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半导体基础(3)概述

半导体基础(3)概述

半导体基础知识与晶体管工艺原理( 3 )第二章晶体管制造工艺与原理2-1 典型产品工艺流程2-1-1 晶体管的基本工艺流程一次氧化—一次光刻—基区扩散—二次光刻—发射区扩散—三次光刻(引线孔)—蒸发—四次光刻—合金—中测—减薄—背金—划片—后道组装—成测—打印—包装—出厂第二章晶体管制造工艺与原理2-1-2 典型产品的工艺流程1 节能灯系列产品三扩片(三扩、磨抛)——一次(水汽)氧化——一次光刻——基区CSD淀积——二次氧化——基区扩散——二次光刻——POCL3淀积——发射区氧化扩散—— PSGCVD——HCL氧化——三次光刻——蒸发——四次光刻——N2合金—— N2烘焙——PIA光刻——减薄(喷砂)——背蒸——中测——划片第二章晶体管制造工艺与原理2 高反压大功率系列(略)3 超高频大功率系列(略)2-2 晶体管制造主要工艺的作用与原理2-2-1 氧化工艺1 氧化的作用:1)P-N结表面保护(表面沾污——影响器件成品率和可靠性,SIO2能把P-N结表面覆盖起来,起到保护作用)。

(图19a)2)掩蔽杂质扩散(SIO2性能稳定,在高温下能掩蔽硼、磷等杂质的扩散,从而达到选择扩散的目的)。

(图19b)图19a图19b2 氧化层的生长方法1)热氧化法——(水汽、湿氧、干氧、H/O合成) 2)CVD法(UDO)3)其它氧化方法3氧化层厚度的测量——膜厚测试仪(根据光的干涉原理)。

4 氧化层的质量要求★氧化层颜色均匀一致,光亮清洁。

★表面无斑点、裂纹、白雾、发花和针孔。

★氧化层致密、均匀、并达到厚度要求。

2-2-2 扩散工艺1 扩散的目的——掺杂—杂质补偿——形成P-N结。

2 扩散形成P-N结的过程(以NPN管为例) 1)硼扩散形成P型基区—形成P-N结。

(图20a) 2)磷扩散形成N型发射区—形成P-N结。

(图20b)硼扩散图20a硼原子光刻氧化图20b 磷原子磷扩散光刻基区氧化3 扩散方法的分类1)液态源扩散——如:POCL3扩散2)掺杂氧化物源扩散——如:P+CVD扩散 3)涂覆源扩散——如:CSD扩散、铂扩散、金扩散4)离子注入源扩散——先采用离子注入方法,把杂质离子注入到硅片表面,然后再在高温下进行退火和再扩散。

4 扩散的杂质分布1)恒定表面源扩散——余误差分布。

(一般预淀积过程属于此类)2)限定源扩散——高斯分布。

(一般再扩散过程属于此类)和结深Xj:5 扩散的工艺参数—方块电阻R□的定义——一个正方形的 1) 方块电阻R□扩散薄层所具有的电阻值,就称为扩散层的方块电阻R(也叫薄层电阻)。

(见图21)□图21 R示意图□2)方块电阻的单位:Ω/□3)方块电阻的物理意义:方块电阻的大小代表了扩散层杂质总量的越小;反之,杂质多少。

杂质总量越多——R□4)方块电阻的测试方法——四探针法(图22)四探针法示意利用四探针仪测出的电压V、电流I,查出修正系数C,即可按下式算出R值。

□= C × V / I计算公式 R□其中 I——1,4针之间的电流V——2,3针之间的电压C——修正系数(与样片形状、单面或双面扩散有关)5)结深X的定义——从表面到PN结所在位置的距离,就叫j。

单位是μm 。

(见图23)扩散的结深。

符号为Xj6)结深X的测量方法:j●磨角法(图24)= a × tg θ公式: Xj●磨槽法(图25)公式: X= x y / Dj其中 D(为滚筒直径)= 2Rθaθ图 24 磨角法测量结深y x图形 25 磨槽法测结深示意X jR=D/26 扩散工艺条件的三要素——炉温(T)、时间(t)、流量(L)以及它们与方块电阻R□和结深Xj的关系1)扩散工艺条件的三要素中,最主要的是炉温(T)。

因为温度越高,杂质在半导体中的扩散速度越快,扩散速度的大小用扩散系数D来表示。

一般温度升高 10度,扩散系数D就要增加一倍左右。

2)结深X j 与扩散炉温(T)、时间(t )有如 下关系: X j = 5.4 (D·t)1/2(所以,如果炉温升高10度, 结深X j 大约要增加1.4 倍左右)。

3)方块电阻与扩散炉温(T)、时间(t )的关系: 在预淀积过程中,炉温越高,时间越长,R □越小。

在再扩散过程中,一般有两种情况:a) 在氧气气氛中,炉温越高,时间越长,R □越大。

b) 在氮气气氛中,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炉温越高,时间越长,R □越小。

但在较长时间后,R □ 就趋向一定的数值。

4)气体流量(L)对R□和Xj的大小以及均匀性也有较大的影响。

7 表面杂质浓度NS 与方块电阻R□、结深Xj的关系1) 扩散层的平均电导率:σ= 1/ R□·Xj2)扩散层的表面杂质浓度:NS ∝σ(与衬底浓度NO 以及扩散工艺方法有关)。

3)实际应用:测出R□和Xj——计算出σ= 1/ R□·Xj——根据已知的NO 和扩散方法——查相关的曲线,由σ值得到NS。

2-2-3 离子注入工艺1 离子注入的作用—掺杂—形成P-N结。

(代替扩散或扩散的预淀积过程)2 离子注入的原理——杂质原子在强电场下电离成离子,它具有极高的能量并以极快的速度运动,轰击并打入硅片表面,达到掺杂的目的。

退火再扩散去胶生长UDO 硼离子离子注入光刻(带胶)光刻胶氧化图26光刻胶硼离子离子注入去胶生长UDO退火再扩散氧化光刻生长薄氧化层光刻(带胶)图264 离子注入的优点1)均匀性好,有利于提高成品率。

2)结深和杂质浓度都可以精确控制,有利于做浅结,而且高浓度和低浓度都可以实现。

3)没有横向扩散,有利于做细线条图形的P-N结。

5 离子注入工艺条件的两大要素——剂量(Q)和能量(E)。

2-2-4 光刻工艺1 光刻的目的——在氧化层和金属化层上刻蚀出各种图形,以便下一步进行定域扩散或引出电极。

(形成图形)2 光刻的工艺过程:(图27 )图27 光刻的工艺过程示意(2)(3)()(4)腐蚀(5)显影坚膜暴光涂胶前烘胶层3 光刻的原理——光刻是一种照相与刻蚀相结合的综合技术。

它利用光刻胶的光致化学特性,在暴光和显影后,使不暴光区域的光刻胶(负胶)被去掉,暴光区域的光刻胶留下来,然后,再利用化学腐蚀方法,在氧化层或金属化层上刻蚀出所需要的图形。

4 光刻胶的类型1)负性胶 2)正性胶5 光刻工艺的质量要求1)刻蚀图形完整、线条尺寸符合要求。

2)图形边缘整齐、线条陡直。

3)图形内无小岛、不染色、腐蚀干净。

4)片子氧化层上无针孔、表面清洁、不发花、没有残留物质。

5)图形套版对位准确。

2-2-5 蒸发(真空镀膜)工艺1 蒸发的目的——制作欧姆接触电极。

(正面——蒸铝——E、B电极;背面——蒸多层金属——C电极)。

2 蒸发的分类1)电阻加热式蒸发2)电子束蒸发3)溅射(直流、射频、磁控)3 蒸发的原理1)电阻加热式蒸发:在真空下,加热熔化金属材料,蒸发出来的金属原子,在真空中直线运动,淀积到硅片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薄膜。

2)电子束蒸发:在真空下,具有高能量的电子束高速运动,轰击金属材料表面,使材料局部表面产生高温而熔化,并蒸发出金属原子,在真空中直线运动,淀积到硅片表面,形成一层金属薄膜。

4蒸发用的金属材料1)正面蒸发——铝、钛-铝2)背面蒸发——钒、镍、金、金锗、金锗锑——钛、镍、银5影响蒸发质量的因素1)真空度 2)清洁度(蒸发源、真空室、片子) 3) 蒸发工艺条件(电压、电流、时间等)6蒸发的质量要求1)膜厚与均匀性,2)表面质量——光亮、清洁、不发灰。

3)不掉铝、掉金。

2-2-6 CVD工艺1 CVD的名字解释——化学气相沉积。

2 CVD的作用——淀积SIO2、BSG、PSG、SIN,作表面钝化、杂质扩散源、加厚氧化层。

3 CVD的原理——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条件下,化合物产生热分解和化合反应,生成钝化层或掺杂氧化层。

例如, SIH4——SI + H2SI + O2——SIO24CVD的分类——常压CVD、低压CVD、等离子体CVD(APCVD)、(LPCVD)、(PECVD)5 CVD的质量要求:1)膜厚——达到一定的厚度(但不开裂) 2)掺杂浓度——达到R的要求□3)表面质量——颜色均匀,光亮,不发灰,无“流水”、“气泡”。

2-2-7 台面工艺1 什么是台面工艺?台面工艺有什么作用?把平面P-N结,通过工艺加工,变成台面P-N结的工艺过程,就叫台面工艺。

台面工艺的作用——形成台面——保护P-N结,提高和稳定击穿电压。

2 两种不同的台面结构——正斜角和负斜角结构(图28a 、28b)图28a θ图28b3 正斜角台面结构的工艺流程(图29)光刻——斜槽切割——腐蚀——电泳玻璃粉——玻璃烧成 。

(3)(2)腐蚀斜槽切割(5)玻璃烧成()刻槽(4)电泳玻璃图29 台面工艺流程4台面工艺的质量要求1)斜槽的深度和光洁度——要切透高阻层,槽面要腐蚀光洁(不要有毛刺)。

2)斜槽的角度要保证,台面成形要符合要求。

3)玻璃的结晶状态(颜色和透明度),高度和平整度、无气泡、空洞、开裂。

4)清洁度2-2-8 三扩、磨抛工艺1 什么是三扩工艺?什么是磨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通过扩散的方法,把N型硅单晶片做成N+/N/N+结构的工艺,叫三重扩散(简称三扩)。

△经过三扩后的片子,通过磨片、抛光,去掉一面的N+层,而且把N层(高阻层)控制到产品要求的厚度,这个过程就叫磨抛。

△三扩磨抛的作用就是,为某些采用N/N+结构材料(简称OSL片)生产的产品,在投料前,进行材料的制作准备,使N型单晶变成N/N+结构。

(N型单晶片——三扩后成为N+/N/N+——磨抛后成为N/N+)。

2 三扩磨抛的工艺过程1) POCL3淀积(图30a)2)主扩散(图30b)3)磨抛(图30c)。

图30图30b 图30c3 三扩、磨抛工艺的质量要求1)三扩的R□和Xj 要符合要求,而且均匀性要好。

2)磨抛后高阻层厚度要符合要求,而且平整性要好。

3)磨抛后的表面质量(光亮、无划道、扫把状等机械缺陷以及位错等微缺陷要少)。

4)表面清洁度要求2-2-9 清洗工艺1 清洗的目的——清洁硅片表面,去除一切有机物质和无机金属离子对硅片表面的沾污,为各道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确保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奠定基础。

2 清洗用的试剂分类1)有机溶剂 2)酸性溶液 3)碱性溶液 4)去离子水3 二分厂现用的主要清洗剂有机溶剂——三氯乙烯酸性溶液——SH液、SC-2液、CP8、王水、HF、HCL、H2SO4等。

碱性溶液——NCW-601液、SC-1液、NaOH、KOH等4 清洗工艺的质量要求1)去离子水的纯度——电阻率≥12 MΩ。

2)各种清洗液的配比和纯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3)清洗设备和工夹具的清洁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4)清洗的工艺条件——严格按工艺文件要求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