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了解并能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
3、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认识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的现状;通过读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概念及特征;
2、阅读图文,认识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3、分析数据,认识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看待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在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消费观和行为习惯。
重点
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难点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
相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而言,自然资源的特征过于抽象。
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增加有效信息、拓展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具体的认识,以突破该难点。
对于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要求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地图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挑选编排特征突出的资源分
布图,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来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这一教学重点内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自然资源的资料
教学时间 1.5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3、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4、自然资源的状况是在不断变动之中的;
5、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不均匀。
教学探讨与反思:
基于本节内容涉及面广、资料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新颖、多样,给学生以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维度、立体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通过数字的比较、案例的阐述、资料的分析,结合讨论、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感知、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抽象的概念进行拓展和补充,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来推导、理解新知识,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规律。
注重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