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说课稿
榆林第二实验中学闫明
一、说教材
1、本节内容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二物理选修3-1第四章《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和电功率基础上进行的,可说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延伸,是分析各种电路(感应电动势的电路、交流电的电路)的基础,是电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本节我打算共用两个课时完成,这里我要说的是第二课时。

2、在教材中的地位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二物理选修3-1第四章《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功和电功率基础上进行的,可说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延伸,是分析各种电路(感应电动势的电路、交流电的电路)的基础,是电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而且,本节教材展示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实验科学,体现了用实验手段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3、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
根据以上对该节在教材中地位、作用的理解,高二学生经历了一年多的高中物理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实验观察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在知识储备(初中学习过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实验技能、思维方法方面等都得到一定锻炼,因此教师的恰当引导和师生间默契配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4、教学目标
①、基础知识技能方面:
A.知道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

B.通过实验得出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知道这种关系的公式表达和图线表达,并能从中得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及公式。

②、能力方面:
A.通过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分组随堂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实验研究,得出结论的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

B.通过研究路端电压与电流关系的公式、图线及图线的物理意义,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分析物理问题能力。

③、思想及情感方面:
通过亲身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探索和科学推理的物理思维品质;通过能力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的思维品质,能够变换、创设问题,从中理性地体会物理思维方法。

5、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新课标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重难点。

①.教学重点: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②.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得出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归纳出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的特点,我采取我省物理课改试验的“探究导学”教学模式(包含:观察研究式、实验研究式),以实验为探索问题的基础,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会观察,发展观察力,同时改分组实验为随堂分组实验,辅之于问题讨论法、引导――发现法,多媒体模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求科学结论,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从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规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

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结合理论推导,总结得出结论。

再通过课堂的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的关键:做好实验,突破难点。

路端电压与电流(或外电阻)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动手实验,学生通过探究从感性上认识这一规律,然后用公式加以解释,并引导学生讨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使学生熟悉直观地表示出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的图线。

学生自然而然的知道,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理论依据: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符合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

利用“探究导学”的教学模式,符合高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

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一)让学生学会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现象中探索出“新”的物理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

在实验中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对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如,研究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的实验。

(二)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法:在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路电压之和后,让学生自己推导出闭合电路路姆定律。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教学中以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主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宗旨设计教学程序。

1、概念回顾:
电动势E:数值上等于。

路端电压:。

内电阻r:。

2、设计实验测量电源(两节干电池串联后)两端电压,左图中U= V,右图中U= V 。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探究路端电压U 、电流I 与 外电阻R 之间的关系 a.设计实验电路图
b.将实物按所设计的电路连接好,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下对应的U,I 值填入表格:
c.画出U-I图像。

4、处理实验数据
(1)利用观察法处理表格中的第1 、2行和2、3行数据得出结论;
(2)用表格中数据画出U-I图像,观察图像得出结论;
5、得出结论:
(1) 路端电压、电流都与外电阻有关,外电阻R越大,U越大,;
(2)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像是;二者成一次函数关系,即。

6、思考与讨论
(1)从图中可以看出,路端电压U是随电流I的增加而。

(2)纵截距(即图像与纵轴的交点)表示此时电流为,此时电路处于状态。

路端电压U= 。

(3)横截距(即图像与横轴的交点)表示电路处于状态,此时
=短I 。

(4)该图像斜率k 的绝对值为 。

7、公式得出变形:
设计意图:由电动势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已知知识,引导学生来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样处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使学生学会用已知推导未知的一般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自主活动中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的能力真正提高。

8、实战演练: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动势E=1.5 V ,外电阻R=1.38 Ω,内阻r=0.12 Ω,求电路电流和路端电压。

设计意图:试探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训练并展示学生的书写步骤,规范学生的答题步骤。

9、成果收获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分享中巩固本节所学的知识点,并引导学生从探究过程中掌握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实验过程中方法技能的应用,让学生知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10、作业
①、必做:课本习题2、5题――写在作业本上 ②、选做:学案习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本节学习的知识分析习题,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通过公式的灵活应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外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的掌握。

U
U
11、板书设计
4.1 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公式:I=
r
R E
五、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探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整个课堂中,我主要是用“探究导学”教学模式,突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并且注意信息交换渠道、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

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生活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