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管理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管理服务

图书馆相关制度制定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执 行效果,都与读者的参与度密不可分.高校图书馆志 愿者代表学生读者的利益, 了解其的阅读心理、阅 读需求及阅读规律,在图书馆与学生读者之间搭建 起桥梁,志愿者把读者的需求和期望传达给图书 馆,促使图书馆更好改善读者服务质量.高校图书 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教师和大学生,服务对象参与到 图书馆的工作中来,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决策 水平,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高校图书馆只有认真倾 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更好了解读者的需求,
- 150 -
管理,以使更多的志愿者组织得到成长,更多的志 愿精神得到传播. 2 高校图书馆引入学生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规范的招募程序
一般高校图书馆缺乏制度化管理,没有固定的 机构负责,更没有系统、科学的招募程序和聘用标 准,对志愿者服务内容和制度缺乏广泛的宣传.在 招聘图书馆志愿者时,缺乏广泛动员和广泛的宣 传,主要采取在图书馆宣传栏内张贴启示,学生自 愿报名,或者图书馆和学校志愿者组织合作,为其 组织成员提供平台.所以,在招募志愿者时宣传不 到位,难以吸引更多志愿者参加.由于报名的志愿 者人数少,选择空间小,又缺乏聘用标准,导致很难 招到合适的人选,导致志愿者流动性大,浪费了招 聘成本. 2.2 缺少系统的培训
摘 要: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志愿精神塑 造,更好实现素质教育,也是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 服务质量.由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在中国尚未发达,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和服务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 着重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引入志愿者意义,志愿者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 28 卷 第 8 期(上) 2012 年 8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8 No. 8 Aug. 2012
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管理服务
梁学斌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实现慈善和公益组织的 平台.现在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自力能力差, 个人主义严重,以自己为中心,很难融入到集体中. 志愿者通过实践,学会交流和协作,增强集体主义 感、增强团队意识,增强自己的劳动观念,更好处理 好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懂得理解和尊重别人,为 读者着想,为对方着想,遇到问题换位思考,有助于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志愿精神所倡导的在 社会生活中人们彼此友爱、奉献、互助的精神.高校 图书馆或学校团委在招募志愿者时候都会广泛宣 传志愿者的精神,让更多学生了解其精神实质,让 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和公益组织中来,引导大学 生树立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互助互爱等精神,有利 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高校图书馆要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 的作用,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的培育和
很多高校图书馆尚未建立志愿者服务的培训 体系.有些高校图书馆对招募新的志愿者进行简单 岗前培训,主要把志愿者分配到图书馆流通阅览 部,认为系统培训必要性不大,缺乏对图书馆专业 知识和服务技能进行系统培训,导致很多志愿者业 务素质不高,由于其业务缺乏挑战性,很多志愿者 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导致很多志愿者流失.高 校图书馆应该提供些系统培训,对表现好、能力强 读者提供一些图书馆的深层次服务,更好调动其积 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为图书馆 增添一些活力. 2.3 缺少统一的管理
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所以 其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工作连续性不强.有些 图书馆志愿者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工作不主动、不 热情,有些志愿者在图书馆值班时候,互相攀比,不 愿多付出劳动,还有的志愿者来图书馆为了自己学 习方便,能够约束自己学习,并不完全是为了献爱 心.所以,高校图书馆应该引导和教育志愿者,更应 该给予一定的激励机制,志愿者自愿无偿提供服 务,虽然不追求物质上的利益,但不代表没有精神和 情感方面的需求.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指出: 如果没有激励, 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将仅为 20% -30%;如果施以适当的激励,将通过其自身的努力, 使能力发挥出 80%-90%.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激励 机制不完善、激励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激励,不能 调动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同程度 影响到志愿者队伍稳定. 3 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的对策 3.1 志愿者招募时应进行广泛地宣传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志愿者;义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2)08- 015要性 1.1 引入学生志愿者可缓解图书馆员的工作压力
各高校图书馆都存在馆员人员结构老化现象, 馆员工作起来力不从心.馆员年龄大,易生病,学校 实行定岗定编,不能及时补充新的人力,严重影响 到读者服务的质量. 尤其是阅览部人员年龄偏大, 如有老师请假,同一阅览室的老师不能连续上班, 这时急需志愿者来补充到馆员队伍中来. 其次,图 书馆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重要的机构,在高校发 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功能不再是“借借还 还”,而是要为读者提供深层次服务.如代查代译, 定题服务、科技查新等服务.不能让高学历的馆员 只做“看门人”,所以需要一定的志愿者来参与图书 馆的读者服务,以缓解馆员工作压力,让馆员全身 心投入到深层服务中. 1.2 引入学生志愿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 平
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大学生志愿者本身 是图书馆的读者,在和馆员交流的时候,更能反映 读者的心声,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志愿者了解图书馆 的工作,了解图书馆工作的技术含量,通过口碑相 传,影响更多读者尊重馆员,理解馆员的辛苦,认可 馆员的劳动成果,易于馆员与读者的有效沟通,同 时使馆员能从读者的角度发现服务及管理不到位, 并将其诉求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人,从而改进读者 服务工作,以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1.3 引入学生志愿者有利于塑造大学生正确人生 观和价值观
由于高校志愿者没有统一的登记、注册和分类 管理,学校各部门对志愿者主要是用人单位自行管 理.高校图书馆由没有志愿者组织机构,一般都是 由办公室负责志愿者的招聘,图书馆各部门负责录 用和培训,如有特殊任务急需志愿者还得从新招 聘,不仅费时费力.高校图书馆应和团委和学生处 以及志愿者协会有很好的协作关系,并且应该责任 明确,到底谁来管理图书馆志愿者,如何管理等问 题应有个明确部门,才能更好管理志愿者,更好地 引导志愿者为高校图书馆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有 专门负责志愿者服务的机构,负责招聘、录用、培 训、以及激励机制制度建设,更好约束和引导高校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 2.4 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相关主题