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_胡罗克

国内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_胡罗克

收稿日期:2011-02-07作者简介:胡罗克(1989-),男,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2007级本科生;杨其华(1962-),男,中国计量学院质量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陈勇(1973-),男,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基金项目: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依托企业的工管结合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ZC 09039)国内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比较研究胡罗克1,杨其华2,陈 勇1(1.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32;2.中国计量学院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摘要:通过查阅国外高校工业工程专业的相关网站和文献资料,客观地展示国外优秀院校在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的情况;同时介绍了国内院校工业工程的教育概况。

然后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国内院校与国外优秀院校在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上的差异。

最后,提出国内院校在工业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根据我国教育的特点给出一些较为可行的建议和方法,从而对我国工业工程教育体系的完善有所启示。

关键词: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G 649;G 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3-0102-05 工业工程(industr ial engineering ,简称IE)是提高企业效益的管理技术,是工业化生产的产物,工业工程对国民经济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它的工程特点明显,是高度交叉的学科。

在西方国家工业工程已有百年的历史,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在之后一段时间里,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和日本,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和发展。

IE 在各国的名称也有所不同,加拿大称为工业工程,英国称为生产工程,日本称为生产技术[1]。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于1908年首次开设IE 课程,目前美国已有200多所大学设有了工业工程专业。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工程起步要晚的多,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部门才对工业工程有所认识,之后,工业工程人才培养逐步得到重视并且日益正规化。

在1993年秋,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首次招收工业工程本科生,并于1994年开始提供工业工程研究生教育,目前已有170余所院校开办了工业工程专业。

尽管如此,我国的IE 教育还处于成长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IE 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环节。

本文主要通过对国内外院校IE 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出我国IE 教育所存在的不足,进而为我国IE 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国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设置1.美国大学IE 教育概况工业工程是美国工程学院七大学科之一(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计算机、工业工程、航空工程),几乎每所大学都有工业工程系。

在美国,工业工程学科的核心基础理论是运筹学研究和人因工程理论,推崇定量的系统方法,它的研究的目标不在于单元问题,而在于系统效率。

因此对学习者的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如UC -Ber kley 、佐治亚理工学院都强调工业工程问题的定量化研究。

美国院校工业工程专业的实验室规模并不大,通常有人机工程、制造系统和计算机模拟实验室,但它的特点是以企业为研究对象,选择课题和组织学生做实践课题都是以企业为基地。

在本科阶段,大部分学校的四年总学分在120~130学分之间,其中工业工程的核心课程约35学分和选修课约16学分,非工业工程的技术和工程选修课约10个学分,计算机和管理类选修课约10个学分。

总的来说,美国院校IE 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较强的数学基础和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较多的计算机和管理课程;专业课程非常强调实践和案例教学。

以佐治亚理工学院IE 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102— 2011年5月 第29卷 第3期 煤炭高等教育 M EIT A N HIG HER EDU CA T IO N M ay,2011 V o l.29 No.3置为例。

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 ia Institute o f Technolo gy,简称Georg ia Tech)的工程学院是全美最优秀的工程学院之一,自1991至今,Georg ia Tech的工业工程专业在美国大学的学科排名中一直居于首位。

在Geo rgia Tech的工业与系统工程学院(ISy E),学生在本科阶段有六个研究方向可以选择,分别为:制造系统、供应链物流、经济决策分析、作业研究与分析、质量工程和工业工程。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工业与系统学院对对本科阶段IE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有:能够把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应用到工业工程领域;能够收集和分析合适的数据;能够应用IE方法设计受约束的系统;能够有效率地展示问题的解决途径;能够用工业工程方法不同程度地影响各类环境;能够快速地融入到一个组织当中去;等等。

佐治亚理工学院ISy E的选课非常自由,课程涉及的范围很广,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并且可在6个专业方向中选择一个修读,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计划和先读课程路径图会有所差别[2]。

无论选择哪个方向,本科阶段需要完成的学分总数都为128学分。

本科生在前两个学年所修的课程基本上是一样的,分别为科学、数学、心理学、物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等综合素质类课程和ISy E专业基础类课程。

在第三和第四学年,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需修读的专业相关课程会有所不同。

2.日本IE教育概况日本最初将工业工程翻译为“生产技术”、“生产工学”和“经营生产”,随着日本产业经济国际化,现直接称之为“IE”。

现在日本大学包含工业工程内容的大学有近百所,比如早稻田大学,东京工业大学这些日本一流学府都有工业工程系。

日本院校大都将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工学部,所培养的IE 人才主要从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

日本工程教育倡导“将现实的多种技术对象从科学层面整理,并深入开发技术体系的相关技术”理念。

日本大学也实行学分制,对于四年制本科的学生,至少修满124学分可毕业,日本大学的课程包含学科专门课程、综合教育课程、外国语课程、保健体育课程、共通课程和选择系列课程。

日本非常重视基础学科的教育,包括外语课、体育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分一般占总学分1/3以上。

日本大学IE教育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科学态度,工程背景,开拓创新精神并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人才。

以早稻田大学工业与管理系统工程本科生培养为例。

早稻田大学(Waseda U niversity)是日本最好的2所私立大学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设立了工业工程专业,开创了日本IE教育的先河[3],其工业与管理系统工程系设在科学与工程学院。

早稻田大学工业与管理系统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包括低年级阶段的学科基础技术必修课程和高年级阶段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应用课程,主要通过选修的形式。

该项目还强调实验和实践,此外毕业设计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掌握的技术显得更加实用一些并且能够在今后实际生产中更快地识别和解决问题。

近年来,早稻田大学工业与管理系统工程系也聚焦国际需要来传授学生相应的技能。

早稻田大学工业与管理系统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近一半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

其余的学生就业面很广,主要从事制造、金融、证券、保险和咨询行业的工作;也有一些学生会获得专业资格证,从事中小企业信用分析师、会计师、专利律师等一些工作;剩余一些学生会选择留校或在其它学校做教员[4]。

二、国内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1.国内工业工程教育概况国内各院校工业工程的办学目标大都是培养既掌握工程管理理论又具备工程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但不同的院校所侧重的方向有所不同。

国内工业工程本科教育基本上以四年制为主,也有五年制双学位模式的,比如西安交通大学。

大多院校将工业工程专业归为工科范畴,下设在机械学院,顺利毕业可获得工学学士。

也有部分院校将工业工程设置在管理学院,主要是以天津大学为代表,这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定位大都是能够在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工商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咨询和创新工作。

以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为例。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系设立在机械工程学院,浙江工业大学IE专业的办学思想为“面向企业为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创新意识”,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树立经济意识、管理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竞争观念,增强毕业生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课程设置方面,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建立了以机械加工行业为行业背景的专业特色,设置了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工—103— 煤炭高等教育 第29卷程训练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机械工程技术基础教育。

在课程学分分配方面,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本科阶段可修读的经济管理类课程主要有管理学原理,工程经济,运筹学,会计与财务管理和应用统计学等共21.5学分;工科类课程方面,开设了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工学和学科基础选修课共20学分;同时,浙江工业大学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生产计划与控制、精益生产、成本设施规划和物流分析和专业选修课共24学分。

浙江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系还设置了大型专业综合性实验教学,以达到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系统地结合,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目的。

2.港台地区院校IE教育概况台湾最早的IE本科教育开始于1963年,由东海大学所创立。

随后在1980年和1984年,台湾清华大学率先分别设立IE研究所和工业工程博士点[5]。

经过40余年的发展,台湾IE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并走向成熟,现如今台湾已有20多所本科院校设立了工业工程专业,台湾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台湾交通大学这些台湾一流学校都专门设有工业工程系。

在台湾,IE专业人才在台湾还处于紧缺状态,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受到很大重视。

在早期,台湾IE教育主要以效仿美国为主,但随着产业模式逐步由劳动密集型转变成技术密集型,一些传统的IE 思想已无法解决一些新出现的问题。

台湾不同院校的IE课程设置各不相同,但都能反映出该专业工程与管理紧密结合的特点。

香港地区的工业工程教育模式主要以香港大学为代表。

香港大学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设立在工程学院,该系在本科阶段提供两种学位课程,分别是工业工程与技术管理(IET M)和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LESCM),该专业学制为3年。

IET M 项目的开设目的:为满足香港需要,培养一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并且掌握工业工程的专业技术和对技术管理有透彻理解的人才。

这个学位项目聚焦于工业工程和技术两个领域,并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寻求平衡,主要是为响应香港将转变成知识驱动和技术密集型经济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