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神经阻滞技术
• 神经阻滞下采用镇痛/镇静辅助,消除 患者焦虑,提高了神经阻滞的效果。
术后镇痛和功能锻炼
术后镇痛的意义在于消除手术创伤所 致的疼痛,消除或减轻创伤的应激反 应,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准备工作——术前访视
• 了解病情,进行客观评估(ASA评分) • 了解手术范围,手术时间 • 有无药物过敏史,精神状态,实验室检查结果 • 看穿刺部位体表标志是否清楚,有无感染、畸形 • 与患者沟通,争取理解与配合 • 术前用药及禁食情况
• 尺神经为腕部尺侧屈肌收缩; • 桡神经引起手伸肌收缩; • 肌皮神经诱发肱二头肌收缩。
通常阻滞每支神经需要10ml局麻药。 神经刺激器定位以肌肉收缩为客观指标,无 需病人主诉,为使病人在应用刺激器时保持 镇静,可给予咪达唑仑 2~5 mg,芬太尼 50~100μg。
神经刺激器的工作原理
当电流剌激神经纤维时,神经 细胞膜发生去极化,产生动作 电位(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 维传向它所支配的骨骼肌纤 维,通过神经肌肉的兴奋-收 缩耦联,出现一次肌肉的快速 收缩和舒张
神经刺激器
有一台主机及各种绝缘穿刺针。 神经刺激器的要求: 连续的输出电流,由低至高的可调输出 流范围,并在刻度盘显示数字。 清晰的电流极性标记。 刺激频率较短。
臂神经丛在四个部位比较集 中:前、中斜角肌之间的肌 间沟,锁骨上中点,锁骨下 中点和腋窝。
臂丛的感觉支配区域
上臂内侧皮N 前臂内侧皮N 尺N
腋N
前臂外侧皮N 桡N
肌皮神经 腋 神经 正中神经
尺 神经 桡神经
肱二头肌、喙肱肌 旋后位屈肘
三角肌
肩外展
桡侧腕屈肌、拇短 深屈肌桡侧腕屈和
屈肌及第1~3指
2020/6/5
神经阻滞进展的原因与条件:
• 1. 门诊手术的扩大 • 2. 临床的需要 • 3. 术后镇痛和功能锻炼 • 4. 神经刺激器的应用,超声的应用 • 5. 新局麻药的应用
临床的需要
• 病人的安全 神经阻滞对机体影响小, 用于不适宜全麻及椎管内麻醉的病例
• 常规手术也要求术后早康复,缩短住 院时间。
外周神经阻滞临床应用
脊 神 经 体 表 分 布
脊神经体表分布
上肢神经解剖
肌皮N
桡N
尺N
正中N
尺N
A
前臂中间皮N
V
前斜角肌 胸锁乳突肌
隔N
臂丛N 锁骨下A、V 腋A、V
臂丛神经解剖
臂丛神经由颈5-8及胸1神经 的前支组成,也有少数臂神 经丛含有来自颈4或胸2脊神 经腹支的小分支,支配上肢 的运动及感觉。
2) 设置电流强度为1~2 mA,刺激频率 为1~2 Hz。通过观察拟阻滞的神经支 配的肌肉收缩,确定刺激针的位置。
3) 减少电流降至最低强度(低于 0.5 mA或0.3 mA),肌肉仍有明显 收缩,即认为穿刺针尖靠近神经, 注入1ml局麻药,肌颤消失;在注入试 验量后,增加电流至1~2 mA肌肉无 收缩,即可注入全量局麻药。
外展、前臂旋外展
拇指、屈第1~3指
尺侧腕屈肌及第4~5 尺侧腕屈和外展及
指深屈肌
屈第4~5指
肱三头肌、桡侧腕 桡侧腕伸和外展和
伸肌、伸手指伸肌 手的背屈及指的伸
伸肘
展
操作方法
• 肌间沟法 • 腋路法 • 锁骨上法 • 锁骨下法
斜角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 是臂丛阻滞中最靠近头端的方法
• 前中斜角肌间隙,环状软骨水平。 • 穿刺针指向尾端和背侧。
贝朗公司生产的STIMUPLEX DIG神经刺激器,并配有多种型号、 规格的绝缘刺激针。
电流冲动范围 0~5.0 mA,可调; 冲动频率:1或2 Hz; 冲动宽度:0.1 msec, 分辨率:0.01 mA或0.1 mA。
操作方法
1) 将外周神经刺激器的正极通过一个 电极与病人穿刺区以外的皮肤相连, 负极与消毒的绝缘穿刺针相连。
应用神经刺激器通过皮肤一点 穿刺,即可分别阻滞这四支神经。
具体方法是 : 在肱骨中段,相当于上臂上、中三分之一 交接处, 肱动脉表面画一条线。通过该处动 脉表面进针,分别寻得四支神经(出现各 神经相应肌肉运动反应) 将各10 ml局麻药分别阻滞四支神经。
臂丛神经各支神经受电流刺激时 的临床表现
• 正中神经为腕部桡侧屈肌收缩和屈 指收缩;
三、注药 回抽无血后注入局麻药,腋窝呈梭行隆起 退针至皮下再注 入局麻药2~3ml以阻滞肋间臂神经, 注药完毕内收上肢紧贴躯干,以利于药物扩散
肌皮N
正中N
尺N 桡N
腋入法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肱骨中段臂丛神经阻滞
肌皮N 正中N
臂丛A、V
桡N 尺N
在肱骨中段水平,有四支主要 神经即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 及肌皮神经分布在动脉周围。
中斜角肌 肩胛舌骨肌第一肋Βιβλιοθήκη V臂丛N A前斜角肌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Axillary block
一、体位 平卧,头偏向对侧,患肢外展90度,屈肘 前臂外旋90度,在腋窝触及腋动脉搏动最高点
二、穿刺 用两手指 确定腋动脉的同时,用针在动脉 上或下方刺入,直到出现落空感或诱发异感,松手针 随动脉搏动而摆动
适用于手术部位局限于某一或某些神经干 (丛)所支配范围并且阻滞时间能满足手术需要 者,既可单独应用,又可和其他麻醉方法如全身 麻醉、基础麻醉联合应用。
优点
• 操作简单,易学易懂 • 麻醉效果确切可靠、安全 • 对病人生理功能影响最小 • 保持病人清醒,维持正常的气道反射 • 有一定的术后镇痛作用 • 对麻醉设备要求不高,费用低廉
2020/6/5
器械准备
• 消毒的神经阻滞包 • 急救药物 • 急救器械 • 监护设备 • 建立输液通路
2020/6/5
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 中的应用
传统神经定位方法的不足
• 通过针刺神经诱发的“异感” 以及血管 旁法来定位神经,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及 完善率均较低
• 个人经验、解剖变异、病人不配合及主 观性等缺点常使外周神经阻滞的效果不 能令人满意
常用的神经阻滞技术
Regional block
2020/6/5
神经阻滞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作为麻醉学中的一个分支,经历 过几次兴衰。随着临床的需要, 近十多年来外周神经阻滞取得了 显著进展 。
概述
神经阻滞也称传导阻滞或传导麻醉,局麻药 注射于神经干(丛)旁,暂时地阻滞神经的传导 功能,达到手术无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