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内红外体温检测仪现状分析_石镇山
国内红外体温检测仪现状分析_石镇山
3) 成果商品化速度大大加快。上海自仪股份的 便携式红外体温计从萌芽、孕育、诞生到每天 200 多 台的稳定产量,只用了短短的12 个日夜。清华紫光、 时代集团、高德集团、麦科特集团等单位都建立了 生产基地和生产线,开始批量生产,供应市场。
4) 国产红外体温检测仪的价格不足进口同类产 品的三分之一。进口一台便携式的工业用的普通红 外测温仪价格在3000~4000 元人民币,国产便携式 红外体温计仅为1000~2000 元人民币;进口红外图 像仪价格在 110~150 万元人民币,我们自己新研制 的红外图像系统仅为 10~40 万元人民币。新产品的 上市,不仅有助于缓解市场供求矛盾,同时为国家 节约了大量的外汇和资金。
2) 贯彻 GB/T19146-2003《红外人体表面温度 快速筛检仪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严把产品质 量关。
面对防范“非典”的严峻形势和骤然爆发的市 场需求,我们不仅要打赢眼前的攻坚战,更要做好 应对持久战的准备。高效有序地组织安排红外体温 检测仪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工作。
·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宣贯 G B / T 1 9 1 4 6 - 2 0 0 3
院、机关办公楼、居民小区等地的数千万台红外体温
检测仪也将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光荣“下岗”。但 仪器的生命周期才刚刚开始,如果弃置必将给国家 财产造成极大的浪费。如何让这批仪器设备在新的 岗位上发挥作用?现在就应该着手开展研究工作, 要做到未雨绸缪。 □
温计
4 TH-IR101F 红外体温快速检
测仪
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5 手持式非接触快速测温仪
6 KG-2 红外测温仪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7 G X W - Ⅲ型非接触式红外体 西安飞秒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温测量仪
Hale Waihona Puke 8 S H T 系列人体体温遥测仪 天津大学、天津市先石光学技
(角架安装式、门式固定安装) 术有限公司
2) 开发的产品品种比较齐全。既有量大面广、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1 0
2003·3
论述与研究
价格在 1000~2000 元的便携式,又有 1~5 万元的壁 挂式、通道式,也有 10~40 万元的红外图像系统; 既有适用于单人测量的仪器,又有能对大规模流动 人群监测的系统。产品品种多样、性能特点各异,较 好地满足了不同用户在不同场合使用的需要。
式、通道式)
序号 成果/产品名称
研制生产单位
14 LH-SA-311 红外快速体温检 上海宙山精密光学仪器有限
测仪
公司
15 红外线非接触式人体温度监 长春理工大学
测仪
16 JH-40B 便携式红外点温仪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7 JH-E2 红外热象检测门
18 IR230型防非典双路成像测温 武汉高德光电有限公司
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1) 做好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以及红外体
温检测技术的普及推广。
·进一步集中力量对红外体温检测仪共性技术
和关键技术进行科学攻关,如:体表温度与体温之 间的转换关系,第三代非致冷焦平面探测器 (UFPA),高精度红外成像器件和图像处理技术等。
·尽快把成功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制造和
面对猖獗的“非典”病毒,如何在大量的人流 中筛检发烧“非典”疑似病人,成为确保人群流动 安全、控制预防“非典”的当务之急。红外体温检 测仪在这场抗击“非典”战役中起着不可小窥的作 用。例如,安设在北京各大交通口岸的 156 台红外 体温监测仪,4 月 30 日至 5 月 17 日接受检测的旅客 共 127.36 万名,发现高体温旅客 664 名,其中确诊 非典病例 9 人,疑似非典病例 33 人,隔离 67 人。红 外体温检测仪大显神威,极大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器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为使红外体温检测仪准确 可靠地反映人体温度变化,为后续的医学诊断提供 确切的体温依据,进一步提高这种手段对人群的体 温排查的有效性,应尽快制定和颁布操作使用规范, 指导红外体温检测仪的选择和使用。
4) 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回收再利用研究应该提上 日程。
专家预测二至三年后,人类将完全战胜和控制 “非典”病毒。到那时,装备在机场、码头、车站、医
《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通用技术条件》国家 标准,以利于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引导新产品的 研究开发。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便携式产品更应得到 重视。
·为确保红外体温检测仪的准确和稳定性,建
立相应的量值传递体系,定期与标准的校准装置进 行校准比对;组织开展专项的质量抽查监督,打击 假冒伪劣行为,严把产品质量关。
“非典”防治工作中去。进一步做好产品的优化设计 和性能改进,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组织举办全国性或国际性红外体温检测仪性
能比对试验和红外体温检测技术交流研讨活动,推 动红外体温检测技术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科学将是“非典”的
终结者。“创新”与“普及”是科技发展的两个轮子。 做好红外体温检测技术宣传推广和普及工作,提高 操作使用者的应用水平和公众的科学认同,在当前 特殊时期更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Review and Research
国内红外体温检测仪现状分析
Development of Noncontact Infrared Thermometry for SARS in China
石镇山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北京市 100055)
【摘 要】 本文简要阐述了非接触红外人体测温用于排查SARS病人的重要作用和市场需求,介绍了国内 最新研制红外体温计和红外图像仪的基本情况,并就仪器的生产制造、使用操作、研究开发 以及再回收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截止 5 月底,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仪器仪表 科技工作者辛勤工作、刻苦攻关,共研制出 30 余种 规格的用于“非典”病人快速筛检的红外体温检测 仪,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附表中汇总列出了 我们调查掌握的部分抗击“非典”专用红外体温检 测仪科研成果名称和研制单位。这些成果有如下一 些特点:
1) 参与单位多,投入人力大,研发周期短。据 不完全统计,有 30 家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 业,150 余名科研人员,以主人翁的精神,主动承担 了红外体温检测仪的科技攻关和研发工作。高效、快 速地完成了产品研制任务并投入抗击“非典”一线 使用。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红外体温检测仪, 从研发到成品仅用了 7 天时间。
·政府部门协助生产企业解决贷款融资,关键
元器件进口,原材料、零配件货源组织、调运,保 证防治“非典”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
3) 制定和颁布操作使用规范,指导仪器的选择 和使用。
红外测量体温主要是测量人的额头温度,即体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1 1
2003·3
Review and Research
表温度,体表温度不仅跟人体温度相关,而且受体 表下血液循环及导热状况和表面换热条件的影响, 影响因素比较多,比如出汗、运动、环境温度变化、 少数人的个体差异等都会影响测量结果。再加上仪 器使用操作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使得检测仪
像仪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26 抗萨Ⅰ、Ⅱ 热像式智能红外 军械工程学院
测温仪
27 红外热像仪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重庆伟联科技有限公司
28 红外热成像人群体温实时监测 南京理工大学
红外体温检测仪已由最初在一些医院、出入境 口岸、车站和机场等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场向机关 办公楼、商务写字楼、宾馆饭店、商场、学校、公 共娱乐场所、居民小区等延伸,纷纷配备红外体温
检测仪,市场需求猛增,产品供不应求。尽管红外 体温检测仪制造企业已加班加点生产,但是用户仍 需排队等候购买。广州市五成以上的娱乐场所因买 不到红外体温检测仪而使“顾客入场前需登记健康 状况”的制度无法执行。另一方面,同类产品进口 急剧加速。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近一段时期以来, 我国进口红外辐射温度计等红外体温检测仪已有数 十万台。 2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共研制出 30 余种规格的 专门用于“非典”病人快速筛检的红外体温检测 仪,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附表抗击“非典”专用红外体温检测仪和 研制单位一览表
序号 成果/产品名称
研制生产单位
1 红外快速体温检测仪(便携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清
式、悬挂式、门式、立式) 华力合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2 TI110系列红外测温仪
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W F H X - 6 8 A 便携式红外体 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红外体温计 红外图像仪 SARS 建议
Abstract:The paper presents the function and market demands for noncontact infrared thermometry ,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latest IR thermometers and IR camera systems used to screen for symptoms of SARS in China , and offers some proposals for application , manufacture , R&D and recycle of instruments. Key words: IR thermometer IR camera system SARS Proposal
5) 产品研究开发的同时,标准制定、计量校准 装置研制等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同步进行,相互促进, 为产品研发和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已经完成三 项抗非典红外测温仪校准装置,颁布了国家标准 GB/T19146-2003《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 通用技术条件》。
6) 成果的取得与多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对科技 的投入和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密不可分。时代集团、自 仪股份、高德集团等高科技公司都是国内红外测温 和图像处理产品的佼佼者,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 力。清华大学、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中科院金属所、 军械工程学院和第三军医大学等单位分别承担着国 家级不同的红外技术攻关项目,这些新成果的取得 是长期强化科技投入、增强科技研究基础,积累能 量的厚积薄发,充分体现了其综合科技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