻底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志( B C )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B D )8、下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正确的有A.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B.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C.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D.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A B C D)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A.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B.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C.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D.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A C D )10、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程和经验时指出,新时期♣A. 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B. 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C. 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D. 最有效的方法是稳步前行( A B C D )判断题、问答题1、从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的社会基础上看,他们是政治联盟性质的政党。

♣错。

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

他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因此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错。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地主阶级,帝国主义的矛盾。

人民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的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到1952年底,当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的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已经解决,而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个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简要评述其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一五计划的实施,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为了加紧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宪法。

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这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人民的意志,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4、简述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

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而且,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有很大的依赖性,不可避免地要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

③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④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受到西方国家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封锁和遏制。

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

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错。

1949年新中国成立,此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尚未完成,所以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

6、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①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它对生产力的发展直接起到了促进作用。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农业和手工业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这就使社会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为在社会主义条件先取得比资本主义更快更好的现代化发展速度铺平了道路。

7、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对。

《正处》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两类社会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前者是对抗性的,后者是非对抗性的。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虽然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但是敌我矛盾已非社会主要矛盾,而这时人民内部矛盾突出起来,因此,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此时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8 、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社会基本矛盾就消失了。

错。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但是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

9、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何在?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做了思想理论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