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案)
【教学理念与目的】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深入进行崇高理想、科学信念的教育,是要使大学生明白,确立怎样的理想信念,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且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正确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明确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充分理解理想信念对人生特别是大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和意义,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贡献力量;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全面把握理想转变为现实的条件,在实现共同理想奋斗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理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2、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3、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4、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5、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内容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视频、字幕、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学生以丰富、直观、感性资料和生动的现实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
同时,辅助运用启发法、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引导和启发学生明确应该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过程】
以大学生对曾有的理想的思考引入课程。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
理想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的社会本质属性和主体性的鲜明表现,具有现实可能性、具体历史性(差异性)、阶级性、超前性、实践性等鲜明的特征。
3、理想的类型
从理想的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可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
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可分为近期理想与长远理想。
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可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可分为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4、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它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与统一。
5、信念的特征
稳定性、亲和性、多样层次性。
6、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如影随形,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二、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意义和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支撑人生的精神支柱
4、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三、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1、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表现在“三个坚定”上。
第一,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第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2、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
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阅读经典原著,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坚信其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四、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首先,立志当高远。
【名人名言】
其次,立志做大事。
最后,立志须躬行。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这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一方面,理想来源于现实,但理想并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
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防止两种误区:一种是用理想否定现实。
另一种是用现实否定理想。
其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崇高的理想还需要坚定的信念。
最后,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实践是理想之舟,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理想。
以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作为总结,提出希望。
作业:设计大学四年的理想与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