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PPT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PPT


刺入3—4 cm针尖进入软组织后, 连接充有3~4 ml空气的玻璃注射器,针 尖抵达黄韧带,右手注气感觉阻力增加, 当进针穿透黄韧带时,右手突然感觉阻力 消失,立即停止进针。
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射含1:20 万肾上腺素的局麻药4—5 ml试验剂量, 密切观察5 min。以后的操作与腰硬膜外 正中入路单次或连续给药方法相同。
这是本技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局麻药 可阻滞全部脊神经,使呼吸肌麻痹致呼吸停止,药物 从枕大孔进入颅内使患者意识消失。血管扩张引起血 压骤降,甚至心脏停搏。因此本操作必须在手术室或 具有同等条件的处置室内进行,应准备好抢救物品如: 升压药物,麻醉机及气管插管用品。
(3)药物误入血管:局麻药误注入硬膜外 血管,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 性反应,导致惊厥和心脏停搏。
(2) 体 表 定 位 : 先 以 示 指 摸 到 尾 骨 尖 , 用拇指尖从尾骨沿中线向上摸,可触到骶骨末 端呈V形或U形的凹陷,此凹陷即骶裂孔。于骶 裂孔两侧可触到豆大结节是骶角。
骶裂孔中心与髂后上棘连线呈一等边三 角形,可作为寻找骶裂孔的参考。
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椎,即硬脊 膜囊终止部位。
连接注射器进行抽吸并作阻力试验,如 抽出脑脊液则穿刺失败;抽吸有回血也不应注 药,以免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当确定刺入骶 管后,注入药液,总液体量可达30—40ml。
(4)注射液配方:骨注五号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1)穿破硬脊膜:意外穿破硬脊膜约占硬 膜外穿刺的l%。一旦穿破硬脊膜应停止操作。
(2)全脊麻:穿刺时针尖不得超过第2骶椎即髂后 上棘联线,以防误注入蛛网膜下隙,如将大量局麻药 注入可导致全脊麻。
(2)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及凝血功 能障碍者。
(3)颅内压增高。
【操作方法】
1、正中入路单次注药法
病人取侧卧位,屈背弓腰(图 1 ),术 者用左手拇指确认腰3~4间隙,常规消毒 后做一局麻皮丘,并作2—3 cm深层浸润。
用18~20号硬膜外穿刺针向头侧10º 角进针,穿过棘上韧带,进入棘间韧带中 层时拔掉穿刺针针芯,连接充有3—4ml空 气的5ml玻璃注射器,术者左手持注射器, 右手用阻力消失法继续进针。
图5纵剖面观向硬膜外隙置入导管示意图
退针后,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射 含1:20万肾上腺素局麻药4~5 ml试验 剂量,密切观察5分钟。
确定未出现注入血管或腰麻反应后, 追加注射所需局麻药剂量,一般为阻滞一 个皮区阶段用1—2 ml。
3、旁正中入路法 病人体位同上。 确认腰3—4间隙,常规消毒后,在腰3棘 突下缘,正中线旁开2~2.5 cm处作局 麻皮丘。选用l 8—20号硬膜外穿刺针, 与中线呈向头侧30º~l 0º角进针。
穿过棘间韧深层及黄韧带时,右手注
气感觉阻力增加,当进针穿透黄韧带时, 右手突然感觉阻力消失,立即停止进针。 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射含l:20万肾 上腺素的局麻药4—5 mI试验剂量,密切 观察5 min。
确认局麻药未注入血管或无腰麻反应后,
追加注射所需局麻药剂量,一般为阻滞一 个皮区阶段用1~2 ml,退针后用无菌棉 或创可贴粘敷。
图6水平面观腰部硬膜外隙阻滞旁正中入路 法示意图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全脊麻是最严重的并发症,该项操作必 须在手术室内进行,注药后可能出现低血 压,应准备好急救药品。
可能因麻醉平面过高出现呼吸抑制或 窒息,室内必须备有麻 醉机或呼吸器。 硬膜外置管连续注药法比单次硬膜外注药 法更安全。
腰椎管硬膜外前间隙阻滞术
(4)因骶裂孔解剖变异较多,穿刺困难和失 败的机会较多,骶裂孔辩认不清时,应改用腰 硬膜外阻滞。
造影
腰椎管硬膜外后间隙阻滞术
【适应证】
适用于脊椎性腰背痛、椎间盘源性下肢 痛,其它急、慢性根性神经痛以及下肢血 管性疾患引起的各种疼痛的治疗。
【禁忌证】
(1)全身急性感染,局部皮肤破损未愈 或感染。
【适应证】 用于注射药物治疗腰椎间盘髓核脱出症。 【禁忌证】 同上。
【操作方法】
腰椎硬膜外前侧间隙阻滞术有3种入 路,即腰椎后外侧入路;关节突关节内侧 缘入路;关节突关节间隙入路。
骶管硬膜外间隙神经阻滞术
【适应证】 (1)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部退行性病变 (2)会阴部疼痛治疗。
【禁忌证】 (1)全身急性感染,局部皮肤破损未愈或感染。 (2)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3)颅内压增高。
【操作方法】
(1) 体 位 : 患 者 可 取 侧 卧 位 和 俯 卧 位 。 侧卧位时髋膝关节尽量屈曲,膝盖靠向胸腹部。 俯卧位时在髋关节下垫一厚枕,使骶部突出。 在尾骨尖下部塞一消毒棉球,防止消毒液流入 肛门或会阴部。
图3用勺状针阻力消失法刺至黄韧带行腰部硬膜外 隙阻滞示意图
图4用勺状针阻力消失法刺入硬膜外隙示意图
如需双侧麻醉,让病人取仰卧。如需单 侧麻醉,病人应患侧向下卧位,注药后保 持体位几分钟,直至达到满意的麻醉平面。
2、正中入路置管连续注药法
病人体位和穿刺操作同腰部硬膜外正 中入路单次注药法。
应选用17或l8号薄壁硬膜外穿刺针。 常规消毒后,于棘突间隙旁1.5—2 cm局 麻下将硬膜外针穿入硬膜外隙后,拔除针 芯,置入硬膜外导管,所置导管尖端超过 针尖2~3 cm并位于所需阻滞之阶段处。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3)术前清洁会阴部,定位后行大面积 皮肤消毒。
(4)穿刺方法:
常规铺巾,尽可能不露出穿刺点下方皮 肤,在骶裂孔中心,用局麻药做一皮丘。
用7号或9号针头与皮肤成70~80度角穿 刺,当穿透骶尾韧带时可有典型的落空感(再 稍进针常抵骶管前壁),此时应将针体放平, 几乎与骶骨轴线一致,继续进针1~2cm即可。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腿痛神经根阻滞可有数种: 1、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2、腰椎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3、腰大肌肌间隙阻滞术 4、腰椎旁间隙阻滞术 (小关节外椎间孔阻滞术) 5、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术 6、腰椎旁肌注射术
硬膜外阻滞术前检查常规
1、血液分析、ESR 2、凝血四项、血糖 3、HAA 3、心电图、Bp 4、腰椎间盘CT、或MRI、或腰、骶部X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