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机关公文写作知识

行政机关公文写作知识

机关实用公文写作要领与要求做好机关工作,“说(讲话)、写(写材料)、做(办事协调)”是基本功。

文字材料是一个单位的脸面。

一个单位的材料写好了,就会成为品牌,既可以给单位赢得知名度,增添话语权、增加影响力,获得上级和兄弟部门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又能够不断地促进材料写作人员的文化底蕴的积累、思维境界的开阔、认识水平的提高,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

根据本人从事机关文字材料撰写二十四年来的心得和教训,并结合我委工作实际,重点介绍一下有关撰写汇报材料、领导讲话、政策意见和写作信息这四种文体的要领与要求。

所谓“要领”,就是要把握关键、抓纲谋篇,使纲举目张;所谓“要求”,就是提出的具体愿望或条件,希望得到满足或实现。

由于时间有限,只能作高度归纳,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一、撰写汇报材料汇报材料,指下级向上级领导机关以书面形式陈述工作情况。

它是上级向下级调查研究、以及和下级官员进行沟通互动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上级领导提供了一个考察下级的机会。

对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汇报工作的能力也是一种执政能力。

(一)撰写汇报材料的要领主要有三点:1. 用观点统帅材料。

力求用观点统帅材料,做到主题可以不新鲜,但视角不可不独特。

人的头脑是加工厂,没有材料不行,有了材料要经过加工,要产生观点,用观点统帅材料。

观点,就是视角的捕捉物,是这个材料区别那个材料的独特之处。

作为汇报材料,要有独特的视角,通过观察,形成自己的观点,用观点引发出有声有色的议论。

对今后的工作打算要讲远景,讲可能性。

讲远景,又有高的低的间作比较。

不能只讲一些数字和材料,只谈情况,罗列数据,开材料仓库,而不讲自己的观点,不进行差别分析,总之,材料文风要做到生动活泼。

从根本上说,有材料有议论,关键是要体现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领导干部汇报工作,不仅要通过丰富生动的材料显示出对工作的熟悉程度,还必须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示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层次,显示把握情况和局势的能力,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也为领导在更高层次上的决策提供思想资源。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汇报工作就做不好,汇报者就很可能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

2. 给人深刻印象。

力求给人深刻印象,做到内容可以不全面,但细节不可不突出。

千人一腔、万人同调,是汇报材料的大忌。

文件、文章、讲话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因此,写文章要有三性:准确、鲜明、生动。

世界上味道最好的调料,就是盐。

烹调高手最知道什么时候该放盐。

盐,放早了菜不香;盐,放迟了味道出不来。

细节就是文章里的“盐”,没有细节,材料就会贫血;有了细节,材料的就充满着生机,撩起阅读的兴趣。

可以说,细节的作用就在于它们能够把材料的观点倾向流露的更为自然,更为具体,进而加深材料反映事实的可信任度。

汇报材料重要的是要使人懂。

不仅要让人文字看懂、发言时要让人听懂,还应当尽量用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了解到的直观生动的具体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做到材料和观点相统一,让听者明白无误地理解清楚汇报人所表达的意思。

有什么办法使人听了不致忘记?首先,开头要鲜明,先声夺人,留下悬念,就连汇报材料的结尾惯有的“要求解决的问题”部分也要表述得精当得体;其次,讲存在的问题,要举事例,不举事例就就空洞,就是要有具体形象,没有具体形象,就没有生命,别人就不易懂;第三,观点要能服人。

能经得起推敲,让领导接受自己的观点,直接影响领导对自身工作的指导。

就我们而言,细节总是扎根在工业生产、经济运行、项目建设、节能降耗、全民创业和企业改革发展的土壤里,但是,如果对所写的对象和情况不十分熟悉,如果在写作过程中对细节的真实问题不予以高度重视,不反复推敲,大而化之,即使是写作高手,也难免会在细节上出现败笔。

成功的细节运用,可以使材料突破一般化、雷同化的框子,写出极具个性化的语言来,让工作汇报这类“官样”十足的材料照样生动起来。

3. 重点突出、要言不烦。

力求做到篇幅可以不求长,但风格不能不鲜明。

语言体现文章的风格,结构体现文章的层次。

篇幅一长,面面俱到,反而重点难以突出,暴露出语言的归纳能力弱,使领导强迫受训,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因为汇报工作的方法不同而效果也完全不同的事例,并不鲜见,落了个领导不满意、自己更委屈、任务没完成的结局。

所以要对文字不断地进行加工和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撮其要、删其余,再加润色”,在语言的锤炼上下功夫。

(二)撰写汇报材料的要求情况总是千差万别,谋发展、做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必须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找准结合部,唱好地方戏。

这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写好汇报材料的根本保证。

主要有四点要求:1.吃透上情所谓“吃透上情”,就是要把上级的精神弄明白,研究透。

换句话说,也可以叫认清形势。

因此,要认真学习、准确理解、全面把握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及时了解上级的最新会议精神和工作动向,了解基本要求,真正领会精神实质、明确主要任务,而不能各取所需、随意曲解、以偏概全,做到材料具有前瞻性;吃透上情,还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及其变化,也就是说对业务内的各项法规、政策一定要吃得透、拿得准。

例如,中央提出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就传递出一个信号,就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总目标可能会从“又好又快”向“又稳又好”转变。

所以,我们要多学习、多领悟,才能吃透精神,把握要领。

2.摸清下情所谓“摸清下情”,就是知道基层在想什么,盼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

因此,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努力掌握本地区的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企业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不断深化对国情、省情的了解和认识,就是对各方面情况要做到胸中有数,使各项工作建立在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

3.找准结合部所谓“找准结合部”,把握上情,明了下情,就是通常所说的“吃透两头”。

“吃透两头”是写好材料的起点。

上情不清,如同行船失去航标;下情不明,如同射箭没有箭靶。

因此,就是要把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精神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办法。

一方面,要善于把上级精神贯彻下去,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具体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另一方面,要善于把基层经验总结上来,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努力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智慧、实践中寻找答案,并通过总结提炼形成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面上的工作。

4.唱好地方戏只有结合得好,工作才能有新意,才能真正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在工作中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确保各项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并能给上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在一些节点问题取得突破。

(三)撰写汇报材料注意事项撰写材料的人员就是文字美容师。

工作时,就要像美容师打造美女帅哥一样精心打理经手的每一篇材料。

【美女总是“五官精致、身段优美、皮肤白白、头发卷卷”,让人赏心悦目、割舍不下。

写作材料也要如此,要有“闻之如是,也不觉神往”的意念,将材料写出“美女”效应。

】1.标题要醒目。

就是要做到“五官精致”。

大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就是材料的五官,尤其是大标题和一级标题是材料的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脸是性格的版图,也就是说眼睛是对内心的反映,眼睛会说话,脸就生动起来。

因此,要把最想表达的意思凝练到标题上来,让领导一目了然,准确理解汇报人最想表达的意见。

2.篇幅要得宜。

就是要做到“身段优美”。

最忌开头自然段过长,给人以压抑感。

要注意各个章节的篇幅基本均匀,不要过短也不要过长,要有比例,做到序次分明。

这里要提醒的是写文章有个潜规则,叫“无三不成篇”,就是说写了“一是、二是”,下面就没有了,给人以言犹未尽不完整之感,就是文章的缺憾。

3.印制要清爽。

就是要做到“皮肤白白”。

最忌发生排版、装订、纸张有污迹等低级错误,让领导心生厌恶。

附件编好号码,列一个详细的目录清单。

4.注解要充分。

就是要做到“头发卷卷”。

一般而言汇报材料因为汇报时间有限,篇幅不可能过长,因此,汇报时,还要掌握方法和技巧,要把许多要汇报的内容汇总到附件里去。

这样就必须事先准备领导在听取汇报时,对某一问题突然发问,提出一系列问号,为此,必须未雨绸缪,对领导可能要发问的地方,事先准备时就把原文中的句号,改为问号,特别是有关数字计算、政策出处、外省市县的情况等等,诸如此类,都要做大量详细的注解,细细梳理,条分缕析,条理清晰,以便汇报人从容不迫地对上级领导的发问及时解答释疑。

二、撰写领导讲话领导讲话与汇报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密不可分,要注意讲话材料遣词造句的口语化,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使得文字材料“活”起来,让文字材料中要表达的思想更准确、更鲜明、更生动,从而达到获取领导和有关部门重视与支持的最佳效果。

讲话是一种身份、是一种位置感、是代表一种水平,也是一种风格,撰写讲话最重要是要把握好“度”。

总体上与汇报材料写作别无二致,均可参照上述基本内容。

比较特殊的是,写领导讲话要注意把握三个环节:1.给谁写。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也如此。

领导的人生历练多样、性格和禀赋不同,工作经历和学习专业各异,导致了文风不一。

例如,有的领导性格豪放,感情充沛,最爱用排比句,如波涛阵阵,十分讲究气势和语流的贯通;有的领导性格温和,感情丰富,喜欢观点兼收并蓄、文风四平八稳;有的领导性格内向,感情细腻,用俗话来讲,就是喜欢把豆子磨碎了再吃,非常讲究细节的刻画,生怕漏掉了哪一小点。

给领导写讲话稿,不是自己给自己写文章那样信马由缰,因为讲话稿的所有权是讲这个话的领导的,他要负全责,所以写讲话稿要以领导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写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于写作人员来不得半点任性和自作主张。

时时要有位置感,也就是适合讲话者的身份,这就是度,时时要惦量这个“度”。

首先,必须适应领导的个性。

就像讲方言一样,形成有差别化语言体系。

时间长了,别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讲话是哪位领导做的;其次,要和领导在思维领域保持交流互动。

所谓“互动”,就是你对问题的认识与想法、写作意图,要让领导知晓;领导的新思维你注意及时领会,有耐心、要用心,只能意会,慢慢久了你就会琢磨出门道,自有心得,你要领会,特别是领导往往比写作人员了解上面的政策多,掌握的动态新、收集基层的情况详,如果写作人员跟不上领导的思维,情况已经变化了,你还在用老一套,领导就会不满意,自己的那些锦绣文章就像“草丛里的葫芦,没见着阳光就老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成了无用功。

互动,对于写好材料非常的重要。

因此,一定要注意及时向领导汇报你的最新思想动态,不能拖太长时间,领导表面不说,其实都放在心上。

第三,根据领导修改意见,反复修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