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论文1994年至2005年人民币汇率变化及其原因分析研究生姓名: 陈立学号:学科门类:国际金融学专业名称:工商管理硕士二〇一五年八月摘要: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呈上升趋势,若想要对人民币的汇率走势进行预期,必要先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经济增长、国内外收支状况、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中美物价涨幅及利率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Abstract: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has been showing an upward trend since 1994. To predict the movement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such as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 foreign currency reserves, the money suplply, the price growth in China and America and the interest gap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Key words: the exchange rate of RMB, influencing factors正文:一、问题背景1994~2005年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993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通知》,具体内容包括: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格并轨;设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外汇留成,实行结售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等。
2003年我国加入了WTO组织后,我国呈现出经济快速增长、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激增的局面,这导致了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
自1994年以来,尤其是2003年以后,人民币汇率保持持续增加。
1994年1月至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8.61上升至8.1,累计升值了5.9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由64.4上升至107.9.累计升值了68%。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只有二、我国人民币汇率发展历程人民币汇率的发展历程而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喻微锋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汇率制度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1、改革开放以来至1993年12月30日,这个阶段我国是汇率留成制度,并在汇率制度上实行双重汇率即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前者高于后者。
并在深圳和上海成立外汇调剂中心,实行竞价买卖,允许外汇价格自由浮动。
2、从1994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3、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基本上沿用了1994年汇改以来的新汇率制度,更加突出了市场供求为基础。
现行汇率不再实行单一的盯住美元制,基准汇率的决定将参考一揽子货币,这样就可以参考人民币市场汇价和货币篮子综合汇价之间的偏离程度进行相机抉择,采取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使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更具有灵活性。
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发展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行汇率制度比较符合当时我国国情,为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维护地区乃至世界金融、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分析(一)经济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图一 GDP与人民币汇率走势人民币汇率是否稳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状况水平的高低与否。
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水平就会有一个越好的预期,企业会增加投资,人们的收入增加,货币需求旺盛,人民币币值自然会上升。
此外,一国经济实力的增加,会使该国的本币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加,该国的本币会持续稳健地发展。
1994年人民币大幅度贬值时,中国的GDP为5.7万亿元,2004年已超过12万亿元,10年间翻了一番多。
1994—200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9%,是美国的3倍多。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水平是人民币汇率重要影响因素。
(二)国际收支状况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是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中各种收支的总和,是决定一国汇率的直接因素,也是主导作用。
如果国际收支顺差,对外债权增加,外汇市场货币供给会增加,本币需求增加,外币会贬值,人民币汇率增加。
反之,若国际收支逆差,对外债务增加,外汇市场货币需求增加,外币会升值,人民币汇率降低。
我国基本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也长期保持升值的趋势。
图二国际收支与人民币汇率走势1.经常项目对人民币税率的影响经常项目逆差,人民币汇率降低。
1993年之前,经常项目逆差出现的年份,人民币汇率都下降,其中比较明显的是1985年和1987年。
1993年南方谈话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国内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膨胀,进口大于出口,导致经常项目出现逆差,人民币汇率再次降低。
1993年以后,中国经济体制逐渐健全,经济稳步发展。
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经常顺差额的大幅回落,人民币出现贬值预期,2002年顺差额回升。
此后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经常项目顺差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人民币也长期保持升值状态。
2.资本项目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我国资本项目基本处于顺差状态,人民币汇率也在持续增加。
外境流入资本大于本国资本输出是资本项目顺差的表现,此种情况下往往会使本国外汇储备增加,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增加。
1994-1997年资本项目顺差连年扩大,人民币汇率呈现增加的趋势。
此后我国一直保持资本项目顺差的状态,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
(三) 外汇储备对人民币税率的影响外汇储备的变动直接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整体状况。
一国外汇储备减少,该国的外汇市场上供小于求,本国货币会产生贬值。
反之,外汇储备的增加则表示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本国货币会产生升值。
图三外汇储备与人民币汇率走势1992-1993年,我国外汇储备减少,人民币汇率大幅度贬值;1994-1997年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人民币汇率略有升值。
2001年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巨额增加,从2001年的2121.65亿美元到2005年的8188.72亿美元再创新高,人民币汇率升值。
但是外汇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短期内较大,从长期看来这一影响不断减弱,从图三的数据也可以看到,虽然2001年到2005年外汇储备巨额增加,人民币汇率却只是小幅度上升。
(四)货币供应量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化会导致货币供给量产生相应的变化。
央行外汇储备增加时,为了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维持名义汇率的稳定,会增加基础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应量过多时会导致本币供大于求,本币相对外币贬值,汇率下降,反之汇率上升。
同时,货币当局紧缩或扩大货币供给会影响均衡的利率水平,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对比会使资本收支发生变化,进而改变本币和外币的供求,导致汇率水平发生相应变化。
图四货币供应量与人民币汇率走势1990年-1994年,货币供应量增加,人民币汇率也显著上升。
1995年-2005年间,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投资规模大幅增加,加之我国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外汇市场供过于求,人民币汇率仍然呈增加状态。
但是短期内货币供给对人民币汇率影响较大,而在长期影响会下降。
如图四所示,虽然1995年-2005年货币供给大幅增加,人民币汇率却只是小范围增长。
(五)中外物价涨幅及利率差异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人民币汇率遵循两个法则:法则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美国物价上涨幅度(%)-中国物价上涨幅度(%)法则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美国的利率(%)-中国的利率(%)首先,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
而通货膨胀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各国货币的购买力,所以通货膨胀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影响。
而且通货膨胀所导致的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物价的上涨,由法则一可以看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直接受中美两国的物价涨幅影响,亦即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其次,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在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两国之间短期资本流动主要受名义利率影响,两国间利率差等于预期汇率变动率,利率较高的国家存在汇率贬值预期。
因此较高的利率水平会刺激国外资本流入,减少本国资本流出,使本国的货币需求量下降,本币相对外币贬值。
总结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与经济增长、国内外收支状况、外汇储备、货币供给量和中美物价涨幅及利率差均有关联,并非某一因素决定。
在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时,要从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
参考文献:1. 江珊,陈诗:《基于VAR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影响囚素分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1(2)。
2. 张雪乔:《浅析人民币汇率的发展和影响囚素》,《中国经贸导刊》20 10(18)。
3. 喻微锋:《人民币汇率的历史回顾、影响囚素及走势分析》,《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3)。
4. 张菊如:《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囚素和未来走势分析》,《大众商务(下半。
月)》2011(1)。
5. 陈国荣:《人民币汇率相关问题分析》,《大观周刊》2011(26)6. 张霞:《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宏观囚素分析模型》,《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2)。
7. 左相国,唐彬文:《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年10月第10卷第10期。
8. 姜涛:《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第6期,2011年12月。
9. Zhongxia, Jin:“the Dynamics of Real Interest Rates, Real Exc hange Rates and the Balance ofPayments in China:1980 -2002”,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